且行且思,在田野上读懂巴西
每年6月,大豆收获季尚未完全结束,巴西各地又陆续进入棉花、玉米、可可等作物收割季节。此刻,如果乘飞机从空中俯瞰贯穿巴西全境的各大农牧林产区,你一定会惊叹农忙的繁荣景象。通过出口巨量咖啡、大豆、谷物和肉蛋奶制品,巴西以惊人速度崛起为“21世纪的世界粮仓”,既供给各国民众的餐桌,也牵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巴西农业为何能迅速崛起?强大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6月13日,使馆青年读书会全体成员在李金章大使的带领下,前往巴西农牧研究院热带稀树草原研究所,开始了一趟且行且思的难忘之旅。
(研究所俯瞰图)
从巴西利亚市中心前往研究所的途中,建筑物和人烟逐渐稀少,道路旁大片红土地遍生荒草,偶有野生树木夹杂其间。这是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地貌,放眼望去,连绵的丘陵环抱沃野,青黄的色彩流动如诗。研究所坐落在大片林地上,办公区和实验区掩映在葱茏的草木中,更像是农庄和植物园的结合体。研究所所长若泽·佩雷斯亲自迎接我们,并用精心准备的PPT等材料向我们介绍了该区农业生产情况和研究所最新成果。随后他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农牧林一体化示范区和油棕榈种植示范区,让我们在田间真切感受巴西农业的活力。
道路选择改变命运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跨巴西中西部16个州,总面积2亿多公顷(合2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巴西国土面积的24%),是巴西重要的农产区。过去热带稀树草原区一直靠天吃饭,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严重,土地产量低。想增产也有捷径可走,比如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大量使用化肥、改良动植物品种等,但巴西农业工作者放弃了短期利益,选择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1975年热带稀树草原研究所成立时便确立了“认识和科学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并严控耕地开发,农业科学家与农户一道科学培育土壤、涵养水源,用后天努力扭转这个落后农业区的命运。从1977年至今,该区耕地面积基本不变,产出却增加213.3%。30多年来原本缺乏矿物质、石灰质的土壤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日益健康肥沃起来,更多作物得以在该区种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红利正在变现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这里出产巴西全国55%的畜牧产品、95%的棉花和60%的大豆,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主产区。
用“企业家精神”办农业
按上世纪70年代巴西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速度计算,巴西农业资源迟早会坐吃山空,不可能“以农立国”。农业工作者意识到,必须拿出企业家的闯劲,重视效率和创新。
热带稀疏草原研究所的农牧林一体化示范区是“效率”农业的典范。近千平米的示范区外围以高压电网划界保护,地表按季种植或休耕,区域内根据实验的最优模型确定种树的品种、数量和位置,树荫下自然散养着根据地力定量的牛羊。一片片看似无人看管的田野其实正按科学家安排的时间表全年无休地从事农牧林复合生产,土地利用率高达92%,连阴晴风雨都周密计划在内。大家注意到,桉树在多国因过分抢夺肥力而被弃用,为什么示范区却种桉树速成林?佩雷斯所长解释说,桉树夺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研究所在推广前曾在实验田上试种桉树,各项数据显示桉树适应并有利于巴西热带稀树草原的水土环境,是发展一体化农业的最佳林木选择,其经济优势已在示范区内充分显现。
(农牧林一体化示范区)
在创新方面,研究所对该气候区农业的贡献更大。由于研发推广为大豆接种根瘤菌以实现生物固氮的技术,整个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大豆每公顷单产接近改良前的三倍,全区年产值增加75亿美元,大豆种植克服地域局限,从南部走向巴西全境,创造了巴西为世界所称道的“大豆奇迹”。
农业发展的群众路线
政府和科研机构不能包打天下,农业发展最需要依靠群众。除了政府以优惠贷款、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户切换生产模式以保护环境,研究所平日里在与大企业合作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还利用网络等现代宣传手段提高农业议题的社会关注度,并主动帮扶普通农户。佩雷斯所长就曾带队驻点农户家中,手把手教授新技术,帮农户免费进行一体化生产改造。研究所许多项目也是与个体农户合作完成实验并转入生产的。油棕榈示范区就是一例。油棕榈最早由非洲移民带到巴西,原本仅在巴西的西南部少量种植。为使这种能连续收获25年、性价比极高的油料作物适应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研究所反复攻关,终于在试验田上试种成功,目前有望推广到全部热带稀树草原区。在规划齐整、一望无际的油棕榈林中,既有5、6岁已能采收的成年植株,也有2、3岁的树苗,许多农户和企业慕名而来,或观摩学习,或向研究所购买树苗回去移栽。
(油棕榈树和果实)
扎根土地的“巴西梦”
本次参观让我们深深感动于研究所农业科研人员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
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研究所有100余名研究员(95%以上具有博士学历)、330名分析师、科研助理以及100名农学本、研实习生在研究所的实验室和2130公顷实验田上探索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的农业革新。谈起自己在研究所20多年的工作,曾是技术专家的佩雷斯所长幽默地说,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只有日涨的腰围和日减的头发。李大使说,岁月留下的更是无穷的智慧,你和同事们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农业发展,如今巴西农业了不起的成就就是你们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佩雷斯所长不住点头,认为这正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佩雷斯所长在介绍新研究方向时说,希望高效生产模式能够推广全国,希望巴西农业附加值更高、环境效益更好,希望土地和水资源永续利用,并希望与世界各国分享巴西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农业技术人员源自土地的“巴西梦”。
我们与在实验田劳作的多位研究人员、实习生和研究助理交谈,他们望着亲手培育的作物和林木,脸上满是笑容。当我们与研究人员并肩在田间穿行,一道感受阳光、倾听风声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个朴素“巴西梦”向上的力量,感受到了“巴西梦”与“中国梦”的和谐相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巴关系全面提升的新起点上,两国农业合作正加速展开。此行过后,我们更加坚信,两国人民一定能在各自土地上创造更多更大的奇迹、实现美好梦想。
且行且思,在田野上读懂巴西:https://www.2ndflr.com/dm/baxi/933627.html相关问答
- 2021-01-20田野里的笔杆子:记天津西青区辛
- 2017-10-27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
- 2017-10-04【中安在线】田野放飞梦想 唱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