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北美洲 > 中美洲 >

斯塔夫里阿诺斯:拉丁美洲欠发达的根源在哪?

更新时间:2017-10-07 12:28:52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00

[摘要]印第安人相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用劳役换来每日的口粮、原始的医药治疗和宗教安慰。

文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作者。

盎格鲁美洲北部和拉丁美洲当地的条件及制度上的根本区别,乃是拉丁美洲欠发达的根源。盎格鲁美洲的经济(指新英格兰和中部诸殖民地而非南部诸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是独立而具有广泛基础的,组成这一经济结构的是一些主要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的单独的业主。他们既缺少矿产来充塞运宝船,也没有建立大庄园和大种植园所必需的劳动力,以及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新英格兰虽然也出口毛皮,但当移民的定居点不断扩大,吓跑了那些生产毛皮的动物之后,这种买卖就萧条了。每逢非常时刻,新英格兰的木材也曾作为方便的备用物资受到母国的欢迎,但若不惜千里迢迢地从大西洋彼岸运送木材到母国,用以替代波罗的海地区正常供应的木材,则运费未免太高,殊不合算。谷物和鱼类是盎格鲁美洲的主要物产,但因英国本土的农夫和渔民已可充分满足其市场需求,故不受英国欢迎。

于是,盎格鲁美洲人只好走自己的道路。他们不顾帝国的种种限制,开发自己的资源,多方寻求市场。他们将鱼类、乳酪、牛肉、面粉用船运往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换回蔗糖和糖蜜,然后制成甜酒,连同鱼和谷物一道运往非洲,换取奴隶和黄金。他们还创建了本地的工业,如铸铁、制作毛毡和纺织品,直接与伦敦抗衡,与英国的进口货物竞争。他们建造并经营颇有效率的商船队,不仅把自己的货物运往母国和其他英属殖民地,还违反“航海条例”规定将其运往外国殖民地和外国。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之所以能够无视帝国的限制,发展起相对独立的经济,是因为它们与南部殖民地和拉丁美洲不同,没有被一些诸如甘蔗种植园那样赢利特大、由外国投资者为外国的利益而投入资本和指挥的企业捆住手脚。

与此相反,拉丁美洲当地不同的条件产生了不同的物产,因此与母国的关系也随之而异。首先,那里有大量土著居民,在征服时代,估计秘鲁的土著总共有350万至700万,墨西哥的土著高达2500万。这里的印第安劳动者比较温顺,习惯于从事农业劳动和接受他们印加与阿兹特克社会中特权阶级和教士们的统治。因此,西班牙人在摧毁了当地的统治之后,能够迫使印第安人为拉丁美洲三个主要经济支柱中的两个:矿山和大庄园提供劳动力。第三个支柱系由沿海一带的种植园所组成,但因沿海地区印第安人稀少,也就不得不依靠从非洲输入的奴隶。

将印第安劳动力动员起来为矿山和大庄园服务的制度是“监护区制”(encomienda,又称监护征赋制、大授地制、托管制或恩康米恩达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西班牙人反对穆斯林统治的“光复时期”。基督教骑士们通过监护区制获得对穆斯林的土地和人民的管辖权,这种制度后来被征服者们引入新大陆,在伊斯帕尼奥拉总督奥万多(Ovando)1503年奉行的国王训令中,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显而易见:“由于对印第安人管理不严,他们得以逃离基督徒,拒绝工作,因此必须强迫他们工作以使王国和西班牙人都能致富,使印第安人能够基督教化。”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王红生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监护区制意味着监护人有权要求他所“监护”的印第安人缴纳贡物和提供劳役。反过来,监护人则有责任在印第安人暴乱时(这只是担心,并未成为现实)为国王尽到军事义务,并教化他所监护的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大多数监护人都履行了后一项责任,给前来常驻或巡视的教士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起初,原则上监护人只能监护几年或以本人的终生为限。但实际上,首批监护人就把他们的领地遗赠给了其遗孀及其子女,对这份遗产也没人提出异议。母国政府害怕世袭的监护区最终会发展成为独立的殖民地贵族统治,故在16世纪中叶曾时常力图终止这种遗赠的办法。这在西属美洲激起了强烈反对,秘鲁甚至发生了武装叛乱,最终母国政府不得不放弃这种努力。当时(1560—1570年左右)新西班牙的监护区约有480个,秘鲁的总督辖区有695个。

在印第安劳动力可以听任西班牙人自由使用的情况下,西班牙人起初只专注于一种当时在欧洲颇有销路的美洲商品,即金银。获取金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征服时期直接掠夺印第安人积存的金银财宝,第二个阶段是在印第安人经常开发的金砂矿床上利用土著劳动力淘取冲积黄金;16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人开发的银矿生产了新大陆的大部分白银,尤其是在引进汞齐法之后,较劣的矿石也能得到利用。在此过程中高强度地使用印第安劳动力,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有人亲眼目睹了每年由丘吉托省迁移到波托西矿上的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描述道:

他们(印第安人)通常带着妻子儿女一道走,我见过他们两次,因此能够说出他们总共是7000多人。每个印第安人都带着8—10只羊和几只羊驼以备食用;有些人阔气一点,能带上三四十只羊。路上他们吃印第安玉米和土豆粉,他们睡觉时盖着粗糙扎人的席子御寒,常常在露天地里睡觉,寒气逼人。牲畜总计有三万多头,有时近四万头。……用这种方式携带着这些财富并要在去波托西的途中走完近千里路程,需要两个月时间。那些牲畜和他们携带的五六岁的孩子都不能走得很快。所有的人和从丘吉托带来的共同财富(牲畜),能回到家的超不过2000人,剩下5000人中,一部分死掉了,一部分留在了波托西矿上。还有些人走进了附近的山谷,因为他们想要回家的时候,既没有了牲口,也没有了路上吃的口粮。

西班牙人虐待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图片源于人教网。

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六个月过度的劳累,其中有四个月是在矿上,每天得干12个小时的活,下到126米有时甚至是210米深的矿井里去,那里永远都是黑夜,永远需要靠烛火照明来劳动,因为地下不通风,空气混浊污秽,上下极其危险,他们爬上来的时候都要在脊背上绑着一小袋金属,需要花四五个小时一步一步走到地面,万一不小心踏空一步,就会跌进210米的深渊;侥幸爬上地面,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即或找到一个矿主在那里暂且栖身喘息一会儿,矿主也会恶言相加,骂他们上来得不够快、背得不够多,或是找一点鸡毛蒜皮的茬儿让他们再下矿去……

采矿业逐渐兴盛起来的时候,大庄园也需要印第安人的劳动力,庄园会向矿区提供猪肉、羊肉、小麦、玉米、豆类、粗布、马、骡、驴。这些农业和畜牧庄园原先在理论上与监护区有别,要求与印第安人社区的位置保持一定距离,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印第安人社区。但实际上,殖民地的律师们想方设法将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入他们当事人的庄园。印第安人口的急剧减少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墨西哥的人口从1519年的2500万下降到1548年的630万,及至1605年只剩下105万。秘鲁人口最多时是700万,到1580年只有180万。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威胁着大庄园的生存,使得国王和移民在如何控制其仍能得到的劳动力和贡物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17世纪中叶,庄园取代了监护区,这意味着西班牙人正在把除已划归教会的土地以外的大多数印第安人的土地都自行征用。这一转变使印第安人从国家强加的贡物和劳役下解放出来,但在大庄园里,他们又很快下降到同样沉重的以劳役偿债的境地。由于庄园主连续垫付平日饮食、洗礼圣餐、婚丧嫁娶等费用,这种奴役遂变为永久性的。大庄园就此成为西属美洲内地土地所有制的最主要形式,每个庄园都拥有数千亩土地,印第安偿债农既是牧人又是苦力和工匠。印第安人相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用劳役换来每日的口粮、原始的医药治疗和宗教安慰。

一望无际的种植园。

随着17世纪中叶以后白银产量下降,拉丁美洲经济最活跃最多产的部分,开始从内地的采矿业和大庄园转变为沿海地区的种植园。与那些趋于自给自足并将剩余产品正常地卖给邻近消费者的大庄园不同,种植园的经营方向是商业,致力于生产可以贩运到海外去的单一作物如蔗糖、烟草、棉花,后来则是橡胶、咖啡和香蕉。大庄园与种植园的另一重要区别是劳动力来源不同,庄园使用的劳动力大多是印第安人,而种植园使用的则是进口的奴隶。甘蔗从种植、收割到运往糖坊、滤汁去渣、精炼加热的糖浆,再到最后滤出含糖的白兰地,这一连串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劳动。葡萄牙人在美洲大陆的巴西建立起第一批甘蔗种植园时就发现,为数不多、半游牧的印第安人根本承担不了种植园的劳动,因此便从非洲输入奴隶。等到蔗糖种植园从巴西扩展到加勒比海诸岛,又重复了这一过程,并同样引起前面提到的社会影响。1700年由于加勒比海诸岛的蔗糖运输成本较低并受到各自母国市场的优惠保护,以致在欧洲的销价较低,而使巴西蔗糖经济发生严重危机。

巴西的甘蔗种植园仅仅是开启了将奴隶大批引入新大陆这一潮流。他们很快就遍布拉丁美洲和英国在南部的殖民地。这些奴隶既被用于采矿,垦荒,种植棉花、烟草和靛青,也被用来在甘蔗种植园里劳动。最后,奴隶制已经推广到整个南北美洲,北起圣劳伦斯河,南至拉普拉塔河,按照菲利普·柯廷(Philip Curtin)的估计,1451-1870年间输入新大陆的奴隶数目如下表所示,但根据后来有些人的研究,总数要比他估计的多20%,即近1200万。(完)

(本文摘选自《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王红生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经出版社授权刊发,标题、图片为编者所加,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代表作为“全球史观”三部曲:《全球通史》《全球史纲》《全球分裂》。代表作品:《全球通史》《全球分裂》《全球史纲》。

图书介绍

本书从全球视野出发,将第三世界看成西方世界自身的一部分而非只是其殖民地,考察了第三世界在1400—1980年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作者将第三世界视为一个流动的整体,按照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对其进行解释,细致地勾画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形成和扩大之间的相应联系,深入地剖析了第三世界的经济依附和地理演变,并从广阔的视角探讨了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拉丁美洲欠发达的根源在哪?:https://www.2ndflr.com/dm/beimeizhou/zhongmeizhou/912870.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中美洲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   伯利兹   萨尔瓦多  

推荐地名

 雷根斯堡   美因茨   明斯特   默尔斯   慕尼黑   纽伦堡   诺伊斯   普劳恩   施派尔   什未林   哈瑙   汉堡   赫滕   基尔   吉森   科隆   克彭   赖讷   林根   吕嫩   马尔   门登   明登   帕绍   维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