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在幸福生活里荡漾
图为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老干部加措正在制作荞麦饼。记者 刘玉璟 摄
图为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让村群众正在包装合作社生产的门隅甘露牌门巴白酒。记者 刘玉璟 摄
图为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让村合作社群众正在酿酒。记者 刘玉璟 摄
图为本报记者在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采访老党员代表。记者 刘玉璟 摄
6月下旬的一天,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一行来到位于门隅地区腹地的勒布沟。沿着新修的错那县到勒布沟的柏油路,翻越漫山遍野杜鹃花的波拉山,临近天黑,我们来到了勒布办事处。
勒布沟,自古以来就有“人间秘境”之称,平均海拔不到3000米,植被丰富、景色宜人。这里还是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历尽沧桑,50年来,勒 布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采访的目的地之一——吉巴门巴民族乡,就是勒布沟里4个门巴民族乡之一,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一样,自治区成立以来,吉巴乡 的变化同样可以用“跨越”来表述。
特色路:致富一方百姓
在勒布沟深处,有勒布门巴母亲河之称的娘姆江千百年来滋润着勤劳淳朴的门巴百姓。站在娘姆江边的“将军桥”上,体味不一样的感受,“流动的是桥,不流的是 水”,我们对这句话的含义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桥,已由当年的木桥,改建成了钢筋水泥大桥;水,日夜奔流,滔滔不息,如果说,设定某个时间节点,那是50多 年前一直流过来从未中断过的一滴娘姆江水。
勒布沟里的娘姆江有多少道弯,通往吉巴乡的盘山公路就有多少道拐,循着盘山公路,我们来到了勒布沟的最深处——吉巴门巴民族乡。
来到乡里,已是第二天中午,我们见到了当了19年乡干部的吉巴乡乡长次仁曲嘎。谈起现在门巴群众的生活,老乡长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 帮助下,以及实施的兴边富民项目,惠泽了广大门巴族群众,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而且政府在门隅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广大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吉巴乡下辖的吉巴村村委会主任吉如丹增,是2010年当选的村主任。近年来,他带领吉巴村群众发展荞麦产业、藏猪养殖,人均收入万元以上。问起他家的收 入,吉如丹增抿嘴笑笑说,光是种植荞麦,家里年收入就有三四万元,现在家中还有大小牲畜25头。他说,像他家这样的条件,在村里只能算作一般。
在村里,记者见到了央金卓玛、多吉扎西一家,7口人的家庭一年的荞麦收入2万元,其他经济收入有1万多元,另外还有牧业、酥油、奶茶、牦牛等收入约2万5千元,依靠运输还可以进账5万余元。
吉如丹增说,尝到甜头的吉巴人现在种植荞麦的积极性非常高。去年,吉巴村的荞麦总产量达到9万斤左右,户均增收2万多元。今年,村里发动群众又新开垦 200多亩土地。经过深加工的荞麦枕头、荞麦面、荞麦酒,市值翻了不止一番,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荞麦产品专业合作社,全村43户群众 参与,参与率达90%以上。
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门巴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古老的酒文化在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著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是出生在门隅地区的门巴族人,被世人誉为“情歌王子”。如今在勒布沟一带的门隅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关于酒的诗歌:
一杯不曾喝醉,
两杯也无醉意;
心爱姑娘敬酒,
一杯酩酊大醉。
在吉巴乡让村采访时,记者就看到了标签上印有这首诗歌的门巴白酒——门隅甘露。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扎西坚参,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是门隅白酒酿造工艺的传承者,同时他还担任门隅甘露专业合作社社长。
今年47岁的扎西坚参,是一名典型的门巴汉子,说话利索,做事干练。他告诉记者,门巴族酒的种类主要分为黄酒和白酒,白酒制作采取传统的门巴工艺酿造,工 序相当复杂。门隅甘露属门巴白酒,酿酒原料主要以荞麦为主,外加少量青稞。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勒布沟一带荞麦生长期相对较长,酿造的白酒具 有良好的滋补功效,尤其对关节炎、风湿有一定疗效。
错那县吉巴门巴民族乡:在幸福生活里荡漾:https://www.2ndflr.com/dm/cuonaxian/938583.html相关问答
- 2024-03-26巴门达(Bamenda)简介
- 2021-01-22普定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调整
- 2017-10-27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民族乡里
- 2017-10-22洛桑江村在错那县边境一线乡村调
- 2017-10-11西藏山南市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