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南地区 > 云南 > 迪庆州 > 德钦县 >

德钦县,德钦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10-04 14:14:15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93

德钦县简介

德钦县位于东经98°3’56—99°32’20,北纬27°33’44—29°15’2之间,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北靠西藏芒康县,西连西藏左贡县、察隅县及我省怒江州的贡山县,南接维西县,东临四川巴塘县、德荣县。总面积为72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人,县城升平镇,海拔3400米,距州府中甸182公里,距省会昆明889公里。素称“歌舞之乡”。德钦又是珍稀动植物的天堂,是最珍贵的滇金丝猴的故乡。

德钦

德钦县总面积7596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升平镇,邮编:674500。代码:533422。区号:0887。拼音:Deqin xian。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跨东经98度36分99度33分,北纬27度33分,29度15分之间。西南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怒江州贡山独龙族自治县接壤,西北与西藏的芒康、左贡,察隅县山水相连;东南同四川的巴塘县、得荣县及云南的香格里拉县膈金沙江棺望。

总面积7596平方公里,辖六乡二镇、41个村民委员会。县境内主要居住民族是藏族,傈僳族等,藏族占人口总数的80.31%。德钦地处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腹地。雪山突傲,大江蜿蜒,林海苍茫,峡谷深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显示出独特诱人的魅力。

德钦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全县75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雪山、冰川、峡 德钦县地图谷、草甸、湖泊和多样性生物构成绮丽的自然景观,以神秘奇异的宗教文化,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别开生面的习俗礼仪,优美和谐的音乐舞蹈,独特的饮食风味等,绘成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藏民族风情画。是云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成为旅游潜力最大的市场。

1997年9月14日,省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半个多世纪以来世人苦苦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而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腹地的德钦,是迪庆“香格里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相当一新分景观就在德钦境内,那金字塔形的雪山,“月亮”峡谷与“香格里拉”的寺庙等等所组成的“梅里雪山景区”,已成为云南旅游昆明旅游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德钦汉译为“极乐太平”,境内雪峰林立,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汉泽为太子雪山,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第一高峰)北连西藏自治区阿东格尼山,南与碧乐雪山相连接,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的就有13座,称“太子十三蜂”。明永冰川从卡瓦格博脚下6000多米的极寒冰雪线以下一直延伸到海拔2660米处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全长11.7公里,是世界稀有低海拔、朝海洋性的现代冰川。加上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地质活动中形成的无数崇山峻岭,使这块圣地成为一片奇妙无比的风景线。

德钦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水能蕴藏量为41.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7.4万千瓦;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矿点和矿化点89处,预测远景储量铜250万吨(最大的里农铜矿已获远景储量132万吨);铁矿2000万吨;石膏约亿万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世界稀有;畜牧、生物、药材资源富集。美丽稀奇的自然风光,充满藏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古朴剽悍的民风民俗使人们对这里无比神往。从古至今,曾在达块土地上留下边足迹的中外游客,把这里誉为“雪域圣地”、“歌舞之乡”,生活在这里的藏民族也被称为“生活在诗中的民族”、“生活在神话中的民族”。

德钦县是以农业、牧业为主的农业县,一九九七年国务院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境内有气势磅礴、巍峨耸峙的以梅里雪山为著称的雪山群,有幽深迷人,如镜似玉的高山湖泊和草甸,有金碧辉煌的庙宇神殿和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素称“歌舞之乡”。德钦又是珍稀动植物的天堂,是最珍贵的滇金丝猴的故乡。

德钦县历史沿革

洪武年(1372年)至正德三年(1508年),德钦为招讨司磨几勘(芒康)与万户府(巴塘)的管辖区。

明正德四年始(1509年),德钦为云南省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定占领,时称阿德酋。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派兵南下,打败木氏土知府,德钦为蒙古和硕特部控制范围。

清顺治五年(1648年)至康熙四年(1665年),德钦归属西藏统属范围。

康熙五十八年(1719),巴塘为清朝控制管辖,巴塘设正、副土司,德钦复归巴塘管辖。

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勘定川、滇藏界。德钦由四川省(巴塘管辖)划归云南省。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设阿墩子弹压委员(委员夏蝴),归维西通判节制,后试设县未果。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改设阿墩子行政委员会。任行政委员会官员者先后共12人。中华民国21年(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中华民国24年,以“德钦林”(林:藏语,意为寺院)之音,改称为德钦设治局,辖燕门、云岭、佛山和升平镇。

1950年5月20日,在升平镇召开德钦和平解放庆祝大会。丽江地委派出的随军代表接管德钦县参议会和设治局,建立县级人民政权机构——德钦县设治局,隶属丽江地区专员公署。

1952年5月,召开德钦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德钦藏族自治区及自治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在德钦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决定将德钦藏族自治区改为德钦县,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7年9月,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由丽江地区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置。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全县设七个乡,一个镇,三十八个行政村,三个办事处,其中有两个傈僳族乡,全县辖乡镇如下:

1、升平镇: 升平镇地处县境中部高山区,是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镇所辖三个办事处,即:街道办事处、阿东办事处、巨水办事处。46个自然村,总面积765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2033户,4950人。

升平镇,元明清时先后称为阿得酋、阿墩子。镇区无城郭,街巷分正先街、后街、口袋街、下街、上街。1998年的升平镇,是在老镇的基础上扩建发展起来的。镇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人员流量的增加,县委、政府重视镇区的建设,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已经形成的升平镇的现状出发,在旧镇的基础上改造,向下延伸发展新区,镇区有3条主街,总长7公里,生活用水自来水厂一个,总制水能力3500吨/日,输水管长30公里,完成了县城滨河路民族文化街的规划并正在实施,县城的供排水、垃圾处理、过境油路等项目正在加速实施,镇多星级宾馆拔地而起,电力供应充足,镇设有综合农贸市场,逐步将建成文化旅游城。

2、燕门乡地处县境南部,管辖拖拉、禹功、谷扎、石底、春多乐、茨中、巴东等7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总面积581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532户,8023人。 德钦县

3、云岭乡在县境中南部,西靠云南第一峰“卡格博“雪山。管辖果念、斯农、西当、红坡、查里桶等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面积908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000户,5585人。

4、佛山乡地处县境西北部,南靠梅里雪山,西面和北面与西藏自治区为邻。管辖纳古、巴美、鲁瓦、江坡、溜洞江等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面积914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765户,3962人。

5、霞若傈僳族乡地处县境东南部,管辖霞若、粗卡通、石茸、夺松、月仁、施坝,各么茸等7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总面积1589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756户,8300人。

6、拖顶傈僳族乡地处县境南部,管辖拖顶、洛玉、左力、洛沙、大村等5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总面积376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945户,9371人。

7、奔子栏乡地处县境东南部,东隔金沙江与四川得荣县相望。管辖奔子栏、达日、叶日、书松、夺通5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521户,8924人。

8、羊拉乡地处县境东北部,东隔金沙江与四川巴塘县、得荣县相望,西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管辖羊拉、甲功、规吾、茂顶等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1001户,6328人。

德钦县旅游资源

该县地处两江流域,境内有巍巍雪山、激流险峡、冰川平湖、深山药材、珍禽异兽、古朴而独特的民族风情,以梅里雪山为中心的风景名胜更是独具一格,其主峰卡格博为云南的最高峰,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的主要奇观之一,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世界上低海拔、低纬度、高温性现代明永冰川,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茫雪山保护区,有藏传佛教红坡寺、德钦寺、东竹林寺等16个寺庙,还有清真寺、天主教堂。境内有着极其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在县境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习俗、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有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活动,动人的歌谣、优美的弦子、锅庄、热巴舞早已远扬臧区。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兀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又紧紧相连。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迪庆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从州府中甸乘车至德钦县城,再往城东行数公里,就到了飞来寺。此时,作为梅里雪山主体雪峰的太子十三峰,就展现在视野里。若巧逢天气晴朗,那清远澄净的蓝天,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卡瓦格博峰白色的锋芒直指苍穹。其左右排列的各个雪峰,都仿佛受其制约着,又仿佛是其麾下的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显现着奇异多姿的形态,在广阔明净的空间绘出一道白得耀眼的线条。不过,这种在晴空下一览无余的机遇并不是常有的,许多时候,云就罩在雪峰之顶,或系挂于山腰,使其呈现朦胧神秘的形象。这种缥缈的景象使太子十三峰愈发神奇。雪比云白,比云亮,而那云,分明只是雪峰含蓄婉约的一种符号。

在宗教气氛浓郁的迪庆及周边藏区,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历来把这里当朝觐之地。主峰卡瓦格博峰在藏族民间更充满宗教意味,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藏文经典中称其为“绒赞卡瓦格博”,汉语意为“河谷地带险峻雄伟的白雪山峰”。在藏族语意里,所谓卡瓦格博,不单指最高的山峰,而是统指耸立的数座雪峰。在藏传佛教里,卡瓦格博赞神传说是噶举派的保护神。元代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迥多杰曾来到卡瓦格博山脚下,对雪山加被开光,作圣地指南,从此以此为该教派一大修行圣地。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加岭》之部中,卡瓦格博原本管辖的只是密宗本尊胜乐轮的一片刹土和宁玛巴祖师莲花生的藏经地。后来,卡瓦格博神被格萨尔王收服并受了居士戒,成了佛教的保护神,统领许多地面之神,掌管雪山脚下人间的幸福和死后的归宿。其塑像供奉于山下的寺庙里,位于佛祖释迦牟尼像左侧,形象为身骑白马、手持长剑的英武战将。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德钦县城及附近的藏民在山对面的贡卡湖边燃烧柏枝、杜松子枝,以期袅袅香烟招来巡游的卡瓦格博神,传说他会在燃烧尽的香灰里留下马蹄印,藏民能依此预测一年的吉凶。

德钦县旅游指南

饮食:在香格里拉,藏族和傈僳族的食品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食物,藏族音译叫“迁拖”,傈僳族音译叫“各耍恶来”,意为包谷稀饭。将包谷洗净后舂成小块放入锅内,然后再将小麦、豆料(四季豆)、火腿洗净切成片一起炖,直到稀烂为止。包谷稀饭的口感和美味无法形容,一般人能喝好几大碗。这种稀饭如今在中甸、德钦县城均可吃到。

购物:麦角菌科,主要功效滋补益肾,止咳化痰,沙眼等眼疾病疗效显著,主要分布在白茫雪山,梅里雪山,生长在海拔3800M—4600M高山草甸。

重要景点:梅里雪山、雨崩、明永冰川等

德钦县,德钦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deqinxian/99061.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德钦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香格里拉   德钦县   维西县  

推荐地名

 刚察县   黄南州   同仁县   尖扎县   泽库县   河南县   海南州   共和县   同德县   贵德县   兴海县   贵南县   果洛州   玛沁县   班玛县   甘德县   达日县   久治县   玛多县   玉树州   玉树县   杂多县   称多县   治多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