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湖北 > 十堰 > 房县 >

湖北房县,湖北房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09-28 19:49:20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56

湖北房县简介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 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木耳之乡”、 “黄酒之乡”。
湖北十堰

房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 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房县古为梁州城,西周以前为彭部落方国。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改属荆州(今南阳)。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台。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改属梁州。南北朝时迭有变更。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为光迁郡治。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为房陵郡。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隶山南东道。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升房州为保康军,隶京西南路。元为房州治,隶湖广中书省襄阳路。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省房陵县入房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277年)降州为县,始称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房县改属郧阳府。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房县是革命老苏区。1931年夏,贺龙,邓中夏、柳直旬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主力转战房县, 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成立了房县苏维埃政府。

1946年7月,王树声、罗厚福率中原新四军五突围部队转战房县,在房县中坝成立了鄂西北军区,鄂西北行政公署和房县人民政府,开创了以房县武当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和陕南军区部队,发动房竹战役,解放房县,成立了房县人民民主政府,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4月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3年隶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

1965年襄郧分设,房县仍隶属郧阳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房县下辖12镇、7乡、1场:城关镇、红塔镇、军店镇、化龙堰镇、门古寺镇、大木厂镇、青峰镇、土城镇、野人谷镇、白鹤乡、窑淮镇、尹吉甫镇、沙河乡、万峪河乡、九道乡、上龛乡、中坝乡、姚坪乡、回龙乡、五台山林场。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古称“房陵”,因“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有如房室”而得名。

县域居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西部结合部,东扼荆襄,西望长安,南依神农架林区,北交车城十堰和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大巴山脉和武当山脉在此交汇,形成了著名的青峰断裂带和西高东低、南陡北缓的地形地貌,中为河谷平坝;最高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180米,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914mm,无霜期223天。地跨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东连保康、谷城县,东北与丹江口市相交, 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

县城距省会武汉市区582公里,距十堰市城区102公里。县境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31公里,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素有“千里房县”之称。现为十堰南部、两竹地区、保康、神农架中心城,工业中心。截至2012年,房县下辖12个镇、7个乡、1个国营林场、国土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人口48.8万人。

湖北房县历史沿革

西周以前,房县为彭部落方国。《房县志》卷六载“......(尧)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弗克,遂封于房,是为房子国。”(房国是我国有记录历史以来最早的部落方国) 房县古为梁州城,西周以前为彭、房等部落方国。

春秋为防渚,属麇(jūn,春秋时国名,为楚所灭,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庸(古国名,都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春秋时为楚国所灭)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 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房县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改属荆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台。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改属梁州。

南北朝时迭有变更。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为光迁郡治。

隋大业二年(606年)为房陵郡。

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隶山南东道。

宋雍熙三年(986年)升房州为保康军,隶京西南路。

元为房州治,隶湖广中书省襄阳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县入房州。

明洪武十年(1277年)降州为县,始称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郧阳抚治,房县改属郧阳府辖。

近代

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房县是革命老苏区。1931年夏,贺龙,邓中夏、柳直旬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主力转战房县, 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成立了房县苏维埃政府。

1946年7月,王树声、罗厚福率中原新四军五突围部队转战房县, 在房县中坝成立了鄂西北军区,鄂西北行政公署和房县人民政府,开创了以房县武当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 现代

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和陕南军区部队,发动房竹战役,解放房县,成立了房县人民民主政府,属陕西省两郧专区。

1950年4月陕西省两郧专区划归湖北管辖,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房县隶之。

1953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撤销,划归襄阳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房县隶之。

1965年襄郧分离,复设郧阳专署,房县仍隶属郧阳地区。

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房县南部大部分地区(现神农架林区面积4/3)划入新成立的神农架林区,成为现今神农架的主要部分。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并,实行以市带县体制。房县隶属十堰市所辖。

湖北房县地形地貌

房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17.1%,而高山占44.4%,高山区占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间,山背开阔,山顶垣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是玉米、水稻、小麦、木耳的主产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拔在400—600米,既是本县的粮仓,又是果木林园发展的重要基地;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大部分在千米以上,是玉米、杂粮及用材林主要产区。全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关家垭,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是大木的姜家坡,海拔180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2306米。

湖北房县气候特点

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 ;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 至15℃ 之间,极端最低气温-17.6℃(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4℃(1996年7月20日)。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北长南短,北部的大木为240天,南部的西蒿为174天,其余地区大都为21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14毫米,雨日100—140天之间,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大木镇雨日最少,为106天;桥上乡西蒿雨日最多,为140天。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之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和秋季的阴雨低温天气。

湖北房县旅游景点

房县挂榜岩

房县城南45公里处的桥上乡挂榜岩,传说是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贬迁房州即现在的房县后起兵反周挂榜招贤之地。武周长安2年(公元702年)3月,庐陵王为选一领兵开路先锋,在军师徐美祖的献策下,在此挂榜招贤,兴唐室宏伟大业。至今,挂皇榜的大铜钉仍在岩壁之中,城堡基石完整无损。挂榜岩主峰高15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山顶海拔946米,壁面光滑,如刀切一般。岩上古木参天,岩下碧水荡波,岩缝青枝点缀。

房县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房县城南3公里处的凤凰山,沿209国道。观音洞始建于唐朝,经过历代维修、扩建形成规模,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主体景观是奇特的天然洞穴,位于石岩峭壁之中,分为南北洞,北为“关帝洞”深8米,宽6米,高4米,正中供有关帝神像;南为“观音洞”,深9米,宽13米,高5米,正中供奉观世音神像。

房县木佳沟

木佳沟位于房县化龙堰镇渭沟之南,距县城约30公里。这里峡谷幽长,瀑布叠韵,奇岩异洞,鸟语花香。整条沟的群瀑形成层层叠叠的晶莹水帘,在阳光照射之下五光十色,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还有两座小型水电站在这里因水而生,它折射出木佳沟自然资源的活力。

房县望佛山

在房县门古寺境内,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望佛山,人文景观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奇峰竞秀,胜景迭出,可谓满眼奇观胜景。望佛山位于房县西部,距县城34公里,海拔143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望佛山又称“望夫山”或“万佛山”。其传说有三:一是站在望佛山山顶能望到武当山山顶;二是望佛山曾有上万尊佛像;三是“望夫山”上有一尊望夫石。望佛山奇草异花不胜枚举,天麻、党参、细辛、川穹、何首乌等珍贵药材达三百多种,有路边黄、凤凰尾、津草、分津草、红白二元等奇花异草百余种。有迎春花、红药树、黄柏、厚朴、桂皮、紫荆、金弹子、梧桐等珍稀树木三百多种,珍禽异兽更多,如梅花鹿、獐子、麂子、野猪、豹子、猪獾子、猴子等。

房县野人谷

野人谷与野人洞相毗邻,也在209国道旁,是武当山、神农架两地国内游客相互流动的必经之地,全长5公里,山雄水美、谷幽峡险、古老的原始森林,成为自然博物馆。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景,严冬咏雪的旅游胜地。

房县野人洞

房县野人洞位于湖北“两山之间”(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旅游黄金中段,209国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野人洞景点距离襄樊280公里,距十堰市130公里,距神农架木鱼127公里,距武当山155里。野人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1974年,当地农民殷洪发在此洞口与野人搏斗而得名(殷洪发于2008年12月27日不幸病逝,享年80岁),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现已开发洞长1980米,观赏面积30000平方米。

整个溶洞共分上下两层,中间由人造百米天梯连接而成,天梯在国内众多溶洞里奇有,惊险刺激。洞内分为“三厅”(即擂鼓厅、天河厅、神龟厅)、“两宫”(即野人寝宫、洞内迷宫)、“一会”(即情人会)。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参差,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或如仙 、如佛、如兽、如林、惟妙惟肖。洞内四季恒温14℃,是武当山至神农架旅游线上的一颗新的亮点。中国旅游干部管理学院王洪宾教授看后,惊叹:“景观壮丽堪称鄂西北第一洞府”,为国内少见“野人”洞府。

房县显圣殿

显圣殿位于房县城西12公里处的军店镇军马河口,相传怪人费长房在此显圣,殿因此得名。清乾隆年间创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殿宇依山傍水,悬崖峭壁,巍然壮观。殿基为砖石结构,高约30米。砖雕走脊,飞檐筒瓦,有唐宋遗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后山之巅增修殿 宇1间,名曰“金顶”。

显圣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山上林木苍翠,四季长青。正殿是宫殿式建筑,两侧是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的两层楼房建筑,卷棚斗拱,各臻其妙,上下台阶相连,高低回廊可通,殿前石栏浮雕,上有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山顶修建金顶1座。现顶殿依旧,保存完好。

湖北房县,湖北房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fangxian/9648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房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茅箭区   张湾区   郧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县   丹江口  

推荐地名

 基洛纳   奥沙瓦   佩利贝   特鲁罗   温尼伯   韦哲贝   阿特林   安东尼岛   魁北克   卡诺尔   佩恩贝   特斯林   金伯利   尼切昆   里格利   绍森德   三河城   加斯佩   贝科莫   里贾纳   贾斯帕   多尔博   尼皮贡   诺斯贝   圣约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