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东地区 > 安徽 > 合肥 > 肥西县 >

安徽肥西县,安徽肥西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09-26 16:34:25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25

安徽肥西县简介

安徽肥西县邮编:231200 代码:340123 区号:0551

安徽肥西县拼音:Féi Xī Xiàn 英译:Feixi County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省会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肥水之南,滨巢湖西岸。地理坐标:东经116°40’52’’-117°21’39’’,北纬31°30’22’’-32°00’21’’;东连包河区,隔巢湖与肥东县、巢湖市相望;西与六安市区拉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县、庐江县为邻;北抵寿县、长丰县。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4公里;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流域1583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4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副县级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有1个开发区、2个合作园区。县政府驻上派镇人民西路。

安徽肥西县 

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淝水之南,滨巢湖西岸。低山绵延25千米,大潜山海拔289米,为全县最高点。江淮分水岭横贯县境中北部。丰乐河、上派河向东南注入巢湖,东淝河北流入淮。其中属长江流域1503平方千米,淮河流域458平方千米;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湿度70%。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肥西县与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政务文化新区和正在建设中的滨湖新城连为一体。宁西、合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叶高速、312、206、405国道和合六(安)、合安(庆)、合铜(陵)等公路贯穿县境。新建设并已于2013年5月30日开通运营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境内。丰乐河、上派河、淠河总干渠均可通航,经巢湖直达长江。古迹有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遗址100多处;景点有紫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水乡古镇三河、刘铭传故居(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

肥西县是中国百强县,中部十强县,是安徽省经济强县之一,位于安徽中部,江淮流域之间,东临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庐江,北邻长丰、寿县。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为90万亩。全县共有14个乡镇、2个管委会,共辖村295个,居委会29个,社区10个,总计334个基层自治组织,总人口88.9万人。历史悠久,商、周为“淮夷”之地,战国时为楚国地,汉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县地,东晋后全属合肥县,1948年12月建县。

肥西县人杰地灵,是全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苗木花卉生产和家禽养殖第一大县,全省蚕桑生产十强县。2010.10.26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我省肥西、霍山、繁昌、南陵、怀宁、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传来喜讯,肥西县在继获得“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全省首届环境优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之后,成功实现“三级跳”,再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同时也是合肥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 肥西是淮军的发祥地,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里。

安徽肥西县历史沿革

肥西县是1948年12月析、取合肥县西、南乡建立的新县,以位于淝水之西得名。

远古

肥西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考古部门发掘鉴定,共发现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遗址100多处。

古代

商、周时期,肥西为“淮夷”之地。西周时,县境北边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边有“六”国。春秋时期,肥西为吴、楚交争。战国时属楚国。 秦代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肥西属九江郡。

汉初,肥西先后属英布的九江王国(都六,今六安),刘长、刘安的淮南王国(都寿春,今寿县)。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为十三州 ,淮河以南属扬州;淮南王国废,设九江郡;郡下设县,肥西东南部属合肥县、西北部属成德县。《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合肥”之名,首见于此。此名因境内肥水而得(详见《附录》中《肥水发源及合肥得名辨考》一文)。

东汉,刘秀封坚镡为合肥侯,肥西分属合肥侯国和成德县。

三国时,合肥、成德二县属魏国淮南郡,魏扬州刺史驻合肥。

西晋,合肥、成德县皆属扬州淮南郡。

东晋,成德县废,其地分入寿县、合肥县,肥西全属合肥县。

南北朝时,江淮间为南北政权反复争占,归属屡变,但肥西主要属南朝。

宋:合肥侨置南汝阴郡及汝阴县,隶于南豫州。

齐:合肥仍宋制。

梁:初,合肥为北魏所占。公元506年(梁天监五年)合肥归梁,先后置豫州、南豫州,郡县仍宋、齐制。547年(梁太清元年),南豫州迁寿阳,改合肥为合州,辖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为东魏所占。

陈: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陈。郡县仍旧。后废汝阴郡,汝阴县属合州北陈郡(治合肥)。579年,合州为北周所占。

隋代,改合州为庐州(仍治合肥),“庐州“之名,是由汉、晋时“庐江郡”(南朝梁、陈时入合州)而来。北陈郡及汝阴县皆废,恢复合肥县,属庐州。大业三年,改庐州为庐江郡(治合肥)。

唐初,改庐江郡为庐州;627年(贞观元年),全国分十道,庐州属淮南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庐州为庐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复改郡为州。合肥县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先后属吴、南唐、后周。

宋代,庐州隶淮南道,后改为淮南路。1072年(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东、西两路,庐州属淮南西路,隶于保信军节度使(驻合肥)。肥西有段寨、山南、新仓三镇。南宋时,淮西制置使驻庐州,合肥县属之。

元代,初置淮西总管府于合肥,不久改为庐州路,隶属于淮西江北道。后创行省,庐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长城镇(今长镇)巡检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县(在今肥东县境内)并入合肥县。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后撤,领于南直隶(南京)。

清初,庐州府合肥县隶于江南省(驻南京),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县隶之。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设官亭巡检司辖西乡,青阳巡检司辖南乡。

近代

中华民国:1912年(民国元年),撤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驻安庆)。1915年设道,合肥属安庆道,1929年撤道。1933年设行政专员督察区(简称专区),合肥县属三专区。1938年6月,合肥县城被日军侵占,县政府迁至肥西潜山乡鸽子笼圩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迁回合肥城内。安徽省政府也从大别山迁驻合肥。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县政府在杨新圩(今江夏乡境)成立,肥西建县,属皖西三地委领导。1949年1月初, 肥西民主县政府移驻农兴乡小梁岗、周新圩。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省级)驻合肥市。肥西民主县政府改称肥西县民主政府,直属皖北行署。6月,县民主政府移驻上派河镇。另外,三河镇自1949年1月解放后设市(县级),属巢湖专区。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肥西县民主政府改称肥西县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县隶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4月,三河撤市设区,并入肥西县。1952年2月,肥西县改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县隶属安徽省六安专区。1958年9月,肥西县划属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县又划归六安专区。1983年7月,肥西县复属合肥市辖。

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安徽肥西县人文遗迹

三河古镇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1月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年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区级),直属县。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发生于此,三河也是杨振宁的故乡。

古埂岗古文化遗址

在肥西县上派镇东1.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5O平方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少量的红陶器表涂有红衣。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红陶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多,平底器较少。主要器形有鼎、豆、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红陶为主,黑陶明显增多,主要器形有鼎、豆、罐、甑、钵、盆、碗等。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镞、石刀、陶纺轮等。另发现平地起建长方形房址,地面经火烤,平滑坚硬。四周有圆柱形洞,排列有序。房中间有长方形陶灶,灶旁有陶鼎、豆、盆及炉箅,是安徽省首次发现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7年,在古埂遗址附近,建设了肥西第一个正真意义上的公园----古埂公园。

安徽肥西县,安徽肥西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feixixian/95205.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肥西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瑶海区   庐阳区   蜀山区   包河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推荐地名

 塔曼拉塞特   阿德拉尔省   谢里夫省   瓦尔格拉省   乌姆布瓦吉省   巴特纳省   贝贾亚省   比斯克拉省   贝沙尔省   卜利达省   布维拉省   塔曼拉塞特省   泰贝萨省   特莱姆森省   提亚雷特省   提济乌祖省   阿尔及尔省   杰勒法省   吉杰尔省   塞提夫省   赛伊达省   斯基克达省   西迪贝勒阿巴斯省   安纳巴省   盖勒马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