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江西 > 景德镇 > 浮梁县 >

浮梁古县衙,浮梁古县衙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10-09 09:48:18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79

浮梁古县衙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浮梁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这里已发展为以名胜古迹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独特旅游区。该旅游区由浮梁古县衙,红塔景点组成。 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

浮梁古县衙 

游历古县衙,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帝制早废,县衙犹存”,“珍贵史迹,进门有益”,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也可以寓教于乐,过把古代五品知县瘾,置身其中,穿越岁月时空走廊,寓教于游玩之间。

以景德镇作为圆心点,向周边辐射250公里,则包含了庐山、黄山、武夷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千岛湖等“六山两湖”,构成了旅游热点荟萃区和“世界遗产”密集区。形成一个以瓷都景德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旅游黄金圈。 浮梁古县衙景区属历史文物为核心的景区。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古县衙1987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千年红塔1959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景区以五品古县衙和千年红塔为核心,浓缩了千年古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茶瓷文化,被誉为“江南第一衙”。

浮梁古县衙景点

1、五品县衙

浮梁五品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几处古县衙之一, 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东侧按察院配套,可全面反映封建社会统治体制。

唐朝元和 11年(公元816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现在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为上邑(即五品官衔);县衙内存有一块乾隆33年的“奉旨碑”--- “特调浮梁正堂加五级”;明间背檀坊下书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事张,毛公建” ,钦赐五品,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

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游历古县衙,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帝制早废,县衙犹存”,“珍贵史迹,进门有益”,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也可以寓教于乐,过把古代五品知县瘾,置身其中,穿越岁月时空走廊,寓教于游玩之间。

2、千年红塔

浮梁古县衙千年红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称, 1959年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塔共七层,从地坪至复盆顶塔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不设钩栏。

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西塔夕照”为古代昌江著名风景之一,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则有“文照胜朝晖,紫烟连霄汉”的壮观。 登临塔顶,眺望四野,俯瞰昌江,瓷都风光,尽收眼底,当别有一番情境。

3、城门楼

浮梁古县衙城门楼高 15.6米,由城墙、主楼和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米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外涂朱红,下筑券 门洞 ,洞顶甚高,底阔 3米多。城墙内外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主楼。门楼面阔5间,进深3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三层檐下,四周有红色廊柱。上两层廊柱间置木栏板。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联结严实。城墙两侧各有一角楼互为对称。主楼与角楼是城内唯一的高层木结构建筑。登上城门楼可一览古县衙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4、历史文化长廊

浮梁古县衙历史文化长廊以贴地文化瓷砖展示千余年来浮梁的典故、历史和相关事迹,充分展示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多个板块表现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由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在这里既可以享受茶文化的熏陶,也感受瓷艺术的丰富。两边铺筑雨花石健康道,以精湛的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构成了世界独特的风景线。

5、千年奇桂

浮梁古县衙千年奇桂四棵桂花树镶嵌而成。最老的一棵桂花树已生长一千二百年。在千年桂花树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长,美轮美奂。其中有棵小桂花树竟由千年桂花树的腹中生长,此种生长方式非常独特,世上少有,可谓母子连心、姐妹携手、四代同根、千年奇桂……

6、魁星阁

精益斋陶瓷博物馆陈列展出的藏品,既有艺术陶瓷名作,还有木雕、名砚、象牙雕塑、鸡血石、古代铜器等杂件,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博物馆的藏品,是中外来宾考察、研究中国陶瓷的重要基地,凝集了陶瓷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7、千年瓷坛

千年瓷坛从 2003年1月8日策划和筹建到竣工开坛,历时1年零9个月。它的主体结构由水车、水碓、古驿道、古码头、古窑、瓷鼎、瓷龙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5476平方米,整个造型为外圆内方,体现了“天地合一”的儒教文化色彩。

瓷坛的底座是水车的造型,水车的半径长 2004公分,寓意2004年为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水车底部到擎天瓷柱顶端高1678公分,寓意公元326年置新平镇到现在已有1678历史。古驿道长1383公分,寓意浮梁从公元621年置县到现在走过了1383年的历程。

瓷坛平台上耸立着8根直径80公分、高500 公分的影清陶瓷龙柱,代表宋代陶瓷文明。四条用不同石材建成的具有浮梁代表性的四种风格的古驿道和古码头把整个瓷坛底部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单元,四个单元时分别刻有“绕南”、“南市街”、“湖田”字样,代表浮梁历史上四个最具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发祥地。

最为壮观的是瓷坛中心的擎天瓷柱,无论是直径还是高度,都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叠瓷最高、无法以万件来计数的一件陶瓷巨作,堪称世界之最。擎天瓷柱的制作成功是世界陶瓷烧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整个瓷坛构建,完整地体现了清代诗人龚斌《陶歌》的全部精髓。这陶歌是:“武德年称假玉瓷,即今真玉未为奇;寻常工作经千指,物力难艰那得知。在山石骨出山泥,水碓舂成自上溪。要是高庄称好不,不成运载任分携。白釉表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可参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千年瓷坛,它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浓缩和涵盖了浮梁古代各个时期陶瓷烧制的历史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它是一件解读“瓷都之源”的陶瓷文化艺术品;它体现了古代浮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结晶;它又一次再现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8、哥德堡号雕塑

18世纪中叶,一艘名叫“哥德堡”号的瑞典木帆船经过18个月的航行,来到中国广州,开辟了瑞典和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瓷器和浮梁茶叶通过“哥德堡”号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远销瑞典等西方国家。

9、千禧良缘广场

千禧良缘广场位于浮梁古县衙景区入口处,石牌楼东侧,占地面积 666.7 平方米。千禧良缘广场以爱情良缘为主题,充分体现喜庆、浪漫色彩,恰逢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取爱情永恒千古不变之意,故命名为“千禧良缘”。

广场的主体建筑,是位于中央的一个象征吉祥喜庆的巨大“囍”字。南侧配有由整块花岗石雕刻的巨大的同心锁,象征情意坚固、亘古不变。广场东侧配有“良缘亭”,是有情人消闲、赏景、约会之佳处。亭前植有“青冈栎”、“梅花”、“竹”、“马褂木”四棵植物,取其名称首字拼在一起为“青梅竹马”,来到这里的人们都称它们为爱情树。广场的地面刻有历代书法名家手书的“缘”字近千个,如有大家熟知的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 千禧良缘广场的落成,为浮梁古县衙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其创意设计和文化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大创举。它不仅是一个欣赏景观、品位文化的场所,它还是拍摄婚纱摄影、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的理想场所。 10、古老计时仪器

土圭:土圭是在平地上直立一根木杆或石柱,通过观察太阳光投射形成的杆影变化规律,分出二分二至节气,确定一年为365天。“尚书·尧典”中记述土圭始于尧帝时期,即公元前2357-2258年。

浮梁古县衙县衙特色

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最具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红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为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以贴地瓷砖建设的历史文化长廊,长312米,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综述了浮梁的概况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千年瓷坛: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展示“瓷都之源”的缩影,是古代浮梁劳动任命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象征。景区内有古装照相、乘轿游、县官升堂审案、武士巡游、开城门等项目,同时每年有“祭坛”、“情驻千喜良缘”等活动。

浮梁古县衙历史

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而浮梁县旧县城(即:浮梁古县衙景区)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梁自古以来一直是“望县”,其县署品级为五品,高出一般县署 2级(一般县为七品)。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瓷器、茶叶和丝绸。)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句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根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

唐代浮梁县

(当时还没有景德镇,景德镇称为昌南镇)的制瓷业工匠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绝仑,有假玉器之称,被时人称为“霍窑瓷”和“陶窑瓷”。据传说,中国的英文名( China)便是“昌南”(ChangNan)的音译。宋代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赏浮梁县昌南镇所产的瓷器,将其年号赐给了这里当地名,易昌南镇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之名便誉满天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将其年号赐给一个地方当地名。历史上只有两座城市的名称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另一座是浙江省的绍兴市,但比景德镇晚一百多年)。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开创了景德镇“官窑瓷”的烧造历史。明代,沿袭元代建制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清代,在景德镇设置“御窑瓷厂”,将景德镇的制瓷业推向了极致!

现代古县衙

景区内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五品县衙(这是全国唯一的五品县衙,也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和宋代佛塔——红塔(始建于公元 961年,距今1043年,为江西省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誉为“江西第一塔”);有气势宏伟的古县衙门楼、堪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长廊、正在申报世界纪录的千年瓷坛、体现喜庆浪漫的千禧良缘广场;凸显陶瓷文化的魁星阁——陶瓷艺术珍品馆; 为了 倾力打造古县衙文化和官文化,融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升堂审案表演和古代武士巡游等仪式。 使古县衙景区的游览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浮梁古县衙门票价格

成人票 ¥50

购买须知:

① 儿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买成人票

② 60岁以上持老年证购买老人票30元

③ 现役军官证、士兵证、记者证、导游资格证均免费

浮梁古县衙,浮梁古县衙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fuliangxian/917042.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浮梁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昌江区   珠山区   浮梁县   乐平  

推荐地名

 南岗区   道外区   香坊区   动力区   平房区   松北区   呼兰区   依兰县   齐齐哈尔   龙沙区   甘南县   富裕县   克山县   克东县   拜泉县   讷河   建华区   铁锋区   昂昂溪区   富拉尔基区   碾子山区   梅里斯区   龙江县   依安县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