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北地区 > 山西 > 吕梁 > 交城县 >

交城县简介

更新时间:2017-10-08 07:26:32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64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缘,距省城太原51公里,是吕梁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2.8%,平川占7.2%,县内耕地面积24.6万亩,县城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城区规模为5.62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4乡14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人,城镇人口5.5万人。
  交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自隋开皇16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本县自古冶铁业和毛皮业比较发达,明代所产“云子铁”举国独有,所制兵器,均属上品;清未民初,毛皮业相当兴盛,曾有“交皮甲天下”之誉,是全国著名的皮货重镇。交城是一块革命的圣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交城人民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英雄赞歌,涌现出了华国锋、李立功等老一辈革命家。交城自然资源丰富,是山西省第二林业大县,森林面积107.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是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地区。以骏枣、梨枣为代表的土特产品驰名全国,梨枣是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果品。矿产资源富集且资源秉赋较高,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石英砂、青石、铝矾土等30余种。旅游景点风光宜人,文化积淀厚重,有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因山形卦象而闻名的卦山天宁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交城人民把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和市场经济的开拓竞争有机结合起来,使交城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个新的台阶。特别是近年来,县委、政府坚持“以建设太原区域卫星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两大牵动战略,全面建设交城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抓落实,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历史概况
  ㈠历史沿革
  交城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繁衍。夏属晋阳为唐国之地。春秋时属晋。西汉属河东郡,东汉复为大陵、晋阳。西晋时期属前赵离石,东晋先后隶属前赵、后赵。隋开皇十六年,分晋阳、文水县地置交城县,唐天授二年由古交迁今治。五代时期,境地先后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明代隶于太原府,崇祯十七年属清。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划本县为交城、交西两县,民国三十三年复并为交城县。1949年9月隶属榆次专区,10月改属汾阳专区;1951年复属榆次专区;1958年属晋中专区,同年9月,本县与文水、汾阳并为汾阳县;1959年9月复为交城县;1971年划属吕梁地区至今。
  ㈡主要大事记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晋阳县西陲,文水县东北境置交城县。因县境东北有汉建交城(以汾孔二河交流处提名,位于今古交市镇城底)故名。县治设在古交镇(今古交市) 唐贞观九年(635),太宗李世民北巡太原,路经交城,登临石壁玄中寺。施舍“众宝名珍”,供奉“启愿玉衣”,为文德皇后祈愿祛病,赐名“石壁永宁寺”。 唐天授二年(691),因县治水患,长史王及善移县城于山南却波村(含姚家山村,今县城所在地)。筑土城,周5里90步,高1丈5尺,开东、北、南三门。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李白由洛阳到太原,游览玄中寺,题“壮观”两字。 明洪武六年(1373),全国设13冶铁所,交城为其一,名曰大通冶,驻西冶。所产“云子铁”质量尚佳,年上交缴10万斤。 清康熙十年,思想家、文学家、学者顾炎武,游历交城,与知县赵吉士畅饮于却波湖。 九月二十一日,兵部议:对交山农民军“剿杀尽净”谕旨到晋。十月初七,太原左营守备姚顺率马步官兵300人,进驻交城东关。十月初九日夜,赵吉士率官兵团勇1400余人到达曲里村。次日,兵分三路直入葫芦川,激战至十三日,农民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首领傅青山、任亮等壮烈牺牲。 清康熙十二年(1673),乡民刘必飏代表全县士民请筑龙门渠。七月初一破土,十三日开工,投入210人,数月后停工。 1947年1月初,交城县委、政府同八地委、专署分开办公。县委书记华国锋,县长周凤鸣。 1948年7月7日,交城全境解放。 1971年4月下旬,吕梁地区成立,将本县东社、会立、中庄三个公社划属文水县,横尖公社划属方山县,永田公社划属娄烦县,将文水县的南安、南白、南庄、西城4个公社划属本县。 1976年10月15日,县城万人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庆祝华国锋担任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1989年6月3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交城“草地枣园”技术推向全国》为标题,报道了交城县林科所研究成功的红枣高产新技术——“草地枣园”。自1987年9月以来,全国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上千个单位和个人寄信索要技术资料;李德生、杜导正、李雪峰、邓楠、霍土廉等40多位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实地观看和考察了“草地枣园”。从此,交城梨枣闻名全国,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迎宾的重要果品之一。 
   2003年,按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论,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精心打造的夏家营生态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入驻企业8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户。2003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035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5%,实现利税16119.7万元,占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78.6%。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
 三、自然概况
  交城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侧,太原盆地西部边缘,介于东经111°24′至112°27′,北纬37°28′至37°54′之间。东与清徐县接界,南与文水县为邻,西北连方山、娄烦二县,北与古交市相依。全县总面积 1822.11平方公里,西北至东南直线长83.65公里,东北至西南直线宽34.65公里。
  交城是吕梁的东大门,省城太原的近郊县,大运高速、夏汾高速公路交汇于此,307国道横贯县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交城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东翼中部,海拔高度750-2830.7米。境内北部有1-3 公里的山前洪积扇裙,西部为文峪河冲积倾斜平原,东部为汾河冲积倾斜平原,总体形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多川少,山地面积占到92.8%,平川面积仅占7.2%。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知名山峰117座, 最高山峰为县境西北与方山县界处的孝文山,海拔2830.7米,是华北第二高峰;最低处位于东南平川西石侯一带,海拔748米,相对高差2082.7米。
  交城县属于暖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热充沛,秋季凉爽易涝,冬季寒冷少雪,冬长夏短。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743小时,日照率62%, 较为充足。多年平均气温为7℃偏低, 年均气温最高的平川西营一带为10.5℃,年均气温最低的西北山区横尖一带为1-3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38. 6 ℃(1966.6.2 1),极端最低气温-24℃(1966.2.22),无霜期由北向南渐次增多,为100-161天。年均降水量为 440-700mm,年平均雨日77.6天,降水量集中在7、8、9 三个月,占到全年水量的64%。年平均相对湿度62%。
  四、行政区划
  交城共有6镇4乡,14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6镇是:天宁镇、夏家营镇、西营镇、西社镇、水峪贯镇、庞泉沟镇;4 乡是:洪相乡、岭底乡、会立乡、东坡底乡。
  五、资源概况
  ㈠人口资源
  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13.16‰,死亡率为4.55‰,自然增长率为8.6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1.6万人,全年净增人口0.7万人。城镇人口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5.5%,乡村人口16.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为74.5%。
  ㈡土地资源
  交城县共有土地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合273.3万亩,山区面积253.1万亩,占全县面积的92.8%,平川面积20.2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2%。除去居民地和水城地,土地面积26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7.7%,其中耕地面积24.6万亩。按2003年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约1.1亩。
  ㈢矿产资源
  交城广大山区地处吕梁中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32种,其中煤铁储量最为丰富。全县铁总储量918万吨,铁锰矿8000吨, 铝探明储量55万吨,铜探明储量55万吨,煤炭总储量19.94亿吨。 此外,较丰富的矿藏有铁矿,且以低硫低磷而闻名全国,储量12亿吨;石棉矿储量30亿吨,大理石矿1.3 亿立方米,石灰石矿55.49亿吨,耐火粘土245万吨。
  ㈣水利资源
  交城县水资源总量为24220.6万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435立方米,亩均占有量为567立方米, 是全省较缺水的县之一。交城境内河流较多,但大多数流域窄,流量小,山区5乡镇的河水汇入文峪河水库后, 不能被本县充分利用,文峪河水库资源是交城县可开发利用的最大水源。
㈤旅游资源
  ⒈玄中寺
  位于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石壁山中,始建于北魏。是蜚声中外的佛教净土宗祖庭,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与佛教信徒朝拜、集聚之地和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⒉卦山
  因山形卦象而得名,爻峰挺秀,卦象环拥,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易学研究实体。“卦山之柏”与“黄山之松”、“云栖之竹”并称为华夏树木奇观。天宁万寿禅寺座落其中,为中国佛教华严宗巨刹。卦山集文物、宗教、古建、森林公园于一体,是极其优美的旅游胜地。
  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
  为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一,是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鹳、兔狲、猞猁、林麝、金钱豹等数十种稀有动物繁衍、栖息地。区内风光绮丽,葱郁幽深,置身其中,体味到森林浴清新爽畅的美妙感受,是人与自然物种最理想的生态乐园。
  ⒋四十里跑马墕
  位于交城县会立乡柏峪沟川西部。该区山势平缓,绿草如茵,山花烂漫,景色旖旎,气候宜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消夏避暑、修养身心的理想境地。
  ㈥主要物产
  交城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胡麻和各种蔬菜。 全县已发现的高等野生植物99科404种,已知木本植物37科171种,已知主要草本植物233种。现存主要脊索动物57科199种,其中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11种:一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黑鹳;二类保护动物猞猁、鸳鸯、金雕、林崭、金钱豹、兔狲;三类保护动物石韶、大鸨。 
  五、著名人物
  狐突(—前637年):春秋时晋大夫。晋惠公14年,怀公即位,为巩固地位,削弱其叔重耳影响,命随重耳出逃在外之人至期而归,不归者,诛其全家。同年冬,因狐突不召二子归国,被怀公拘捕杀害。晋文公即位后,厚葬狐突于狐氏戎境内少阳山(今交城县境内马鞍山,亦称狐爷山)。因狐突教子“忠臣不事二主”,深得历代统治者推崇,且被神化。
  狐偃(—前630年):晋文公重耳之舅。晋献公二十二年随重耳逃亡在外19年。官至上军佐。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送重耳归晋复国,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六年夏六月,狐偃代晋国与周、宋、齐、陈、蔡、秦等国盟于狄泉,奠定了晋国盟主地位。
  昙鸾(476—542):北魏雁门人,著名佛学家。晚年移住石壁玄中寺。长年诵经念佛,钻研佛学,著《无量寿经论注》2卷、《净土十二偈》、《净土论注劝化讲释》20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往生论注》2卷等。他发展了净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华国锋,原名苏铸,原籍杜家庄,后迁南街。1937年10月加入。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交城县委书记、阳曲县委书记、晋中区党委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太原市第一地方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太原市一地委委员兼阳曲县委书记、一地委宣传部长等职。1949年3月南下入湘,6月任湖南省湘潭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湘潭县委书记,湘潭专区专员,湖南省湘潭县委书记,湘潭专区专员,湘潭地委副书记、书记,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省委文教部长、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书记。从1968年起,先后担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主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委员。1973年5月开始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参加政治局工作,参加国务院业务组领导工作,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在第九次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1976年2月,任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4月,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10月任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1977年3月任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在8月举行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主席。1978年3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同年12月,辞去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1981年6月在十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副主席。十二大选为中央委员。
  常芝青,生于1911年,阳渠村人。1935年加入,曾任交城县抗日游击县政府县长,《抗战日报》总编,新华社晋绥分社社长,《晋绥日报》总编;1948年在兴县蔡家崖聆听了毛泽东著名的“对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谈话”。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重庆《新华日报》副社长、社长,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北京时代出版社社长,《光明日报》党组书记、总编辑,《大公报》党组书记、总编辑兼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长等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舆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5年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被誉为“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侯维煜,生于1913年,柰林村人。1934年加入,是交城县境内最早的党员。曾担任太谷县委书记、129师10旅政委、晋冀豫独立游击支队三大队政委、中央党校校部教务处副主任、晋绥分局六地委书记兼六分区政委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华北局秘书长、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处第一书记,为七大、八大代表大会代表。粉碎“四人帮”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1979年去世。
  李立功,(1925—)山水村人。1940年加入。曾任交城县区委书记,交城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部长,晋源县县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青年团汾阳地委书记、山西省第二书记,隰县、吕梁县委书记,晋南地委书记,共青团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山西省委常务书记。1983年任山西省委书记。是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后任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段祥玉,生于1913年,交城东葫芦川横岭村人,是交城山上著名的“神枪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参加抗日斗争,历任抗日游击小组组长、民兵中队长、区武委会主任、县武委会主任等职。1944年,光荣地出席了晋绥边区群英会,荣获“特等民兵战斗英雄”称号。
  崔三娃,生于1912年,交城中西川石沙庄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目睹日寇烧杀抢掠,毅然参加,先后担任民兵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县武委会副主任,带领民兵与日本侵略军血战于交山。曾配合部队多次击退日军进犯。一次,日寇入山扫荡,三娃连发三枪,击毙三个日本军官,被誉为吕梁“神枪手”,敌曾以“一两肉、一两金”为悬赏。1944年12月,他光荣地出席了晋绥边区群英会,荣获“特等民兵战斗英雄”称号。
王作义,洪相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曾担任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59190部队政治部主任、政委、军委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和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宋转转,女,广兴村人。198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戏剧“梅花奖”,主演的《杜十娘》、《玉禅泪》、《花中君子》等剧目被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现任山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协会理事,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党委书记。

交城县简介:https://www.2ndflr.com/dm/jiaochengxian/914857.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交城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离石区   中阳县   交口县   孝义   汾阳   文水县   交城县   兴县   临县   柳林县   石楼县   岚县   方山县  

推荐地名

 天峨县   凤山县   东兰县   罗城县   环江县   巴马县   都安县   来宾   兴宾区   忻城县   象州县   武宣县   金秀县   合山   崇左   江洲区   扶绥县   宁明县   龙州县   大新县   天等县   凭祥   海南   海口   秀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