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字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数:密集。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两个“者”都是“……的人”。B项第一个“其”是“其中的”;第二个“其”是代词,代造物者。C项第一个“之”是助词,可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第一个“而”转折连词,却;第二个“而”并列连词,并且。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断句的能力。根据句意和语气来判断。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这篇文章没有反映作者对皇帝的反叛之心,没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属于无中生有。
9.【答案】(1)①把(用)一块小石子丢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②永州天地灵气不造作伟人,却独造作这山石。(2)一是土堡的形状;二是山洞的深幽;三是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或答一是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二是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三是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①“以”,译为“用”或“把”都可;“投以小石”是状语后置。“洞然”,是象声词,投石入深水的声音;一处1分。②“其”代词,代永州;“气之灵”定语后置,“灵气”;“为”:造作。一处1分,语句通顺1分。(2)从文章第一段筛选信息,找出语句自己概括,或摘抄原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相关问答
- 2018-02-27《小石城山记的重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