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北地区 > 北京 > 门头沟区 >

北京门头沟区,北京门头沟区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09-23 19:53:21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55

北京门头沟区简介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区境分属上谷、渔阳二郡。此后,区境的隶属行政建制屡经变迁,直到1958年5月定名为门头沟区至今。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经115度25’00至116度10’07,北纬39度48’34至40度10’37之间。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北京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涿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北京门头沟区地理概况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东部平原11.7℃,西部斋堂一带10.2℃。极端最高气温东部40.2℃,西部37.6℃。极端最低气温西部-22.9℃,东部-19.5℃。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2470小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009年全区平均降雨量为329.76毫米,多年平均528.70毫米。

北京门头沟区历史沿革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从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起,其历史演变大致分为史前文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门头沟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祖先始居在天然洞穴之中,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在东胡林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和用牛肋骨穿成的骨锡,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原始畜牧业的萌芽。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

北京门头沟区旅游名胜

目前,门头沟区按照版块开发和精品带动的策略,以潭戒两寺为龙头,突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实施了旅游产业开发的“双十计划”。重点打造的十大旅游版块已经初具规模,即自然风光旅游版块、寺庙文化旅游版块、民俗风情旅游版块、乡村农家旅游版块、生产体验旅游版块、都市农业旅游版块、生态环保旅游版块、传统教育旅游版块、体育健身旅游版块、科普考察旅游版块。全区共有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4处,1A级景区1处。全区以爨底下为代表的民俗旅游户700余户,其中北京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452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市级森里公园4处(马栏市级森林公园、西峰寺市级森林公园、南石洋大峡谷市级森林公园、妙峰山市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处(斋堂镇灵水村、斋堂镇爨底下村、龙泉镇琉璃渠村),北京市市级风景名胜区2处(东灵山-百花山风景名胜区、潭柘-戒台风景名胜区),北京市最美乡村4个(妙峰山镇樱桃沟村、清水镇洪水口村、斋堂镇爨底下村、王平镇韭园村),门头沟区最美山村10个(斋堂镇爨底下、王平镇韭园村、龙泉镇琉璃渠村、永定镇岢罗坨村、潭柘寺镇桑峪村、军庄镇孟悟村、清水镇八亩堰村、雁翅镇碣石村、妙峰山岭角村和涧沟村)。

北京门头沟区,北京门头沟区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mentougouqu/93597.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门头沟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东城区   西城区   崇文区   宣武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县   延庆县  

推荐地名

 圣萨尔瓦多岛   朗姆屿岛   长岛岛   拉吉德岛   长屿岛   阿克林岛岛   马亚瓜纳岛   伊纳瓜岛   易路斯岛   安得鲁斯岛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西班牙港   阿里马   圣费尔南多   多巴哥岛   特立尼达岛   波多黎各   圣胡安   蓬塞   卡瓜斯   巴亚蒙   阿瓜迪亚   马亚圭斯   卡罗利纳   阿雷西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