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东地区 > 安徽 > 六安 > 寿县 >

安徽寿县,安徽寿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10-09 01:16:03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95

安徽寿县简介

寿县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淮丘陵与淮北平原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铁路淮南站约25公里,正在兴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县界。

寿县处于泛长三角经济圈之一的安徽省中北部,与淮南市区仅30分钟车程,通过合淮阜高速公路、203省道等与合肥、六安市一小时车程,经由合肥、淮南等通过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合蚌客运专线到达南京武汉两小时,到上海、北京三小时。是合肥经济圈重要的组成城市,属于皖北城市带城市,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位于县南端炎刘镇的安徽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在2010年被六安市委市政府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两翼”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中的商合杭客运专线将在县城北部设高铁客运站。

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寿县古城墙、寿春城遗址、安丰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报恩寺罗汉塑像、寿县清真寺、刘安墓、斗鸡台遗址、青莲寺遗址、廉颇墓、寿县孔庙)。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城墙。

安徽寿县历史悠久

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后期楚国迁都于此。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博物馆内更有许多珍贵的收藏”。

安徽寿县文化灿烂

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寿县胜迹宏博,现在的古建筑有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报恩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元代的黉学、明朝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肃穆的孙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罗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颇墓、宓子墓等;古遗址有古郢都遗址、安丰城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等;其它还有春申坊、时公祠、斗鸡台、吕蒙正寒窑、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载于方志的寿州内八景和外八景等等。全县存有古迹160多处,其中唐、宋、明、清建筑10多处,古墓葬多达80多座,古遗址29处。寿县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安徽寿县历史沿革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

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越二年秦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三国时,江淮为战冲,寿春为魏淮南郡治所,兼扬州治所。

西晋初,徙扬州治所于建邺(今南京)。永嘉时划扬州西部地区为豫州,寿春为淮南郡治所,隶于豫州。

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将兵攻占寿阳,淝水之战晋师大破秦兵,收复寿阳。

南北朝时,宋改寿阳为睢阳,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南齐取代宋,复称寿阳,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称寿春,为扬州治兼淮南郡治所。梁克寿春,为南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所;并析寿春南部地置安丰县。东魏据淮南,寿春复为扬州治所。北齐代东魏,扬州刺史镇寿春;及陈,复以寿春为豫州治所。北周拔寿春,为扬州治所和淮南郡治所。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次年灭陈,改行台省为寿州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寿春古城墙(20张)管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淮南郡,寿春为郡治所。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淮南郡为寿州,隶于淮南道,领3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改寿州为淮南郡,领5县。乾元初再为寿州,隶于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唐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都扬州,寿州为吴国地。

五代初,吴王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置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南唐代吴,以寿州置清淮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拔寿州,置忠正军节度使,徙军治、州治于下蔡,称北寿春,原寿州地称南寿春。

北宋太祖时,寿州(治下蔡)隶于淮南西路。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府治所在北寿春(下蔡),领5县,南寿春为其一。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兵渡淮陷寿春、安丰,下庐州,宋军克之。次年,宋金相约以淮河为界,淮北属金。金以下蔡为寿州,置防御使,隶于汴京路(后改称南京路);宋则置安丰军,军治在安丰县,寿春隶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复置寿春府,隶于淮南西路,寿春为府治,领4县,兼制安丰军。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改寿春府为淮南西路安丰军,治所寿春。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复下淮南,占寿春等地;嘉定初,宋金议和,仍以淮水为界,寿春归于宋。 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

寿县寿春古城墙 (公元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次年改寿春为散府,领3县。二十八年复为总管府治,领1州、5县。至正二十四年、宋(韩林儿)龙凤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据江淮称吴王,以寿春为寿州治,隶于临濠府。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以寿州直隶于京师中书省。四年,省寿春、安丰、下蔡三县,合并为寿州,领2县,隶于中都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顺天府),凤阳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于左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仍驻江宁(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县政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寿州为散州,不领县。十一年,析寿州所属故下蔡县地暨州城北门以外地置凤台县,并划州城东北隅6坊为凤台县治;其界:自宾阳门北侧西行入箭道巷,沿东侧向北经准提庵巷入西大寺巷,沿北侧向西入北大街,沿东侧向北越街入紫城街,沿北侧西行至街尾向北止于城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置寿春镇总兵署于寿州城,制两淮军事。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迁省会安庆,为抚院的属衙(称藩台衙门),州、府均听命于抚院。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徙凤台县治于下蔡镇,原治所辖州城6坊还属寿州;同年,安徽置3道,寿州隶于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

1949年1月17日寿县解放。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安徽寿县文物古迹

清真寺

寿县清真寺,位于县城内南大街留犊祠巷西清真寺巷内,坐西向东,占地5632平方米。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寿县清真寺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康熙年间续建前殿,清道光、光绪年间,民国时期均进行过维修,现存清真寺是建国后,国家及省、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的。这座宏伟的建筑是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的设计建造的。结构雄伟,高大巍峨,飞檐半拱,庄严肃穆,工艺精湛,造型完美,砖刻、木刻、石雕技艺极为罕见。

报恩寺

报恩寺坐落在城内东北偶,旧名崇教禅院,或名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一万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古战场

寿县地处南北冲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历史上这里战争频仍,公元383年的秦(前秦)晋(东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典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

奎光阁

在寿县城关西街中段、孔庙东侧。又名魁星楼。是原文昌宫的重要建筑。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训导丁济美于文昌祠后建义学三间,后改为奎神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州张佩芳在奎神殿旧基上建楼三间,以“文昌与奎星皆世之人所谓文章司命”之意,匾其楼曰“奎光”。道光元年(1821年),知州龚式觳感于建楼“四十余年,木石倾?,黝垩剥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乃于奎光楼旧基上改建为奎光阁。阁为3层,木结构,台基至室瓶顶高约20米。平面呈六角形,底层面阔4米。由第一层起,高度逐层递减,面阔逐层收缩。二、三层无廊,各面均开窗。一、二层沿内壁设梯,游人可拾级而上。登楼极目四望,青山起伏,烟波苍茫,八公仙境、珍珠涌泉、东津古渡、西湖晚照如在画中。如凭楼观赏夜景,万家灯火如繁星闪烁,古城新貌尽收眼底。

十八罗汉

铜铸十八罗汉,原在县城北门内圆通寺,1962年移入报恩寺。现存15尊。这些造像体积不大(通高63—67厘米),但神情意态栩栩如生,其造型则表现出简练浑厚的特点。由像背刻字知其铸造年代为明万历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1607)。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布这些造像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金棺

金棺,置于银棺内,亦头北尾南,6片黄金薄片铆合制成。长10厘米,宽3—6厘米,高4.2—7.8厘米,重91.5克。棺头亦有双扇假门,门扉装两只金丝环,门楣饰连球纹,门上方及左右侧皆伸出莲瓣形背光。棺身全为忍冬纹,内底部凸现“重佛舍利”四楷体字图案,文字俱为捶揲而成,棺内装满“舍利”。

银棺

1977年,寿县报恩寺宋塔地宫所出,棺似船形,存放在一石涵内,头北尾南通高9—11.5厘米,盖宽8—9厘米,口宽7.4—8厘米,是用银质薄片捶揲铆接而成。棺盖饰“双龙戏珠”图,一侧饰佛子10人作缓步徐行或敲钹,似送葬祭祀式;一侧饰如来佛半卧像,身后侍立弟子10人,棺头为双扇假门,有门钉4行,每行8枚,有衔环;门前为6级台阶,两侧各立一侍者,棺尾饰一合掌坐佛于正中。

楚大鼎

楚大鼎,又名“大侣鼎”、“铸客鼎”。民国22年(1933年)在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斗鸡台

斗鸡台亦称北鸡城。遗址位于城西南15公里,寿(县)正(阳)公路北侧,邸家小郢西60米处。相传为楚王斗鸡的地方。台上台下都有近似黑陶系统的陶片分布。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秋,曾作试掘,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遗址。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于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东,四顶山南,合(肥)阜(阳)公路寿县段北不足百米处。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吴坤修楷书“汉淮南王墓”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之寿县人民政府拨款依“覆斗式”原墓形重修。墓地占地2366平方米,四面筑1米高度青石护土墙,迎面镶石刻保护标志、重修墓碑记和管理规定。墓南铺筑连接合(肥)阜(阳)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设有青石栏标。为寿县城北又一处引人注目的胜迹。

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今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淮河。今日为旅游胜地。

柏家台

柏家台遗址(寿州古城墙),1985年4月,在寿(县)蔡(家岗)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于今东津渡西公路边沿发现一古代建筑遗址,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因遗址天柏家台村,故名为柏家台遗址。省、县文物研究工作者,对遗址作了发掘,发现有大型石柱础、长方形铺地灰砖和四叶纹、山字勾连纹槽形砖,凤鸟纹、树云纹圆瓦当等遗物,建筑规模宏大,器物纹饰丰富多彩。参加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的人员亦专程来此考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视,“认为该遗址可能是楚郢都寿春城内宫殿建筑的一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一大发现。”

安徽寿县,安徽寿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shouxian/916636.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寿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金安区   裕安区   寿县   霍邱县   舒城县   金寨县   霍山县  

推荐地名

 金迪奥省   亚美尼亚城   里萨拉尔达省   佩雷拉   圣安德列斯-普罗维登西亚省   圣安德列斯   桑坦德省   苏克雷省   辛塞莱霍   托利马省   伊瓦格   考卡山谷省   沃佩斯省   米图   比查达省   卡雷尼奥港   圭亚那   乔治敦   新阿姆斯特丹   巴里马-瓦伊尼   马巴鲁马   波默伦-苏佩纳姆   安娜女王村   埃塞奎博群岛-西德梅拉拉   弗里登胡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