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库尔干镇
位置与人口/塔什库尔干镇
塔什库尔干镇俯视图
塔什库尔干镇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地处塔什库尔干河的西岸的平川地带、四面环山,呈方形,总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240米,该镇历史悠久,自西汉以来,就是管辖塔县的军政机关的驻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是边陲重镇,是通往邻国巴基斯坦的重要枢纽。目前,该镇是塔什库尔干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商品物资的集散地。2004年底,全镇共有居民1207户,5464人,其中塔吉克族2632人,占总人口的48% ; 汉族530人,占10% ; 维吾尔族1847人,占33% ; 柯尔克孜族443人,占8% ; 其他民族12 人。辖三个居委会,九个居民小组。
历史沿革/塔什库尔干镇
塔什库尔干镇
“塔什库尔干”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堡”。自西汉以来就是历史军政机关的驻地,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的主要门户,广大游牧民繁衍生息的活动中心。西汉(前206年---公元23年)时即属于西域都护府管辖。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开元年间,此地设葱岭守捉所。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59年)设色勒库尔回庄,光绪年间(公元1902年)为蒲犁厅的底驿,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为蒲犁县的治所和巴扎镇,解放后取消巴扎镇。1954年9月17日于此设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系塔什库尔干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59年为塔什库尔干公社。1985年7月建立塔什库尔干镇,由于该镇是塔什库尔干县城所在地,名称沿袭 “塔什库尔干”至今。
经济概况/塔什库尔干镇
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塔什库尔干县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2003年为扩建314国道,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来塔什库尔干县视察工作后,结合我县实际,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照顾和倾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和广大居民的参与下,对县城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建设,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一条主街道扩建成三纵四横七条街道,城镇居民的住房由原来的土房改建成为砖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街道两旁也有原来小平房建成了两层的楼房。城区环境卫生和绿化都有显著改观。城镇的经济发展依靠县城地缘优势,建起了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商品批发业等十几个行业,规模逐渐壮大,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基本完成。该镇水利资源丰富,有两条河流过境,镇西侧为三干渠,东侧为塔什库尔干河,穿越县境内最大的草场“金草滩”。林地面积 880亩,树木 590万株。近年来,全镇利用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建立了蔬菜大棚,肉食屠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居民收入主要依靠输出劳动力和政府发放的低保等方式,其中输出劳动力占年收入的 60%,2004年底人均总收入 1406元。全镇共有工商个体户607余家,314国道穿越县城境内,为县城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运输业发展迅速,2004年底统计,全镇共有大小运输车辆150台。
塔什库尔干镇有城镇小学一所,在校学生 1500 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脱盲率100%。巩固率99.9% 。
塔什库尔干镇2004年在精神文明建设及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喀什地区评为“文明乡镇”。
主要街道及居委会/塔什库尔干镇
塔什库尔干路:全长2.5公里。街道两侧主要单位有县武装部、县中队、县中学、城镇派出所、人民医院、养路段、农林水利局、运输公司、功德宾馆、冰山宾馆、邮电宾馆、丰谷宾馆、新华书店、百货商场、冰山来客酒厂、下坂地工程指挥部、人大,还分布有餐饮、购物等店铺,17尊具有浓郁塔吉克民族特色的雕塑形态各异的矗立在街道两旁,形成塔什库尔干县城的旅游购物一条街。
红其拉甫路:全长2.5公里。两侧主要单位有塔什库尔干县委、工商局、电信局、邮电局、移动公司、县公安局、政协、县党校、塔什库尔干镇政府、石头城宾馆、畜牧局,其间还有农贸市场、日常用品等商业区,是塔什库尔干县的商业服务一条街。
中巴友谊路:全长2.5公里。县人民政府、防疫站、广播电视台、边防大队、海关、边防检查站、城镇小学、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是314国道在塔什库尔干县城区段。
慕士塔格路:全长3公里。农业银行、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税务局、联通公司、档案馆、城建局、环保局、博物馆、文体广电局、招商局、气象局、计生委。
第一居委会:即布拉克库力居委会,“布拉克库力”意为有泉水的地方,因居委会有多处泉眼而得名,位于古石头城遗址脚下。辖区居民200户,人口888人。
第二居委会:石头城居委会。系全镇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居民375户,人口1471人。
第三居委会:撒依卡拉居委会,“撒依卡拉” 汉语意为“开发区” 之意。辖区居民692户,人口2868人。
城镇派出所:2001年成立,有民警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