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为古桂国国都和秦桂林郡治
探寻象州军田村古城身世—或为古桂国国都和秦桂林郡治 (2015-12-17 21:46:28)
象州县 桂国王城、秦桂林县、 军田村古城
探寻象州军田村古城身世
——或为古桂国国都和秦桂林郡治
陆干斌廖江涌
内容摘要:商周时代的桂国,境内多桂树,盛产肉桂并向朝廷进献桂而命名。史学界公认:桂国在今广西境内。象州县军田村古城遗址,周边的战国大墓及出土文物,说明这里是桂国王城,也叫桂林城。秦统一岭南,设立桂林郡和桂林县,桂林县因此地桂树最多,桂树成林而得名。史学界已有定论,桂林县在今象州县。桂林郡也因该地“江源多桂”,故立为桂林郡。依照秦设立郡县的规律,凡郡县同名的郡治(政府)皆设在同名的县内,桂林郡治设在桂林县里。这两级行政机构在同一地方,桂林郡治设在原桂国国都桂林城,今象州县军田村古城。有研究骆越历史的专家明确提出:战国时岭南地区有三个大城,“秦始皇设桂林郡,就是沿袭古骆越桂林城的名字。”
桂国王城、秦桂林县、桂林郡治。
商周时代有桂国。史学界公认,“桂国”地域在今广西境内。商代桂国因本国地域盛产桂树,并向商周王朝进贡“桂”,因此得名。秦统一岭南,在今广西境内设置桂林郡,因郡治所在地“江源多桂”,故秦立为桂林郡。“桂国”和“桂林郡”这两个不同朝代的行政地名,都因境内多桂树而命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这是古代史中一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本文略作论述。
桂国地域和都城
《逸周书·王会解》后附有商书《伊尹朝献》佚文。书中记载商朝早期(公元前约1600年),成汤王命大臣制定各诸侯国向商王朝纳贡的物品,伊尹作《四方献令》曰:“臣请诸侯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据专家考证,这些方国多在岭南地区(今广西和广东地区)。原文无标点,有人主张“瓯、邓、桂国”,三者并列,故将前面的“国”字省略了。也有人认为“瓯、邓”不应该拆开,因为几个并列的名称都由两个字组成的。现在很多人行文时都用“瓯邓”作为一国名称。但无论是“瓯”,还是“瓯邓”,都是指今广西和广东境内的瓯人。“桂国”地域在哪里?至今未见有说明,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寻。
地名来源,是“桂国”地域和国都的依据。商周时代的诸侯国,据考古和历史学家认为:瓯邓国在今广西和广东一带地方。损子,产里国地属汉代之乌浒,即今湛江、茂名与钦州一带地方。九菌即后来的九真郡,今越南北部。“桂国”地域在哪里?未见有记叙。众所周知,地名起源是考证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最初设置地点最原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史料。笔者认为,按行政地名起源的一般规律,
“桂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地域生长着很多玉桂树,桂皮是名贵的香料和中药材,因此起名“桂国”。桂国的地域,晋朝的孔晁注释《逸周书》中明确地说瓯邓等六国,这“六者南夷之别名。”考古和历史学家也一致认为:商周时期的“桂国”地域,在今广西境内。
《说文解字》中对“桂”的解释是“江南木,百药之长。”有史籍记载,周成王时南方的朝贡品有“自深、桂。”自古以来“桂国”进献的物品有“桂”。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广西境内哪个地方桂树最多,那个地方就有可能是“桂国”的地域。唐初《本草拾遗》中记载:“桂林、桂岭因桂为名。今之所生,不离此郡。从岭南际海,惟柳、象州最多。”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两个含意:一是桂林县、桂林郡皆是以桂树来命名。二是从岭南到海边,惟有柳州、象州桂树最多。由此可知,“桂国”地域应在桂树最多的象州、柳州一带地方,即今来宾市、柳州市地区。
王权礼器,是桂国国都的证据。“桂国”的国都在哪里呢?王权礼器,是国都必须根本的证据。《史记·南越列传》中说:“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由此可知,岭南地区瓯、骆国,以及有千人的部族首领号称王了。那么王权礼器,则是一个国都的重要证据。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古城,古城南面2公里处的那槽村战国大墓,出土有青铜人首柱形器2件、青铜钺2件。目前全广西在这里发现和出土有青铜人首柱形器。这些都是王权礼器,是王权的代表和象征。尤其是青铜人首柱形器,是岭南特有的礼器,始于春秋,终于战国。广东罗定博物馆长,考古研究专家陈大远明确指出“青铜人首柱形器是最能代表王权的”器物。王权礼器,是“桂国”国都最重要的证据。那“槽”地名,在古骆越的僚语是“首领、国王”的意思。从王权礼器和地名含义双重证据可知,下那槽村一带地方是王族居住地,也就是“桂国”王的驻地。
或为古桂国国都和秦桂林郡治:https://www.2ndflr.com/dm/xiangzhouxian/948070.html相关问答
- 2017-10-29金海棠/国都/国会/南天门/香港皇宫
- 2017-10-18楚国国都丹阳究竟在何处
- 2017-10-17晋国国都新田在新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