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概况 新都区位于“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心地...
自然地理
发布日期:2016-01-01 14:01 信息来源: 【字体:】
新都区概况
新都区位于“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成都市北郊,距四川省会成都市16公里,是成都市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成都市彭州、德阳市广汉市毗邻,东邻成都市青白江区,西与成都市郫县接壤,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区境跨东经103°54′02″~104°16′54″、北纬30°40′40″~30°57′58″之间,面积497平方公里。新都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斜,以侵蚀堆积地貌形类的平坝和由黄色黏土堆积物形成的浅丘为特色,5/6为平坝,1/6为浅丘,海拔平均高度为510米。新都区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被誉为“蜀中宝玉”、“天府明珠”,是四川著名的粮库之一,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天府粮仓”之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叶烟、辣椒、大蒜等农副产品。境内自然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为“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杨升庵祠及桂湖被誉为“西蜀第一湖”;以及千佛碑、战国墓、马超坟、龙藏寺碑林、新繁东湖、桂湖公园、泥巴沱、白鹤岛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地质构造
新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全区地貌形态,主体为平坝,部份为台地。平坝即成都平原中央凹陷地带部分,台地即成都平原北部边缘构造地带部分。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2‰-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平坝:全县平坝总面积384.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77.31%。两条河流清白江、毗河由西北横贯东南,形成3种地貌:一是河漫滩,不连续地分布于河流的凸岸,呈条状、弧状或心滩状,高出水面0.5-1.5米,无明显的前缘陡坎。滩面倾向河心,宽度多在500米内。西江河沿岸多呈高漫滩,高出水面2-3米,陡坎明显,系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堆积而成,其面积为1.4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0.3%。二是河流堆积一级阶地,高出水面2-3米,系由近代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为粘质砂土及砂砾石层组成。沿青白江、毗河两岸呈带状分布,宽数十米至数千米,因受河流多次沉积与侵蚀,阶面具有大平而小不平的起伏特点,向河床及下游倾斜。其面积为375.3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5.52%。三是冰水堆积扇状平坝,系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组成,宽50-2500米,残存带状丘和冢状孤丘。海拔557-522米,坡降5‰,比高2-5米,阶面微波起伏,其面积为7.4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
台地:全区台地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0.28%。在冲积平坝后缘,处白垩系砖红紫泥基岩上,堆积大面积的较深厚的黄色粘土,局部高台地上沉积砾石粘土,由于堆积的厚薄和地表剥蚀的深浅,形成起伏的缓丘台地。形成2个地貌:冰碛。冰水堆积一级台地,系冰期沉积物姜石黄色粘土堆积组成。海拔470-550米,高差80米,峰谷比高20-40米,局部地带白垩系基岩出露地表,隆起5-20米,形成缓丘宽谷,面积75.8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74%;冰碛。冰水堆积二级台地,系由冰期积物卵石夹褐黄色粘土堆积组成。山坡陡斜,泥石混杂。海拔538-584米,高差46米,峰谷比高30-80米,其坡缘紧连裸露的基岩和姜石黄土,形成高台地,无完整台面,仅存浑圆状丘顶。面积21.8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5%。
河流与水道
新都境内河流,北有清白江,属都江堰蒲阳河水系;南有毗河,属都江堰柏条河水系;中有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锦水河分干渠,以取代原“宽、浅、弯”的天然河道蟆水河、锦水河,此两河大部还耕,个别地段留作区间行洪道,老锦水河下段保留作为泄洪道;东有西江河,自南向东北流,为龙泉山脉行洪河道。
清白江:从都江堰蒲柏闸分流,上段称蒲阳河,至人民渠分流口,下段称清白江(汉代称湔水)。清白江从任家沟进水口流入新都境,经新繁镇、清流镇、新民镇、军屯镇,至邓家河坝注入成都市青白江区,过广汉南流至金堂县东南部与毗河、北河相汇成沱江。清白江在新都境内全长33.4公里,河宽90—140米,河道比降3‰左右。
毗河:源于都江堰,古名沱水。上游从都江堰蒲柏闸分水,称柏条河,至石堤堰流入徐堰河后,正流叫毗河,分支称府河。毗河上游的柏条河,自龙安凤凰嘴入新都境,经龙安、龙桥、斑竹园、柏水、天元、三河、桂林、泰兴8乡镇,东流至赵镇汇入清白江,其下即称沱江。毗河在新都境内全长37.8公里,河宽50—100米,河道比降2‰。
西江河:新都东南隅的一条行洪河道,全长51公里,流经新都石板滩镇,境内长度12.5公里。该河源于龙泉山顶张飞营,汇于毗河石龙堰。小西江河源于三河街道二台子的山溪水,流经木兰、石板滩、泰兴镇,注入龙王乡西江河。
锦水河分干渠:原为区内排灌兼用的主要河道,取水于郫县唐元乡石坝子,“原河口宽七丈”。锦水河与清白江分水比为3∶7。从新繁镇公毅村入区境,经王家船、义和桥、来熏桥、雷家桥、崩河坎、马家渡、踏水桥、天缘桥入注毗河白洋沱,全长39.7公里,河宽25—40米。1970年渠系改造,将河道上段进行回填还耕,中段裁弯缩窄,下段保留排灌的办法,形成了新的灌溉渠系,即锦水河分干渠与相应支斗渠。1983年,取水口也由石坝子移建于火烧堰。
东风渠:原名东山灌溉渠,因其主要功能是灌成都市东面的缓丘台地——东山而得名,1966年更名为东风渠。东风渠总干渠在境内长度为5.33公里。东风渠北干渠在境内全长22公里,通过7条斗渠和123个分水洞,灌溉木兰、三河、泰兴、石板滩等镇(街办)农田3.1万亩;北支一渠在境内全长10.85公里,灌溉木兰、石板滩、泰兴等镇农田3.1万亩。
人民渠:原官渠堰灌溉工程,1966年更名为人民渠。在新都境内长5.11公里,灌面8529亩;附六支渠境内长3.43公里,灌面7564亩;七支渠境内长3.91公里,灌面4623亩。
土 壤
新都区概况 新都区位于“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心地...:https://www.2ndflr.com/dm/xinduqu/91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