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北地区 > 山西 > 大同 > 新荣区 >

山西有长城遗址4000余处 你知道在哪里吗?

更新时间:2018-02-28 06:10:33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91

山西大运公路旁的明代长城遗址。摄影 解学红

除了太原、临汾、运城原来山西这么多地方都有长城!昨日,山西省文物局发布《关于公布山西省历代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按照这个《通知》,山西省8市40县(区)共4276处长城遗存目录一览无余,包括名称、位置及年代等详细信息,呈现了山西古长城的"家底"。

大同数量多晋城年代早

本次公布的长城信息包括:长城所在区县、名称、具体位置、所属时代、文物保护级别、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内容。

根据省文物局官网公布信息显示,我省大同市共有1878处长城遗址,分布在:大同市城区、大同县、广灵县、浑源县、灵丘县、南郊区、天镇县、新荣区、阳高县、左云县等,长城年代主要为明代,部分长城为汉代、北魏、北齐时期。

吕梁市的长城遗址共有5处,全部集中在兴县,属于北齐时期。晋中市现存66处,分布在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均为明长城遗址。阳泉市长城为明代遗址,69处,分布在阳泉市郊区、盂县、平定县。长治市的遗址有20处,分布在黎城县、壶关县,黎城县有19处,为明长城,壶关县有一处遗址,为战国时期长城,位于东土池村东侧。晋城市共有15处遗址,年代较早,高平市、陵川县保存有战国长城,泽州县有北齐长城,沁水县有五代时期长城。纵观全省,只有太原市、临汾市、运城市没有长城遗址。

山西省考古所历史考古研究部主任刘岩,曾参加过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刘岩认为,山西的长城遗址从战国延续至明代,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是研究中国长城历史的重要区域。山西的明代长城分为内、外两条线。外线以山西省北部边界为线、沿吕梁山-恒山-太行山延伸;内线以吕梁山-管涔山延伸,内外两条长城是明代拱卫京都的重要屏障。“此外,分布在壶关县、高平市、陵川县的战国长城是秦国所筑的长城,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刘岩说。

忻州“国保”长城是明长城样本

忻州市有1065处长城遗址,分布在偏关县、河曲县、繁峙县、代县、岢岚县、宁武县、神池县、五台县、五寨县、原平市、保德县等地。时代以明代居多,同时包含北齐、东魏时期。

翻开《忻州市长城遗址目录》第576条至第595条,以及第612、613、614、615、618、619条,共27处长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忻州市在雁门关乡白草口村、雁门关村,包括白草口段的15座敌台、7座烽火台、白草口堡、雁门关堡以及3段长城本体。

刘岩介绍,忻州的白草口堡、雁门关堡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原因是文物保存现状完好,是全国各地修复、复建明长城的样本,提供了最真实的实物。“北京八达岭长城在修复前,文物专家曾专门到忻州,考察白草口堡、雁门关堡等长城遗址考察。”刘岩举例说。

在历史沿革与发展中,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大型的线状的军事防御体系,主要用来抵御游牧民族对中原民族的袭扰。“山西所处的位置正好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在山西境内大力兴建长城。”刘岩总结,这是山西保存长城数量多的一个客观原因。

山西有长城遗址4000余处 你知道在哪里吗?:https://www.2ndflr.com/dm/xinrongqu/943332.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新荣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南郊区   大同城区   大同矿区   新荣区   阳高县   天镇县   广灵县   灵丘县   浑源县   左云县   大同县   云冈区   平城区  

推荐地名

 永州   芝山区   新田县   江华县   冷水滩区   祁阳县   东安县   双牌县   道县   江永县   宁远县   蓝山县   怀化   鹤城区   靖州县   通道县   洪江   中方县   沅陵县   辰溪县   溆浦县   会同县   麻阳县   新晃县   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