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亚洲 > 西亚 > 以色列 >

以色列国歌《希望》(希伯来文与中文对照/沙光/直译)

更新时间:2017-10-29 09:28:30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98

以色列国歌《希望》(希伯来文与中文对照/沙光/直译) (2011-08-31 20:00:20)

奇妙难测的主恩 分类: 沙光为您推荐的博文

以色列国歌《希望》

 

希伯来文与中文对照/沙光/直译

 

 


 

作词:纳弗塔利·赫尔兹·因伯尔

作曲:传统,经施缪尔·科恩改编

使用:19482004正式采用

语种:希伯莱语

 

 

 

 

 

《希望》在它被用作以色列国歌很久以前便已问世。在现代的犹太国建立后不久,它便很快用作国歌。这首歌基于一首来历不明的民族歌曲,但却多次出现在欧洲民歌和宗教音乐中。施缪尔·科恩的改编有可能来自于一首他在罗马尼亚度过童年时听到的罗马尼亚民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Carul cu boi"(《牛拉车》)。旋律也有点类似于斯美塔拉的交响音诗"Ma Vlast",它是根据一首罗马尼亚歌曲的瑞典译本改编的。

歌词来自于纳弗塔利·赫尔兹·因伯尔的诗歌"Tikavatenu" (《我们的希望》)的第一段,它作于1878年,共有九段。在1897年的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上,这首歌被同意用作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国歌。歌词(合唱的开头)在从那一次会议到以色列建国之间的50年间有一些变化,在原歌唱到“返回锡安山的希望”,改成“我们将成自由的民族生活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

 

 


 

 

这首《希望》是一首犹太民谣,以色列建国后被定为国歌。锡安是耶路撒冷旁的一块小山,两千年来,的以色列子孙虽一代又一代地客死他乡,惶惶流离于世界,这座小城和这块小山包却一直不曾从犹太人心中被移动分毫。

这世上最感人的国歌是《希望》;这世上最可敬的民族是这群希伯来人。两千年的流亡途中,他们不悲观放弃,坚信上帝,不分崩离析,拒绝被同化,拒绝顺应欺软怕硬的所谓历史趋势。他们走到哪里都被诬蔑,被压制,被屠戮,被投入烈火。

 

 



 

他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们只希望有朝一日,在东方曾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文化。为此,他们不曾被苦难杀绝。

以色列曾亡国,希伯来人曾无家可归,让犹太人几近灭绝的亚述帝国,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希腊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阿拉伯,西班牙,俄罗斯,纳粹帝国,一个接一个,来了又去,有哪一个不是一度不可一世?但以色列的子孙就这么坚持到了今天。

两千年来,没有祖国,我们复国!没有母语,我们复活希伯来语!没有人民,我们放弃水土丰美的世居故土来到荒凉的巴勒斯坦!没有军队,我们亲手送养尊处优的孩子去为远方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国捐躯!上帝抛弃我们,是因我们自己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世界!以色列何以不成其为以色列!可是上帝啊,重新医治了我们,救赎了这个民族,裹好了我们的伤。以色列啊!你无须起来,因为你的灵魂是屹立在锡安和耶路撒冷的王子。

 

 





  至今深埋心中

  犹太人灵魂的渴望

  去往东方

  眼望锡安

 

  至今我们的希望不破灭

  这两千年的盼望

  归回自由的国度

 屹立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以色列国歌《希望》(希伯来文与中文对照/沙光/直译):https://www.2ndflr.com/dm/yiselie/940444.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以色列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耶路撒冷   贝特谢安   阿卡   海法   拿撒勒   特拉维夫   贝尔谢巴   拉姆拉   雷霍沃特   塞代罗特   巴特亚姆   阿富拉   哈采瓦   内坦亚  

推荐地名

 丹麦   哥本哈根   海宁   维堡   勒讷   尼堡   盖瑟   科瑟   奥胡斯   奥尔堡   兰讷斯   霍森斯   奥本罗   哈尔斯   斯基沃   斯卡恩   瓦埃勒   赫尔辛格   格陵兰岛   努克   戈特霍布   库雅雷克   埃斯比约   罗斯基勒   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