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南地区 > 广西 > 南宁 > 宾阳县 >

宾阳县壮语地名村庄来历

更新时间:2021-01-22 12:44:26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56
宾阳县壮语地名村庄来历 宾阳话的来源
宾阳昆仑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言:
宾阳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位于广西中南部,主体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汉语方言是宾阳话(本地话)、新民话、白话、西南官话(桂柳话)等,小众一点的还有福建话、下乡话、甘棠平话等,讲壮话(属广西北部壮语方言)的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5%左右。
主要分布在甘棠、露圩、王灵、黎塘、和吉、洋桥、邹圩等乡镇,所以,能收录到的,有据可考的地名村史极少,以下为《广西壮语地名选集》(宾阳县)的全部了。
1.白达在白山村所驻地东北。
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从来宾、芦圩迁来建村。
“白”同汉义;“达”为石壁。
“白达”意为白石壁。
因村后山中有一白石壁,故名。
村人均为壮族。
2.榃六
在六窑村公所驻地西南。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的)建村。
“榃”是壮语daemz的谐音,指陆姓。
因村地势低凹似池塘,又陆姓先来建村,帮名榃陆,后简化为榃六。
村人均为壮族。
3.那冷
在甘棠镇驻地西南。
系那冷村公所驻地。
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村。
“那”是壮语naz的谐音,指田;“冷”是壮语rengx的谐音,指干旱,意为田地干旱。
因村建在缺乏水源之地,常受干旱,故名。
村人均为壮族。
甘棠。
图片来源于网络。
4.田陈
在那冷村公所驻地西南。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村。
原名“榃陈”,1932年简化为“田陈”。
“榃”意为池塘,“陈”为姓氏。
因村建在几个池塘边,且陈姓先来居住,故名。
村人均为壮族。
5.那周
在思陇乡驻地西。
系平安村公所驻地。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从新宾迁来建村。
“那”意为田;“周”指周姓。
因周姓先来建村种田,故名。
村人均为壮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宾阳县壮语地名村庄来历宾阳话的来源
宾阳县壮语地名村庄来历:https://www.2ndflr.com/dm/binyangxian/950690.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宾阳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兴宁区   上林县   宾阳县   横县   青秀区   江南区   西乡塘区   良庆区   邕宁区   武鸣县   隆安县   马山县  

推荐地名

 塞哥维亚   巴列卡斯   卡塔赫纳   穆尔西亚   阿利坎特   阿尔伊科   巴伦西亚   托尔托萨   塔拉戈纳   巴塞罗那   巴达洛纳   萨瓦德尔   萨拉戈萨   拉科鲁尼亚   洛格罗尼奥   瓜达拉哈拉   阿尔瓦塞特   阿尔梅里亚   马尔韦利亚   安达卢西亚   阿拉贡   阿斯图里亚斯   巴利阿里群岛   巴斯克   坎塔布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