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南地区 > 广东 > 惠州 > 博罗县 >

当年他们曾在这里种柑桔,至今坚持回来“施肥”!

更新时间:2021-01-21 21:12:05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92
当年他们曾在这里种柑桔,至今坚持回来“施肥”! 博罗杨村华侨柑桔场

有一群人,他们在博罗杨侨激情开荒,辛勤劳作,然后陪护着柑桔开花结果;三十多年后,他们变老了,但没忘记当初挥洒汗水的那片土地。
他们带来了“肥料”,只为那片美丽的土地再次开花结果。
“这些壁画中展现的柑桔丰收的场景,就是我们当年实际生活的写照!”上周末,一批来自广州等地的老知青回到当年下乡插队的博罗县杨侨镇坪塘办事处,在一幅长达百米的知青壁画前合影留念,集体怀念过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原来,博罗杨侨(杨村华侨柑桔场)曾是著名的优质柑桔产地,而坪塘则是柑桔场的一个分场。
1968年起,大约800名分别来自广州、潮州、惠州等地的知青在坪塘工作、生活,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30多年后,已经返城的老知青们再次来到坪塘,在怀念过去难忘时光的同时,出资出力支持杨侨以及坪塘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建设和保留坪塘知青文化,杨侨镇也对坪塘办事处知青文化进行了详细规划,拟建设一个以知青为主题的坪塘知青文化公园,带动城乡交流,让知青精神、知青文化继续在当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忆当年
坪塘柑桔分场曾有800名知青
据了解,博罗县杨侨镇曾为广东省杨村柑桔场所在地,杨村柑桔场又叫广东杨村华侨农场,这是一家大型国营农场,也是上个世纪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
杨村柑桔场当时有归侨5200多人、侨眷7800多人。
后来,虽然杨村柑桔场在黄龙病侵袭下慢慢走向衰落。
后来,撤场建镇。
但在年龄稍大的人们的记忆里仍然有杨村柑桔场、杨村华侨农场、潼湖华侨农场,可见这些农场曾经创造过惠州农业的辉煌。
而坪塘则是杨村柑桔场的其中一个分场,东时记者从博罗县杨侨镇了解到,1968年、1973年至1979年从广州陆续下乡到坪塘柑桔分场的知青约有500人,1964年从河源、1969年从惠州以及1976年从揭阳、潮阳下乡的知青大约有300人,也就是说当年坪塘柑桔分场约有800名知青,他们建设并见证了杨村柑桔场的辉煌历史。
据统计,1968年至1979年期间,杨村柑桔场先后接收来自广州、河源、惠州、揭阳、潮阳等地知青5655名。
同时,从1970年开始,因为读书、考大学、回城等原因,知青们开始陆续返城,一直持续到1980年绝大部分知青根据国家政策返城,只有少数几个知青仍留在坪塘生活工作到至今。

作纪念
请人创作百米长知青主题壁画
虽然后来知青们陆续离开杨村柑桔场,但大家一直很关心坪塘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从2012年起,坪塘知青开始热心坪塘知青文化建设,其中从中医学院1974年下乡到坪塘新风队的老知青邹移山先后捐助300多万元,建设了镇政府养老院和坪塘办事处知青文化广场、知青楼和知青林。
其他老知青也纷纷出资出力,支持坪塘知青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
4月20日上午11时许,东时记者在坪塘办事处看到,在当年柑桔场破旧的仓库外墙上,坪塘办事处请人画了100多米长的知青主题壁画,壁画主题大多是反映当时柑桔场生产、生活以及知青年代特定元素的场景,墙上的《致知青的一封信》,则代表着知青们的心声。
这些壁画让这些回乡看望和捐助的老知青回到了知青年代,深深地勾起了他们对青葱岁月的回忆。
当日,一批来自广州的老知青又回到当年下乡的坪塘柑桔场。
“画中主人翁就是她,看看她当年漂亮的大辫子!”在一处女知青坐在丰收柑桔筐中的主题壁画前,只见几个老知青现场拉来一位同伴一起追忆当年的青葱岁月。
原来,壁画中还有不少画面就是根据知青们提供的老照片画出来的。
“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确实有感情!每次过来看到坪塘都有新变化,心里也感到非常高兴。
”来自广州的老知青马浩介绍,尽管每次重聚都是同一帮老友,见的也差不多都是老乡,但每次的意义和心境都不一样。
“我们2012年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的卫生条件还比较差,现在干净多了,也漂亮多了,虽然破败但承载着知青记忆的柑桔场仓库,也被重修粉刷、修整了一遍。

再升华
知青文化落地生根促进当地发展
东时记者在坪塘采访发现,老知青们心系曾经下乡的坪塘,专门凑钱在这里建起了知青艺术长廊和知青
文化广场大舞台,再次奏响了带有知青烙印的乡村振兴进行曲,而杨侨政府也是主动作为,让知青精神、知青文化落地生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3年,坪塘办事处在知青广场、知青楼、知青林建成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知青大团聚活动,近600多名知青返回坪塘与当地老职工欢聚一堂,并观看了由知青们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演出,同时,知青们还在知青林亲手栽种了近1000棵花木,让知青们留下对农场永远的寄望。
“虽然很多知青离开了,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关心坪塘的发展。
”杨侨坪塘办事处书记李永富介绍,在知青和归侨的支持下,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目前,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底化基本上都完成了,绿化、亮化也完成了80%以上。
据了解,为更好地建设和保留坪塘知青文化,杨侨镇对坪塘知青文化进行了规划,拟在坪塘建设一个以知青为主题,主要配套包括知青纪念馆、知青游乐场的坪塘知青文化公园,带动城乡交流。
同时,积极组织送戏下乡演出、放电影等活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让村民、老职工享受到文化的福利。
此外,规划建设知青林,让知青种植果树,认领果树,并根据当地居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养殖禽类的特色,突出“绿色食品”饮食文化特色,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文化氛围,推出“知青大食堂”餐饮系列,大家在一起吃大锅饭,感受当年知青在一起生活的氛围,并把生态绿色农产品发展成“知青岁月”旅游纪念品,使知青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延伸。
故事
1知青生活养成吃苦耐劳品质
“这些年来,知青们经常回来坪塘,每年都会回来数次,甚至十几次,大家也都十分关心坪塘的发展。
”刚退休不久的老知青马浩告诉东时记者,从1974年下乡到坪塘,再到1978年返回广州当老师,他曾在坪塘工作、生活了整整4年时间。
前两年,他曾在生产队种柑桔,后两年去了另外一个生产队种水稻。
“当时基层确实比较艰苦,但在制度上已经步入正轨,下乡还补助安家费盖宿舍,生活上还是有保障的。

长达4年的知青生活,究竟给马浩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当时的坪塘柑桔场是国营农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马浩认为,他当时是在一个相对现代化的企业工作并受到了一些熏陶,这对自己以后工作很有帮助。
此外,由于当时环境比较艰苦,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不但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也让自己在面对以后的困难中无所畏惧,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现在经常过来坪塘,除了有点怀旧情结外,更多的是希望坪塘发展好。
”马浩介绍,最近几年,大家都在积极为坪塘发展发挥各自的力量,有的筹资引资,有的介绍项目,在惠民工程建设、关注老年人生活、慰问困难老职工等方面出了不少力。
其中坪塘办事处旁的知青文化长廊就是大伙积极推动下建成的。
2 留守知青用毕生所学育人30载
虽然大部分知青根据国家政策选择返城,但也有个别人选择留下坚守,坪塘办事处居民陈谭香就是其中一位。
“看到这些壁画,当年的生活仿佛历历在目。
”陈谭香介绍,1969年7月,从惠州一中高中毕业的她和74位同学来到原杨村柑桔场,成为惠州地区第一批到柑桔场下乡的知青。
当时,她被分配在坪塘分场东风生产队,跟柑桔场的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从城市的高中毕业生到下乡知青,不少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转变。
陈谭香指着一排排曾经生活过的房子说,柑桔场的知青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不用安排到村民家里同吃同住,大伙都住在自己建的集体宿舍里,每个房住四五个人,赶工的时候,一天要劳动10个小时以上。
虽然当时生活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总的来说,大家还是挺快乐的。
知青与柑桔场的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结下了深厚情谊,陈谭香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陈谭香回忆,当年到杨村柑桔场下乡的惠州知青约200人。
期间,陈谭香种过柑桔,干过伙房、养过猪。
一直到1978年,由于坪塘学校老师紧缺,她便成为了一名老师,用自己毕生所学知识教导学生,直到2008年退休。
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当时不少知青都有回城工作的机会,已经在坪塘小学做老师的陈谭香也接到过两次调令,但她考虑坪塘离惠州也不远,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如今已有49个年头。
现在,她也就成了知青们回来寻找回忆的焦点,每次知青们回来,都会提前告诉她。
花絮
老知青们互动
知青中还有一位媒体同行,他就是曾获广东金话筒奖的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播柳敬东,他比其他知青来得更早。
因为有亲戚在坪塘,1969年,柳敬东就来这里住了半年,正好后来有知青报到了,他跟着大伙在这种了半年多柑桔。
所以,也算是知青中的一员了。
让柳敬东感受最深的是老知青们对坪塘的乡土情结,虽然离开这里几十年了,却一直不舍这里的一草一木。
大家不但筹资建了知青公园、种了知青林,还时时与当地镇村干部保持着联系,一旦遇到村里有困难,大伙就利用群互相发动。
当年工友如果有孩子结婚、有新家入伙,知青们也都会互相知照,趁机过来热闹一番。
(记者)刘豪伟

当年他们曾在这里种柑桔,至今坚持回来“施肥”!博罗杨村华侨柑桔场
当年他们曾在这里种柑桔,至今坚持回来“施肥”!:https://www.2ndflr.com/dm/boluoxian/950471.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博罗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惠城区   惠阳区   博罗县   惠东县   龙门县  

推荐地名

 比昂库马   萨桑德拉   祖埃努拉   布瓦夫莱   加尼奥阿   丁博克罗   纳涅丰戈   苏鲁卡哈   邦贝莱杜   阿努马巴   蒂亚萨莱   阿尼亚马   阿本古鲁   阿博伊索   旺戈洛杜古   布基纳法索   瓦加杜古   蒂涅   图冈   努纳   洪代   基西   加瓦   韦萨   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