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北地区 > 青海 > 西宁 > 大通县 >

青海西宁市大通县

更新时间:2017-10-11 19:16:25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56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22个乡、6个镇,41万人,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234万亩;林地面积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4%,位居全省第一。野生植物众多,药用植物有160多种,赤芍、青艽、茵陈、大黄等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沙棘林面积12万亩,白桦林面积6万亩,开发生产的沙棘油、沙棘汁、白桦汁等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土特产品种繁多,蚕豆、蕨菜、活牦牛等畅销国际市场。珍禽异兽有白唇鹿、麝、棕熊、紫、猞猁、蓝马鸡等20多种。已探明的矿种达31种,其中煤、石英石、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长石、高岭土、粘土等储量可观。水资源丰富,黄河的三级支流北川河贯穿全县,较大的河流还有宝? 理想的旅游暑胜地。
  大通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为450--800毫米,年均气温4.7°C,夏季凉爽宜人,自然景观独特,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自然风景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前景。
  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县城距西宁仅35公里,距西宁曹家堡飞机场不到50公里。227国道线(即宁张公路)贯穿全境,县内公路连通28个乡镇,宁大铁路通达县城,此外,各大厂矿有专用支线七条,能满足运输需要。
  邮电通讯发达。 电话号码升至七位,20000门程控直拨电话已与西宁市联网,可与国内外直拨,无线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已开通四年,电报发已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长途转输数据化、无线寻呼自动化。
  地区电能充足。县内建有青海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桥头发电厂,目前装机容量已达68万千瓦。县内还有小型水电站,加上西北最大的水电厂──龙羊峡电厂直接输送,为大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大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79万亩,盛产小麦、蚕豆、油菜、青稞等,其中蚕豆、油菜是地方优势特色作物。以粒大匀称、籽实饱满、争泽光亮、营养丰富而享有盛誉的大通蚕豆,年出口量占全省出口量的40%以上;用油菜籽生产的信用植物油──青油、色拉油、因色清味香畅销省内外。家庭养殖和草原放牧互补的农区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肉、蛋、奶、禽。
  大通县是青海省重点工业区之一。青海铝业公司、长青铝业公司、苏青氯酸盐公司、桥头发电厂、青海重型机床厂、青海黎明化工厂、大通矿务局、青海第一、第二水泥厂等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坐落在大通境内,使大通成为全省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建材、轻工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地方工业蓬勃发展,全县已形成硅酸盐、煤炭、冶金、化工、机械、饮料食品、粮油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乡镇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商业贸易活跃,市场繁荣。全县有较大的集贸市场22处,商业网点近百个。已有10万居民的桥头镇,建有公园3个,自来水厂1个,文化广场一处,还有较好的文化、卫生、金融、广播、电视、体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
  大通县是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内陆城市西宁市的市辖县,享有国务院赋予的同沿海开发放城市相同的优惠政策。
  乡镇简介
  【桥头镇(Qiao Tou Zhen)】 位于县境东南部,县府驻地。人口6.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2%,藏族占3.2%。面积33.6平方千米。辖胡基沟、向阳堡、红河限、暗门滩、元树尔、小煤洞、大煤洞7个村委会和人民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桥东、牦牛山、园林北路、园林南路7个居委会。1952年建桥头乡,1956年设桥头镇。1958年改为五星人民公社,次年更名为桥头公社。1965年复设桥头镇。
  【城关镇(Cheng Guan Zhen)】 1957年前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9.8%,土族占13.9%。面积43.6平方千米。辖东门、下毛佰胜、上毛佰胜、好来、城关、西门、西关、龙曲、塔哇、贝寺、张家庄、大庄、阳坡庄、柳树庄、李家磨、上寺咀、下寺咀、铁家庄、林家台、沙巴图20个村委会和城关1个居委会。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佰胜堡,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佰胜镇。1951年设城关镇,1952年改城关乡,1956年复设城关镇。1958年并入互助公社,1959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为城关镇。
  【新城乡(Xin Che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人口1.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4%。面积59.2平方千米。辖新城、上关、后庄、南关、古城、上庙、下庙、窑庄、后子沟9个村委会。民国廿五年(1936年)设永安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新城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一乡,1952年复设新城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60年又划归大通县设新城公社,1984年改为新城乡。
  【黄家寨乡(Huang Jia Zhai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0千米。人口2.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等民族。面积29.7平方千米。辖黄家寨东村、黄家寨西村、东柳、下陶家寨、上陶家寨、杨家寨、许家寨、上赵家磨、下赵家磨9个村委会。民国廿五年(1936)设黄家乡,次年改永和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改为黄家寨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三乡,1952年又复称黄家寨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1958年为七.一三人民公社,1960年又划归大通县管辖,1963年设黄家寨公社,1984年复改黄家寨乡。
  【清平乡(Qing Pi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藏、土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6.1%。面积38.1平方千米。辖平东、阿家、索家、上柴家堡、下柴家堡、大哈门、兴太、陈家、寺尔庄、平地庄、台台11个村委会。1956年设清平乡,1958年合并为景阳公社,1961年析置清平公社,1966年合并为黄家寨公社,1984年改设为清平乡。
  【长宁乡(Chang Ni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民族,回族占总人口16.3%。面积27.2平方千米。辖长宁、王家庄、新寨、下严、甘沟门、宋家庄、韩家山7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长宁乡,1950年仍设长宁乡划归西宁市,1963年又复归大通县设长宁公社。1966年合并为后子河公社,1984年改为长宁乡。
  【后子河乡(Hou Zi He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9千米。人口1.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8%。面积44平方千米。辖东村、西村、尕庄、陈家庄、戴家庄、上孙家寨、中咀山、黑沟、红崖、康家、田家、殷家、汪家、双庙、河滩15个村委会。1949年建后子河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58年为七.一三公社,1959年改为后子河公社,1963年又复归大通县,1984年改为后子河乡。
  【景阳乡(Jing Ya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0千米。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等民族。面积54平方千米。辖后山、甘树湾、苏家堡、山城、土关、什家、大寺、小寺、寺沟、大寨、小寨11个村委会。1954年建苏家堡乡,1956年改为景阳乡,1958年为景阳公社,1984年改为景阳乡。
  【岗冲乡(Gang Chong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2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46.4%。面积52.4平方千米。辖上岗冲、下岗冲、中岭、哈门、龙泉、泉头、兰冲、金冲8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硖门乡,1951年设第三区第三乡,1954年改山城乡,1956年改设硖门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景阳公社,1961年设硖门公社,1981年改为岗冲乡。
  【元朔乡(Yuan Shuo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7千米。人口2.6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土、蒙等民族。面积52.8平方千米。辖上鲍堡、鲍家寨东村、鲍家寨西村、水泉湾、毛家寨、老营庄、贺家寨、新添堡、毛家沟、大湾10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元朔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四乡,1952年复设元朔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60年又复归大通县设元朔公社,1984年改为元朔乡。
  【石山乡(Shi Shan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0.7万,全是回族。总面积27.4平方千米。辖红垭豁、杂户、冰沟、铧尖、石坂滩、西坡、上丰积、下丰积、小沟9个村委会。1952年建石山乡,1956年设石山回族乡,1958年改为幸福公社,次年又更名为石山公社,1984年复设石山回族乡,1985年改为石山乡。
  【朔北藏族乡(Shuo Bei Zang Zu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40%。面积43.7平方千米。辖阿家堡、永丰、菜子口、药匠台、小龙院、马场、代同庄、下吉哇、李家堡9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朔北乡,1951年改第四区第二乡,1952年复改朔北乡,1958年改为红光公社,次年又更名朔北公社,1984年改为朔北藏族乡。2006年8月,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
  【窎沟乡(Diao Gou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1千米。人口0.6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土等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40.4%。面积40.3平方千米。辖郑家沟、拉浪台、旧拉浪、麻家庄、白崖沟、八寺崖、花科庄、东至沟、边麻沟9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窎沟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一乡,1952年复设窎沟乡,1956年合并为朔北公社,1958年改红光公社,1963年设窎沟公社,1984年改设窎沟乡。2006年8月,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
  【东峡乡(Dong Xia Xi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1.5万。总面积94.4平方千米。辖多隆、元墩子、刘家庄、衙门庄、康乐、老虎沟、尔麻、杏花庄、仙米、田家沟、克麻尔、南滩、麻其13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多隆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三乡,1952年改为多隆上、下乡,1956年设多隆藏族乡,1958年改为东风公社,次年更名东峡公社,1984年改为东峡乡。
  【向化藏族乡(Xiang Hua Zang Zu Xi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3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46.6%。面积172平方千米。辖上滩、下滩、三角城、将军沟、达隆、驿卡、麻庄、流水口、立树尔9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向化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四乡,1952年改为向化乡,1956年设向化藏族乡,1958年合并为东风公社,后易名向化公社,1984年复设向化藏族乡。
  【桦林乡(Hua Lin Xi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4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16.4%,还有汉、藏、土等民族。面积208.8平方千米。辖胜利、瓜拉大庄、桦林庄、兴隆、关巴、台子、贲哇沟、阿家沟、吕顺、西沟、七棵树、东庄、峡口、俄博沟14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桦林乡,1951年改第六区第七乡,1952年改设桦林乡,1956年设桦林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东风公社,后改为东峡公社,1961年由东峡公社析置桦林公社,1984年复设桦林回族乡,1985年改为桦林乡。
  【塔尔乡(Ta Er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8千米。人口1.8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8。总面积35.2平方千米。辖河州庄、凉州庄、塔尔湾、下旧庄、上旧庄、石家庄、韭菜沟、泉沟、贲坑滩、中庄10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塔尔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六乡,1952年复设塔尔乡,1956年设塔尔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1961年改为塔尔公社,1984年设塔尔回族乡,1985年改为塔尔乡。
  【药草乡(Yao Cao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8万,以回族为主,还有藏族和汉族。回族占总人口的97.8%。面积41.6平方千米。辖半沟、塔尔沟、王庄、格达庄、药草滩东庄、药草滩西庄6个村委会。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药草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七乡,1952年复设药草乡,1956年设药草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后更名药草公社,1984年设药草回族乡,1985年改为药草乡。
  【新庄乡(Xin Zhuang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还有汉、蒙古、土等民族。回族占总人口的54.4%。面积54.4平方千米。辖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硖门、新庄、台其庄、吉仓、中滩、尕庄、红石崖、兰龙12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新庄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四乡,1952年复设新庄乡,1956年设新庄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解放公社,后更名新庄公社,1984年复设新庄回族乡,1985年又改为新庄乡。
  【宝库乡(Bao Ku Xiang)】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8千米。人口1万,以土族为主,还有汉、蒙古、藏等民族,土族占总人口的70.9%。面积1174.8平方千米。辖祁汉沟、水草滩、哈家嘴、油房庄、张家滩、纳塄沟、五间房、寺堂、孔家梁、俄博图10个村委会和巴彦1个牧委会。1952年建宝库乡,1956年改设宝库土族乡,1958年合并入解放公社,1961年析置宝库公社,1984年改为宝库土族蒙古族乡,1985年改为宝库乡。
  【西山乡(Xi Shan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29千米。人口0.7万,以土族为主,还有汉族和藏族,土族占总人口的53.1%。面积43.2平方千米。辖生地乙卡、西北岔、古楼马坊、沙尕图、多兰、西山、官巴、东山8个村委会。1981年建西山公社,1984年设西山土族乡,1985年改为西山乡。2006年8月,撤销西山乡,并入青山乡。
  【青山乡(Qing Shan Xiang)】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30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等民族,其中土族占总人口的35.6%,藏族占19%。面积103.9平方千米。辖佐士图、龙卧、聂家沟、利顺、贺家庄、青山、沙岱、红泉8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古娄乡、祁家乡,1951年改第三区第一、二乡,1958年合并为先锋公社,次年改为青山公社,1984年设青山土族乡,1985年改青山乡。2006年8月,撤销西山乡,并入青山乡。
  【青林乡(Qing Lin Xiang)】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3千米。人口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族,其中土族占总人口的43.3%。面积295.6平方千米。辖中庄、生地、毛合湾、柳林滩、棉格勒、下阳山、上阳山、麻哈、泉家湾、白土垭豁、雪里合、卧马12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多洛上、下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一、二乡,1952年复设多洛上、下乡,1953年分设青林乡,1956年并入多林乡,1958年合并为红旗公社,次年改为多林公社,1978年改为青林公社,1984年设青林土族乡,1985年改为青林乡。
  【多林乡(Duo Lin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2千米。人口0.9万,以土族为主,还有汉、藏、蒙古族,土族占总人口的55.1%。面积46.8平方千米。辖石头滩、下宽、上宽、下浪加、上浪加、口子庄、马场庄、哈州、吴什庄、藏龙庄10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多洛下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二乡,1956年设多林乡,1958年合并为红旗公社,后改为多林公社,1984年设多林土族乡,1985年改为多林乡。
  【逊让乡(Xun Rang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6千米。人口1.1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9%。还有汉、藏、蒙古等民族,面积128平方千米。辖麻什藏、谷古家、逊布沟、庄头、八里庄、武胜沟、兰家、安宁滩、逊布、尕漏、塘坊、上后拉、后拉13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逊让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三乡,1952年建逊让上、下乡,1956年设逊让土族乡,1958年合并为红旗公社,后改为多林公社,1961年析置逊让公社,1984年复设逊让土族乡,1985年改为逊让乡。
  【极乐乡(Ji Le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5.8%。还有汉、土、藏等民族,面积54.6平方千米。辖极拉口、上和衷、下和衷、阳坡庄、宗阳沟、深沟、极拉上庄、极拉下庄、极拉后庄、崖湾村、岔水坝11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极乐上乡、极乐下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合并设极乐乡,1950年复设极乐上、下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四、五乡,1956年改设极乐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互助公社,后更名城关公社,1961年析置极乐公社,1984年设极乐回族乡,1985年改为极乐乡。
  【斜沟乡(Xie Gou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6千米。人口0.7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5.5%。还有汉、土、藏族。总面积47.8平方千米。辖小业坝、大业坝、业坝台、河滩庄、斜沟、上窑洞庄、下窑洞庄7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雪沟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称斜沟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六乡,1950年设斜沟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互助公社,之后先后易名城关公社、斜沟公社、极乐公社,1984年设斜沟回族乡,1985年改为斜沟乡。
  【良教乡(Liang Jiao Xiang)】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7.5千米。人口1.5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42.8平方千米。辖石庄、上治泉、下治泉、桥尔沟、下甘沟、煤洞沟、白崖、上甘沟、松林、沙布、前跃、良教沟12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良教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七乡,1956年改设良教回族乡,1958年合并为五星公社,次年改桥头公社,1963年分设良教公社,1984年设良教回族乡,1985年改为良教乡。
  [以上内容由网友"田田"分享。]

青海西宁市大通县:https://www.2ndflr.com/dm/datongxian/921941.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大通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城东区   城西区   城北区   大通县   湟中县   湟源县   西宁城中区  

推荐地名

 宜都   当阳   枝江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长阳县   襄阳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老河口   枣阳   宜城   鄂州   梁子湖区   华容区   鄂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