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东地区 > 安徽 > 池州 > 东至县 >

安徽东至县,安徽东至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10-09 07:31:14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81

安徽东至县简介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系皖江之首,北望安庆,南邻江西,安徽省的西南门户。辖15个乡镇,9个开发区。人口87万,其中常住人口62万。面积3256平方公里。 东至县别称中国茶都、尧城、建德、至德。是安徽省十大县级行政区之一,安徽省面积特大县级行政区之一,安徽省最富裕的县级行政区之一,别称‘’小香港‘。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在长三角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城区三镇-------东流、大渡口、尧渡属安徽省最为繁华、经典的城镇之首。是安徽省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60多个大中旅游景点,同时又是安徽省历史遗迹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世界第三条长河长江和鄱阳湖的支流龙泉河横贯而入,其气势磅礴,不可不谓其大。

安徽东至县历史沿革

东至县境古无大的建置。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

(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

(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东至县属池州市至今未变。

安徽东至县地形地貌

东至县地处长江南岸,跨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全县山峦迭起,湖泊河流纵横,地形东高西低。地势最高点为中部中低山仙寓山,海拔1375?7米。地势最低点为沿江河漫滩地,海拔仅10米。全县地貌分为三区,一是北部、西北部地势最低,丘陵、岗地与湖泊交错分布,海拔高则200米至300米,沿江滨湖50米至100米,甚至在20米以下,为沿江湖泊、岗地、平原区。二是中部中低山蜿蜒起伏,海拔500米以上中低山多集中在此区,为中部中低山、丘陵、盆地区。三是南部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为南部低山丘陵、盆地区。全县地形形成“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安徽东至县旅游

升金湖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距安庆8公里,离东至县城35公里,横跨池州市东至县和贵池区,面积33333公顷,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头鹤等越冬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而得名。是安徽省第一个以水禽及其栖息环境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是亚洲重要湿地之一。

仙寓山

仙寓山距东至县城40余千米,为东至、石台、祁门县三县交界,主峰位于东至县城洪方乡境内,海拔1375米,是东至县最高山峰,231省道与祁门、黄山相连,天然林覆盖面积一万余亩,林木苍翠,溪流碧透,奇石峥嵘。有近百处瀑布,为皖南山区最大的瀑布群。区内生态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着娃娃鱼、麋鹿、云豹、猕猴、鸳鸯、白鹇、穿山甲、鹅掌秋、银杏、香果树、永瓣藤、皂荚树等珍稀动植物,随着海拔的变化,动植物物种分布层次分明。同时这里还是革命老区,有许多革命遗址。还有姚崇、韩世忠梁红玉抗金、郑三俊活动遗迹遗址、古徽道等人文景观数十处,是东至境内罕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主要景点有:红旗岭、仙寓山东坞瀑布群景区、高潮村古村落、永正森林公园、同春茶号、郑氏宗祠等。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南溪古寨

南溪古寨距东至县城40千米,地处花园里乡的一个深山峡谷中。村庄卧于高山脚下,三而环山,一条公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房屋全是徽式建筑,其中还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筑的一座大成祠和两座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金氏宗祠(大成祠)整个建筑面积有1200平方米,前后三进,88根柱子落地,门楣高大,山墙耸立,天井庭院宽敞,两旁有花鸟麒麟浮图座厢,后厅是祖宗牌位,内悬“南溪鲲化”等匾额,整体组合气势恢宏。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至德县政府和县城中学曾一度迁到这里。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历山

历山又名“舜耕山”,距东至县城12千米,与升金湖山水相依,与东流陶公祠、天然塔、秀峰塔咫尺相望。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首批AA级旅游区,2007年12月4日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历山景区共分为西景区、地下溶洞分布区和法藏寺景区、望江台景区及东景区等五大景区。

东流古镇

东流是东至县西北部重镇,原为东流县治所,因濒临长江,取“大江东流”之意为名。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后曾在东流种菊吟诗,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现存有明代建筑陶公祠。东流是以古祠堂、古塔、古街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风景区,著名的景点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公祠、天然塔、秀峰塔、老街等。宋·梅尧臣五日登北台山望竞渡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词。萧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

曹村生态示范园

龙泉态农业旅游区位于东至县南部,与江西省波阳、彭泽交界,222省道穿境而过,距县城70千米,总面积100余平方千米。以省级边贸重镇龙泉镇为中心,分布着河溪万亩生态茶园、曹村省级生态科技示范园、大板水库风光、香炉山等景区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皖赣特委旧址、大板红军局旧址和千年古樟树、唐太宗赐名的“贞节”牌坊、唐代诗人罗隐题名的“金鸡石”、屈原祠等景点。尤其是河西万亩生态茶园接碧连天,全国少有。

天台山森林公园

天台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至县尧渡镇国营梅城林场,距县城东北2公里,206国道穿境而过。公园分天台山、西山、避暑山庄三大景区。境内山势峻峭、怪石嶙峋、洞奇色秀、林木葱郁,石刻、庙宇点缀其中,相传有美丽的神话和故事。主要景点有:云中寺、玉屏瀑布、镇龙洞、断马腰、文庙大成殿、梅公亭、镇狐洞、铜鱼山石刻、“寿”字摩崖石刻、洞山岩、南门岭牌坊群、梅山寺、普门岭、宝衣圩石刻、梅山庵、云峰寺、石印洞等26处。原建德县著名八景中有七景在园内,即:“尧渡疏船、梅亭古木、蓝水澄波、二桥风月、三洞烟霞、王峰霁色、西岫斜阳”。 天台山森林公园总面积26538亩,林地20708亩,森林覆盖率78%。园内有珍贵稀有树种、药植物香脂肪原料和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等。天台山海拔高368米,山巅高耸着望江楼,周围林木郁葱,峰峦叠翠,云盖雾绕,气势磅礴。山中景点有“五龙朝珠”、云中寺、镇龙洞、仙人洗澡盆、玉屏瀑布、断马腰、兰台寺、凉亭和舟湖、儿童乐园、天台山宾馆等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始建于是1975年,坐落在梅城路南的鹫台山上,与南门岭碑坊群毗连,占地面积累17公顷,有1062名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烈忠骨埋在青松翠绿的林中。陵园底层是一片较为平坦开阔的场地,台阶入口处双狮守门。中层台阶两侧是烈士陈列馆。浓郁的民族风格,古朴典雅的造型,依稀可见,顶层中间处,坐北朝南矗立着高昂15米的烈士纪念碑,高耸挺拔,尤为壮观,碑身由下而上逐渐收小,正面镌着“烈士纪念碑”三个大字,驻足瞻仰,令人肃然起敬。

云中寺

云中寺位于天台山半山腰的五条山脉接攘处,是“五龙朝珠”。传说唐朝繁盛时期,有一云游僧人采药至此处,休息之时,忽觉香气扑鼻,听见阵阵流水之声。拾头观望,见一仙女飘飘向天空飞去,低头观见一个石盆,泉水清清,盆中水花尚存,即将石盆起名为“仙女洗澡盆”。僧人观此山脉,只见五条山脊如虬龙起舞,交会此处,气势磅礴,确认是一处风水宝地,便立即砍草搭棚在此修行,后四处化缘,建此庙寺,起名为“云中寺”。从此香火繁盛,僧人众多,四方八围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文庙大成殿它坐落在林场东南1.5公里的白象山下,茹兰河(现梅城河)旁,始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文庙原有潘池门二,下马牌石二,棂星门三,大成门三;中有潘池,池上建桥、月台,还建有崇圣祠、敬一亭、名官祠、乡贤祠、忠义祠、宰牲所等。大成殿为清式重檐建筑,正面门上镶嵌着“大成殿”三个鎏金大字,四面飞檐,下有16组浮雕栏板,刻着龙、狮、仙各种图案,周围设有外走廊,道宽敞2.1米,有廊柱16根,有国产第一代混凝泥土地面,通道10米,建筑面积558平方米,宏伟壮观,结构玲珑别致。文庙毁于“文化大革命”,大成殿亦于1995年5月25日毁于洪水。

三洞烟霞

三洞烟霞三洞即迎春洞,朝霞洞、蜕龙洞。迎春洞又名藏春洞、银珠洞,距文庙大成殿6千米,洞如屋形,旁有两石穴,洞口宽4米,高6米,曲折深度约十余里,内有泉水塘、石钟、石笋、石泉、石床,冬暖夏凉,洞外建有庙宇,“文革”间,庙宇遭毁;朝霞洞距文庙大成殿四公里处,深广数丈,悬面若钟鼓形,叩叩有声,建德邑令词云:“数椽恍惚翼山飞,行径穿泉滴翠微。酒力消时茶正熟,朝霞须带晚霞归”。蜕龙洞距文庙大成殿一百米处,深广各数丈,有石刻“焚香论茗”四字大如拳,右上方刻有“水晶”二字,对面藏金坞内藏三库罐黄金,传说此洞与天台山镇龙洞的小青龙相争的小白龙被关在此洞内,后修成正果出洞,故为蜕龙洞

玉峰山

玉峰山寿字崖摩崖石刻位于文庙大成殿西面500米茹兰溪旁的玉峰山中,此山旧名为“峰子山”,梁昭明太子游此,视此山石光莹如玉,命名为“玉峰山”。山半腰有巨大寿字摩崖石刻。俗称“寿字岩建德县志〉记载:汉元封元年)公元前二世纪一一○年)武帝登嵩山,闻山呼万岁声音,其欲为夸奕世,顾命词臣制寿字牌。今这块摩岩石刻,虽历经风雨剥蚀,字迹仍清晰,“寿”字围径丈余,字体为汉隶八分书,笔迹古朴厚重,气势磅礴,加之岩旁山石壁立,层峦若呼若拜,显得更为壮观,明朝徐绅曰:“严君雅奇尚,嵩刻远携镌。汉篆八分劲,楚山千古研。云烟相掩映,笙鹤共周旋,采约吾将老,心中访握栓。”寿字岩旧有“福”字岩之并峙,现“福”字无迹。绕山还建有茹兰庵、五老亭、节孝亭、百子堂,山下有茹兰溪水流经,但现惜已荡然无存。

梅山庵

梅山庵位于梅山寺西500米处,始建于1946年,相传是舅侄二人为避战火,来此处建,后两人为争住宅和周围财产吵闹不休,经尧渡知名人陈水东调解,将大门改为园门,在内进修,后两人迁出,正式改为“梅山庵”,目前香火燎绕,香客不绝,被列为省宗教活动寺院之一。 云峰寺位于林场河西工区山场内,离县城6公里处,原是皖南寺院僧人犯了戒规,集中到此寺修正果的佛地,是南宋绍兴初年永瑞僧人筹建,绍兴五年宋高宗亲笔御书“云峰古刹”四字。元三十年又置鼓架一足,析料壮丽,明朝郑三俊曰:“探胜寻幽径,风云入旷怀,清流木末下,古殿石崖开。棒喝闻僧谛,登临见尔才,相携春事好,何日拟重来”。

梅公亭

梅公亭梅公亭位于文庙大成殿东北一百米处,始建于宋代,为纪念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所建。梅尧臣祖籍安徽省宣城,著名诗人,后欧阳修自以为不及,将梅尧臣迁为建德县令,他在任时多处游览山水,多处题咏,建下梅公亭。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次将此亭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刻于亭基岩壁之上,文曰:“一亭缥缈临秋浦,西岸波涛送晚潮”。两广总督周馥也于民国七年岁民戊午四时题刻“秋浦梅公亭纪事碑”,现犹存。

安徽东至县,安徽东至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dongzhixian/916683.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东至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推荐地名

 石峰区   天元区   株洲县   攸县   茶陵县   炎陵县   醴陵   湘潭   雨湖区   岳塘区   湘潭县   湘乡   韶山   衡阳   珠晖区   祁东县   耒阳   常宁   雁峰区   石鼓区   蒸湘区   南岳区   衡阳县   衡南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