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南地区 > 西藏 > 昌都地区 > 类乌齐县 >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更新时间:2017-10-27 20:32:50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98

地理位置/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境内的横断山脉北部、澜沧江上游流域。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95°48′~96°30′、北纬31°13′~31°31′,保护区总面积为1206.14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93.2平方公里,缓冲区254.417平方公里,实验区458.529平方公里。

该保护区具有极强的典型性、自然性、感染力和科研潜力,分布着多种珍稀濒危物种,面积大小适宜且处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过渡地带,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来讲,还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讲,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内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为主,也有少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不仅是昌都地区,而且是西藏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化场地。

自然环境/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保护区一带山势开阔、水草丰美、植被丰富。每当春夏之际,整个草原变成充满微生机的绿草世界,而盛开在草原上的各种野花更是五彩缤纷,争奇斗妍,各种珍禽异兽悠闲地徜徉在大自然恩赐的阳光之中。

在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野生马鹿已十分稀少,在西藏类鸟齐长毛岭地区仍集中分布有1000余头野生马鹿。为了自然驯化马鹿,早在70年代,在该区的草原上,建起了西藏第一处,也是至今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化场地。后逐年扩大,现占地3.6平方公里,饲养野马鹿120余头。在养鹿场圈外野鹿至少有几百头。1985年,这一地区被划为以保护野生马鹿及其赖以生息的自然环境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在驯鹿人引导下,当你进入圈内,马鹿会友好地什出舌头舔你的手心,有趣可爱至极。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地貌类型

类乌齐藏语为“大山”之意,唐代为吐蕃属地。保护区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他念他翁山东南。

地貌属于横断山峡谷与高原湖盆过渡地带,山体完整,地形开阔平缓,是西藏东部森林地区的北边缘,坡度在20~25°之间,相对高差500~1000米。

地形沿澜沧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

气候特点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

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2.5℃。1月份平均气温为-6℃,7月份平均气温为12℃。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在120天,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在250天。气温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无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3小时。年雹日在18天以上,大风日在80天以上,年均温1~3℃,无绝对无霜期。

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植物资源/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保护区一带山势开阔,植被类型简单,主要为圆柏-云杉林,林下主要是落叶灌木,有毛忍冬、糙皮桦等植物。目前,境内森林植被保护较好。

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73科231属652种。

自然植被:类乌齐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可大致分为6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2个群系。植被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完整,自然景观优美,所含物种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森林植被:类乌齐自然保护区现有有林地8716.4公顷。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及紫曲河西岸较低海拔的山坡,主要建群种为川西云杉和大果圆柏。

川西云杉林分布于阴坡、半阴坡。大果圆柏分布于阳坡、半阳坡。

大果圆柏

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https://www.2ndflr.com/dm/leiwuqixian/93854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类乌齐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昌都县   洛隆县   边坝县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推荐地名

 米里   马六甲   沙阿兰   山打根   亚罗士打   哥打   哥打基纳巴卢   哥打巴鲁   巴株巴辖   热浪岛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拉比   白拉奕   诗里亚   摩拉县   都东县   马来奕县   淡武廊县   新加坡   新加坡市   实龙岗   实比岗   裕廊   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