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北地区 > 甘肃 > 武威 > 凉州区 >

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更新时间:2017-10-11 17:49:28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67

历史沿革/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先秦

凉州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

汉朝

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匈奴休屠王筑盖臧(即姑臧)城。

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

汉武帝时期(前121年),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06年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凉州区)为治所。

三国

三国时,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隋朝

凉州

隋朝时先设凉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武威郡,郡治为姑臧。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唐武德二年(619年)被李渊所灭。唐初仍沿用隋朝建置,贞观元年(627年)唐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占据。

宋元

五代宋元时期,为西凉府。其中,西夏占据武威时期,武威为西夏辅郡。明置凉州卫。清初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撤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分别设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撤古浪守御千户所,置古浪县;撤庄浪卫,置平番县,并设庄浪厅。同时,置凉州府,辖武威、永昌、镇番(今民勤)、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及庄浪厅,府治武威县。

民国

民国时期,先废府、州,设道。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张掖、东乐、山丹、抚彝9县属甘凉道。后又废道设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全省陆续设立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六行政督察区成立,辖武威、民乐、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古浪8县,治所武威。

新中国以后

1949年5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命令,撤销张掖专区,张掖、民乐、山丹三县划归武威专区。武威专区辖武威、景泰、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古浪、民勤、永登9县及天祝自治区。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1985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2001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

行政区划/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凉州

截止至2014年初,凉州区辖7个街道、19个镇、1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街道:东大街街道、西大街街道、东关街街道、西关街街道、火车站街街道、地质新村街街道、荣华街街道

镇:黄羊镇、武南镇、清源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高坝镇、金羊镇、和平镇、羊下坝镇、中坝镇、永丰镇、古城镇、张义镇、发放镇、西营镇、四坝镇、洪祥镇、谢河镇

乡:五和乡、韩佐乡、松树乡、大柳乡、长城乡、金沙乡、柏树乡、金塔乡、下双乡、九墩乡、怀安乡、金山乡、清水乡、吴家井乡、新华乡、康宁乡、东河乡、河东乡。

地理环境/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

位置境域

凉州

凉州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

地形 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市辖区]:https://www.2ndflr.com/dm/liangzhouqu/921742.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凉州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凉州区   民勤县   古浪县   天祝县  

推荐地名

 中国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   大理古城   洱海   双廊   信都区   云冈区   潞州区   平城区   姑苏区   普陀区   平桂区   东沙群岛   莲池区   西宁城中区   宝山区   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