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东地区 > 安徽 > 淮北 > 烈山区 >

淮北烈山区,淮北烈山区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09-26 18:05:17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44

淮北烈山区简介

烈山区引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区南郊。总面积388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7年)。全区辖4个街道、 3个镇:临海童街道、百善街道、任楼街道、杨庄街道、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区政府驻杨庄街道。 大部分为平原,中部有烈山、青龙山石灰岩残丘。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高岭土、石灰石、铝、铁、铜等,开发起步较早,淮北煤田第一口矿井就建于烈山。多条公路,濉河常年通航。 名胜古迹有西汉竹县城遗址、唐初诸阳县城遗址以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早期裴里岗文化遗址,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南湖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化家湖等。

淮北烈山区自然资源

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初具雏形。拥有西汉竹县城和唐初诸阳县城遗址以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裴里岗文化遗址,还有着炎帝出生地的传说。500多公顷的龙脊山拥用大面积的天然林和众多景区,传说是张果老的修炼地;300多公顷的南湖公园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首批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00多公顷的化家湖是皖北地区唯一一座中型水库;洪庄生态园、塔山石榴园、和村万亩苹果园生态观光农业也蓬勃兴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基本形成了的“一山两湖三园”(一山:龙脊山;两湖:南湖、化家湖;三园:洪庄生态园、塔山石榴园、和村万亩果园)的旅游发展格局,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群众旅游、度假、休闲的热点地区。

淮北烈山区生态资源

矿产资源开发较早,工业基础较为坚实。烈山区是淮北煤田最早的开发区域,现已探明地质储量和可供开发的资源有煤、高岭土、石灰石、铝、铁、铜等近20种。年产优质原煤1000多万吨,高标号水泥200多万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建材基地。全区分布国有大中型企业20余家,民营企业300余家。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淮北第二发电厂已并网发电,总投资7亿元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省861重点工程——淮北市500kv变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50亿元的平山电厂项目已通过初步论证。

淮北烈山区历史沿革

1980年4月设烈山区。

1996年,烈山区面积58.3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3街2镇:百善街道、前岭街道、杨庄街道、烈山镇、宋疃镇。区政府驻烈山镇。

2004年,濉溪县撤销马桥乡,并入新蔡镇,同时将新蔡镇划入淮北市烈山区。同年8月烈山区正式接管原濉溪县新蔡镇、马桥乡(并入宋疃镇)。区划调整后,下辖3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由原来的58.3平方千米增加到233.336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14.9万人增加到24.8301万,其中乡村人口由原来的4.3万人增加到11.72万人;行政村由原来的15个增加到45个。2004年底,烈山区辖4个街道(临海童、百善、任楼、前岭)、3个镇(烈山、宋疃、新蔡)。

2006年3月,烈山区将原有的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撤销烈山镇、新蔡镇。以原新蔡镇和原烈山镇的吴山口村、烈山村、宋庄村、土楼村的行政区域设立新的烈山镇。以原烈山镇的洪庄、杨庄、二郎庙、黄桥4个村和杨庄矿等17个居委会新设杨庄街道办事处。濉溪县原赵集乡与原古饶镇合并,成立新的古饶镇,同时划入烈山区。区划调整后,辖区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共有43个居委会、84个行政村。

2007年,进行村级区划调整,由84个改为50个。2008年进行社区区划调整,将原社区调整为32个,村委会改居委会2个;调整后全区共有社区34个(其中,区直属居委会3个,涉农居委会4个,厂矿企业社区居委会27个)。

淮北烈山区行政区划

2006年3月,烈山区辖5个街道、3个镇:杨庄街道、前岭街道、百善街道、临海童街道、任楼街道、烈山镇(洪庄村)、宋疃镇、古饶镇。共43个居委会、84个行政村。

杨庄街道 人口5.21万人。辖1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杨庄矿一居委会、杨庄矿二居委会、杨庄矿三居委会、杨庄矿四居委会、杨庄矿五居委会、杨庄矿六居委会、杨庄矿七居委会、杨庄矿八居委会、留守处居委会、石选厂居委会、青龙山居委会、淮选厂居委会、焦化厂居委会、铁运处居委会、阳光居委会、水泥厂居委会、区直居委会;黄桥村、二郎庙村、洪庄村、杨庄村。

前岭街道 辖2个居委会:南村居委会、北村居委会。

百善街道 辖5个居委会:东村居委会、西村居委会、南村居委会、北村居委会、散居居委会。

临海童街道 辖16个居委会:海孜矿第一居委会、海孜矿第二居委会、海孜矿第三居委会、三十处海孜居委会、临涣矿第一居委会、临涣矿第二居委会、临涣矿第三居委会、二处居委会、童亭矿居委会、临选厂居委会、铁运处居委会、精神病院居委会、安装处居委会、西风井居委会、海孜二矿居委会、三十三处小湖孜居委会。

任楼街道 辖3个居委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第三居委会。

烈山镇 人口7.42万人。辖19个行政村:宋庄村、烈山村、吴山口村、土楼村、塔山村、蒋疃村、宁山村、青谷村、蔡里村、化楼村、新南村、土型村、新北村、宋庄村、沟西村、花王村、尚高村、沟东村、王庄村。

宋疃镇 人口5.4万人。辖22个行政村:邵山村、仓里村、马桥村、古饶村、费寨村、黄营村、太山村、东风村、务山村、周圩村、赵庄村、军王村、王楼村、会楼村、和**村、马场村、宋疃村、董圩村、店孜村、雷山村、赵滩村、董楼村。

古饶镇 人口8.9万人。辖39个行政村:王店村、茅园村、南园村、秦楼村、太山村、半峭村、长沟村、辛庄村、双河村、大何村、双秦村、周庄村、草庙村、殷楼村、小李村、新**村、小赵村、张庄村、山后村、赵楼村、老楼村、侯沟村、况楼村、代庄村、赵集村、朱集村、新江村、山南村、山西村、单圩村、张庄村、土山村、孟庄村、平山村、谷山村、山前村、山北村。

淮北烈山区旅游资源

石山孜新石器文化遗址

石山孜遗址位于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遗址南依石山,山上纯石无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围较为低洼,大雨过后,积水呈现护山河状。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故老乡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又称为“飞来峰”。 经过对出土文物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石山孜遗址所处时代距今约7000年前。结合考古发掘各类出土文物遗存综合判断,石山孜遗址具有面积大、堆积厚、文化内涵丰富、出土器物特征明显的特点,时代明显早于邻近区域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同中国早时期的新石器文化代表裴里岗文化遗址时代相近,但是文化内涵与裴里岗文化遗址又相互独立。因此,石山孜遗址作为皖北区域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对深入研究皖北地区早期文明的起源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南湖湿地公园

南湖湿地公园位于烈山区,距淮北市5千米,是在杨庄煤矿采煤塌陷地的基础上形成的,水面面积约为2.1平方千米。随着杨庄煤矿进一步的开采,水面将进一步相北扩大。水质达到国家2级地表水标准,水位28.3-28.8米。南岸湖滨有酒店、机械游乐设施和寺庙。湖岸道路、照明、绿化工程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初具规模。是皖北地区首家“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龙脊山风景区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境内,距淮北市25公里,宿州市40公里,江苏徐州市55公里。该风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占60%以上。龙脊山海拔363米,为淮北地区最高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尤其是自然风光优美的老龙脊,宛如神龙昂首援臂,直冲云天。若然登临,或绿水青山、古刹钟声,或涧壑幽深、飞瀑流泉,或奇峰插天、云洞飘霞,或山巅仙台、奇松拱卫。远眺遐思,令人超然物外,飘飘欲仙,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保护,已初具规模。已建设和保护的自然、人文景观有:龙吟湖、观日台、仙人洞、大方寺、柏栗园、卧牛山等。

淮北烈山区,淮北烈山区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lieshanqu/95307.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烈山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杜集区   相山区   烈山区   濉溪县  

推荐地名

 邦科   桑纳   辛科   贝拉   托诺   博拉   莱内   洛拉   约穆   杰凯   博瓦   马利   翁达梅   桑盖亚   科利亚   萨本德   加瓦尔   布苏拉   尤孔孔   松比利   凯巴利   法法亚   达拉巴   泰利梅莱   巴兰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