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江西 > 萍乡 > 上栗县 >

上栗县:擦亮品牌,以“贴心人”攻坚实招壮大群众脱贫实效!

更新时间:2018-03-01 04:15:32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19

扶贫攻坚的任务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为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干部挂点帮扶机制,由县委常委、人大、政协正职挂点19个省级贫困村,其他县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3户,副科级(后备干部)以上干部不少于1户。

为确保帮扶工作无盲点全覆盖,该县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县级领导“上前线”抓“面”,分别到各自挂点乡镇蹲点指导;各部门、单位“重整合”抓“线”,履行行业扶贫职能;各连心小分队、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全天候”抓“点”包村到户。

为突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上栗县不断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品牌,高度重视抓住“关键少数”,率先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四访三会两参加”贴心活动,即走访村组干部、五老人员、困难群众、乡贤知名人士四类群众;开好屋场贴心会、脱贫攻坚座谈会、挂点村级党组织党员大会三个会议;参加务农和志愿服务两项活动。

随着一场场“屋场贴心会”的召开,一次次夜话活动的开展,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说:“场场屋场贴心会,仿佛回到生产队。县里来的干部和我们同照一盏灯、同坐一条凳、同围一张桌、同谈一席话,还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呢?”

在真诚和谐的氛围中,干群共叙鱼水情,学习政策、精准识别、解决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密切联系群众、党群同心协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贴心扶贫,增进了脱贫攻坚的动力,激发了精准扶贫的活力,凝聚了攻坚治贫的合力。

党的基层组织在哪里脱贫攻坚“桥头堡”就在哪里!

勇立争先之志,善谋破题之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如何更好地扎根泥土、生根发芽,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发挥出“桥头堡”的核心作用,考验着上栗县委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魄力和智慧。

今年以来,上栗县相继探索出台基层党建“九个全面过硬”工程、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四访三会两参加”活动、“三重三有”党小组规范化建设、“连心”工程“一乡(镇)一品”特色党建名片、党建+乡贤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性的理念和做法……


驻村第一书记走访村民

上率下行,行胜于言。在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滚动排查整顿提升中,按照“一支部一对策”模式进行专项整治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全面完成整顿,摘掉了“软弱村”帽子。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常态化开展基层党组织“五星创评”活动,被评定为五星级的有39个,四星级以上的达103个,打造基层“党建名片”45张,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持续提升,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和支持。

在乡镇党委层面,各乡镇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结合扶贫攻坚做实“连心”工程,积极探索“一乡(镇)一品”党建工作模式。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群众满意的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活动品牌。

桐木镇以“三联三提升”强化党员贡献率,提高群众获得感;金山镇以“党员亮身份、争做贴心人”活动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上栗镇开展“到人民群众中去”连心走访活动,听民声解民忧;鸡冠山乡“不忘初心、闻鸡起舞”活动、赤山镇党员干部“五日工作法”、长平乡“说好贴心话,办好贴心事”模式,福田镇党小组示范引领等,全面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凝聚了脱贫攻坚合力。

在村级党组织层面上,上栗县依托“三重三有”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全面激活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全县889个党小组“扎”进田间、“扎”进地头,深入到村(社区)的“神经末梢”,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来,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党小组,大事不出党支部”。

在贫困户精准再识别中,驻村工作组、帮扶干部以及村“两委”依托党小组,严格按照“七步法”的程序和“七清四严”“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核查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对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再识别、再评议、再公示”,进一步采集、修正贫困数据,加强数据信息比对,确保了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逻辑性。


连心小分队组织开展精准再识别

同时,党小组长协助驻村工作组、帮扶干部、村“两委”对贫困户信息采集表、花名册、入户调查表等纸质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完善。实现了党小组建设延伸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了哪里。






群众贴心人在哪里脱贫攻坚“金钥匙”就在哪里!

党员结穷亲,扶贫当先锋。面对脱贫攻坚这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上栗县以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品牌为抓手,凝聚各方面力量,将党员领导干部、驻村机关干部、党群爱心志愿者、乡贤知名人士、驻外流动党员等群体全部纳到“群众贴心人”队伍,做到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形成了“人人都愿为,人人都可为,人人都能为”的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机制。


党群互动推动精准扶贫

过去的石塘村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境内长期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时有发生,致使人均不足三分的农田都不能正常耕作。如今,再次走进长平乡石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漫山遍野的绿色、错落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村道……一条清澈小溪汩汩穿村而过,鸭子在溪水中嬉戏,石桥、水堰、古树、民居,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山上变银行,山下变粮仓”这是石塘人的梦想,市政协办公室副调研员、驻村第一书记吴晓华如是说:“授鱼”更要“授渔”,我们结合石塘村自然生态优势,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毛竹、黑山羊、无公害蔬菜等生态产业,形成了立体式生态产业链条。

不同的脱贫路径,同样的小康梦想。如今,在上栗县7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带着党组织的嘱托,统一回到出生(工作)地,常回家看看,充分利用亲情、友情、乡情“三情”资源,有效发挥血缘、亲缘、地缘“三缘”优势,在田间地头心连心帮扶,手拉手共建,肩并肩战斗,为家乡发展和乡亲脱贫致富出钱出力出主意,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谱写着一曲曲感人的乐章。

该县还结合脱贫攻坚创新开展了“党员+身份认领”活动,全县8850多名村(社区)党员依据自身职业及特长认领21个不同类别的新身份,有效地促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群众贴心人”在哪里,脱贫攻坚“金钥匙”就在哪里!


帮扶干部上户宣讲扶贫政策

在非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中,上栗县志愿者联合会党委正策划开展一次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精准扶贫从我做起”扶贫志愿服务“十百千万”活动,即通过10个乡镇党群服务队、全县100个“两新”组织党组织、1000名党员志愿者,带动10000名党群志愿者,认领精准扶贫微心愿,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在上栗县驻外流动党员中,正创新开展“七个一”乡贤系列活动,让党员离乡不离党,心系家乡作贡献。通过组织座谈交流和观摩活动,叙乡情、看项目、议发展、提建议和搭桥梁,唱响了同频共振、脱贫攻坚的“大合唱”。在党员乡贤的核心引领下,全县830余名知名乡贤主动作为、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助推家乡发展。成立了1个赤梓之爱扶贫助学基金,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捐赠资金约75万元,牵线搭桥引进意向性项目11个。

附件:

上栗县:擦亮品牌,以“贴心人”攻坚实招壮大群众脱贫实效!:https://www.2ndflr.com/dm/shanglixian/94575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上栗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安源区   湘东区   莲花县   上栗县   芦溪县  

推荐地名

 乐东县   陵水县   保亭县   琼中县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琼海   儋州   文昌   万宁   东方   定安县   屯昌县   澄迈县   重庆   万州区   涪陵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