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湖南 > 株洲 > 石峰区 >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地名介绍

更新时间:2021-01-21 11:29:00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88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地名介绍 石峰区在株洲的位置
茅太新村株洲市石峰区位于株洲市北部,是株洲市四个县级城市区之一 ,总面积161平方公里, 人口27万,辖清水、云田、荷花、龙头铺四个乡镇及清水塘、响石岭、田心三个街道办事处。
石峰区北接长沙 ,西连湘谭,地处长、株、潭 “金三角”前沿,株洲市内交通主干道建设大道与320国道穿区而过,公路交通极为便捷,京广、浙赣铁路干线在市区交汇,江南最大的路网性编织组站—株洲北站位于石峰区的中部。
区内共有九大企业专用铁路货场,以株洲北站为中心,形成一个四 通八达的铁路网 路。
石峰区与黄花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连接,两地仅距五十公里。
在内地城市区中, 石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发展潜力巨大。
株洲市通讯发达、邮政、电信事业日新月异,拥有程控电话20万门,尤其是株洲信息港的开通发及全国最高电视铁塔的矗 立,为株洲走向世界插上了动脉,石峰区成为理所当然的受惠。
区内有全省大型的骨干火电厂——株洲电厂,有千伏 发电站 线等各级电网。
拥有市内最大的自来水厂及煤气公司,水、电、气安装方便,供应充足。
农业开发及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在了株洲各城区前列,拥有省内闻名的云田花木花卉种 养区。
可为 城乡提供四季花木;各乡镇的农业及水利设施齐全,具有很好的抗旱能力;粮食产量稳定,储备充足;养殖为玫经济作物种植初具规模,是株洲市区的重要“菜蓝子”基地。
重工业基础雄厚株洲市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而株洲市 的工业企业  大多集中在石峰区 ,其中机械、冶金、化工、 建材等行业,在国内、省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国工业企业五百强中,有三家地处石峰 区,株洲市50%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石峰区。
此外,一重工业配套的相关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为经济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石峰区逐步形成了以重工业区为中心,多种产业相配套 的 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今后的产业发燕尾服提供了坚实 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多种工业并存,管理体制灵活,现有乡镇企业70余家,97年完成工业 总产值28亿元,特别是锦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水玻璃股份的限公司在省内乡镇企业中占有显著位置。
区街工业锦上添花石峰区是株洲市区街企业最为发达的城区,保险粉、特种馐、橡胶复合件、 胺基磺酸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离有盛誉。
全区共有年产值超千万无的 区办工业企业近十家,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创造更多就为业机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各项实例事业不断发展,区内有各类大、中专和中、小学80余所,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全区现有各类事业技术人员1.5万人,有各类研究院所40余所,具有很大科技开发潜力。
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自成体系,有各 类大中医院 、医务所90余家 ,医疗设施先进,医术精湛。
石峰区是株洲市外经外贸的重要基地, 是株洲市冶金、电力机车、化工、精煤等出口产品的产要产地。
自然地理石峰区在内地城市区中,区位优势明显。
北接长沙,西连湘谭,地处长、株、潭“金三角”前沿 。
全区以丘陵地带为主。
罗霄山脉罗霄山脉是万洋山、诸广山和武功山的统称,位于中国湖南和江西的交界,是两省的自然界线。
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八面山,井冈山,武功山等。
区域面积16 6.4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万 亩,其中农田面积3.7万亩。
主要城郊特色农业产业有花木、蔬菜、特种养殖,区内森林、矿产、水能各类资源丰富 。
历史 沿革根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湘潭县志》记载,石峰区境内原系湘潭县东南荒僻野岭,仅白石港河街、清水塘老街两处设有通往湘潭、长沙的驿站。
民国时期白石港以北属湘潭县东一区昭阳乡管辖,白石港以南属株洲镇管辖。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属湘潭县清水乡管辖。
1951年7月成立株洲市,境内属 郊北区管辖。
1956年撤区并乡,境内属清水乡。
1957年成 立人民公社,境内属朱 田铺公社管辖。
1958年3月27日成立清水塘办事 处, 管辖石峰山以北 的城区范围,办事处驻地在冶炼厂生活区一区八栋。
1959年3月6日,组建清水塘区,桥梁厂以北归清水塘区管辖。
1 960年4月更名为清水塘人民公社。
1969年7月筹建北区。
1970年7月8日,经国 务院批准为县级城市区,管辖范围为原清水塘区和原中心区的贺家土办事处,驻地天桥街80号。
同年12 月成立株洲 市北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9月,区政府搬至建设北路70号 。
后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城区进行区划调整,撤销北区,于1997年8月1日成立石峰区。
石峰区辖响石岭、清水塘、田心3个街道办事处和清水、荷花、龙头铺、云田4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1年10月16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清水、荷花两乡 合并,成立白马乡。
2003年4月23日,区人民政府整体搬迁到响田路先锋 村新楼办公。
2005年 2月24日,为了 进一步完善城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05)8号和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株政办函(2005)5号文件精神,石 峰区撤销白马乡,增设铜 塘湾、井龙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为一乡一镇 、 五个街道,即:云田乡、龙头铺镇、铜塘湾街道、响石岭街道、 田心街道、井龙街道、清水塘街道。
风土人情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 节止。
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谓之“开财门”、“开 门红”。
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出方”。
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
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老龙、幼龙 、鳌龙、草把龙等。
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 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
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 日,要玩遍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 寨,俗称“玩 家门灯”。
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示 团圆和谐。
经济概况石峰区是湖 南重要 的重工业基地, 其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在国内、省内举足轻重,全区拥有乡以上企业200多家,其中“全国500强企业”三家、大型企业12家、上市公司2家,销售收入过 10亿元的企业3家,过亿元的企业22家。 
石峰区完成的工业 总产值是株洲工业的 半壁江山,工业基础雄厚,企业综合竞争实 力较强,品牌优势突出,年销售过亿元的产品有20多种,电锌、电力机车产销量居全国首位,电铅、硫酸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保险粉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  火花塞、 水玻璃、精铟 、白炭黑等产品也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人才实力雄厚, 全区拥有各类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18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6万人,人才层次涵盖院士、 博士后、博士、硕士和一般技术人员。
工业的全面发展,也带动了石峰区商贸三产的繁荣。
过去商 贸三产业一直是与石峰区工业发展不 相称的 一项产业,发燕尾服相对滞后,过几年,石 峰区推出营造中心、成片带动的战略,使石峰区的商贸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清水塘、响石岭、杉木塘、白石港、田心等商业中心全面启动发展, 全区商贸日益繁荣 ,具有接纳大型商贸投资开发的载体和容量。
此外,石峰区的第一产业结构调 整渐显成效。 
通过几年来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石峰区第一产业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例如旅游农业 的开发是石峰区一产业发展 的一个方向,特别是云田花木的开发、九郎山森林公 园的筹备、野生动物园的规划都为石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不少机遇,也为农业招商引资创 造了条件。
2002年,石峰区实现国 内生产 总值66.19亿元,较上年增长12.3%,增长速度比全市高出1.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58亿元、47.78亿元、 16.83亿元,增幅分 别为4%、13%、11%。
全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市(五县四区)的18.6%,占城市四区的34.3%。
工业经济支撑石峰。
石峰区是湖南省工业化标志性城区,区内大中型工业企业云集,并拥有国家级科技 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通过几十 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 以冶金、化工、机 电、建材为龙头的制造 业产业群,拥 有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冶炼集团公司、 株洲化工集团公司、湘氮实业公司、株洲电厂、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集团公司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 。
从区域经济结构看,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4:72.2:25.4,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强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12.8%,拉动GDP增长8.55个百分点。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66.8%,占据全市及城市四区的份额分别约 为30%、52.4%。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112家, 其中大中型企业25家:特大型企业1家、大一型企业5家、大二型企业9家、中型企业10家。
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1. 3 亿元,实现利税7.82亿元,企业从业人员6.2 万人。
农村经济稳 步 发展 。
农村经济正逐步向多元化结构和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区已发展特色农业基地20个,形成了花木、玉米、食用笋、香芋等多品种多系列的农产品生产格局,涌现出云田花木总公司、海鹂调味品厂、湘天桥腊制品公司、金山素食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
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
2002年全区完成农 林牧渔业总产值2.42亿元,增长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1 千公顷;粮食产量27895吨;出栏肉猪12.55万头。
农民收入稳步攀升。
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602元,比上年增长5.9%,净增201元。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
200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 .6亿元,比上年增长11 %。
个体私营商业、餐饮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半江山 。
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全区共有生产资料、建材、家居产品、农产品等各类市场20个。
兴城商业大厦、汇亚国际服装博览中心、长株潭物流中心等一批三产项目正在建设中,并将对 石峰区第三产业的日趋活跃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 。
地方财力逐步增强 。
通过狠抓财源培植、强化征管措施、加强财政管理,地方可用财力实现了较快增长。
200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03亿元,增长13.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增长13%。
行政 区划位于株洲市北部,北接长沙,西连湘谭,地处 长、株、潭“金三角”前沿。
Shi fengQu*** 005区人民政府驻建设北路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峰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田心街道响石岭街道清水塘街道塘湾街道井龙街道龙头铺镇云田乡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地名介绍石峰区在株洲的位置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地名介绍:https://www.2ndflr.com/dm/shifengqu/949889.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石峰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荷塘区   芦淞区   石峰区   天元区   株洲县   攸县   茶陵县   炎陵县   醴陵  

推荐地名

 南浔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绍兴   越城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   上虞   嵊州   金华   婺城区   金东区   武义县   浦江县   磐安县   兰溪   义乌   东阳   永康   衢州   柯城区   衢江区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