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南地区 > 西藏 >

【转】第一百五十节瓦罕走廊与克什米尔、青藏高原与雅鲁藏布江

更新时间:2024-03-10 20:04:17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85

第一百五十节 瓦罕走廊与克什米尔、青藏高原与雅鲁藏布江 (2013-09-29 13:04:26)

 

分类: 地缘看世界之西域古国

 

 



阿赖谷的存在,使得从帕米尔高原北麓西出塔里木盆地的路线,成为了首选。驻足于阿赖谷的商旅,即可以选择沿克孜勒苏河——瓦赫什河南下,走入吐火罗盆地;也可以向北穿越阿赖山,先行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再经由粟特地区转入吐火罗盆地,或者南下伊朗高原、西进阿姆河三角洲花剌子模。通常情况下,即使是以吐火罗盆地为目的地,到费尔干纳和粟特去绕一圈的商旅也比较多。毕竟这两个板块是中亚最为繁荣、富庶的绿洲,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商业市场(而不仅仅是中继点)。

  现在看起来,帕米尔高原本身似乎并没有通行价值。这片冰川覆盖的高原,远远看去就足以让人产生畏惧之心了。对于政治家来说,他们更容易将其视为一个天然屏障,而不是沟通东西方通道的枢纽。然而经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大家应该已经知晓了,这片高原并非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尽管人口不多),高原之上也并非寸步难行。纵横高原的河谷,在为周边低地送去冰山雪水的同时,也为高原之上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交通的基础。既然高原内部的居民之间,能够有路径相互交流,那么理论上这些路径也可以为穿越帕米尔高原而服务了。
  在今天西帕米尔高原的交通网中,最为重要的干线是由北部喀拉湖流域切入,向南延伸至阿尔楚河谷转而向东,经贡特河谷接入喷赤河谷的M41公路。这条在西帕米尔高原腹地转了一圈的公路,最终在高原的西北部穿出喷赤河谷,与沿瓦赫什河谷进入吐火罗盆地的公路干线相拉。这样的路径也使得贡特河与喷赫河相接的“霍罗格”,因地缘位置关系成为了“山地——巴达赫尚自治洲”的政治中心。
  问题是,这样的交通格局并非完全是地理结构使然。单从地理上趋利避害的角度来说,如果一定要横穿帕米尔高原腹地,进入吐火罗盆地的话。并不需要沿喷赤河谷,绕到瓦赫什河谷去。帕米尔高原西坡本身就有许多河谷,能够提供更为接近快捷的路径。从地理归属来看,这片也可以被视为兴都库什山脉的东北部延伸。至于它到底算是帕米尔高原还是兴都库什山脉的延伸,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厘清的问题。就象今天占据这片坡地的主体民族是塔吉克族,而行政上又是阿富汗的一部分一样。而他们现在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叫“巴达赫尚”(阿富汗巴达赫尚省,以及塔吉克斯坦“山地——巴达尚赫自治洲”)。
  喷赤河西、南的这片山地,被划分给阿富汗的结果,就是模横穿帕米尔高原,直入吐火罗盆地的路径,没有出现在主干线上。当然,借助那些从左岸接入喷赤河的河谷,喷赤河谷东西两侧,还是有很多低等级的道路互通的。只不过由于喷赤河本身呈现了90度转折,除非你完全沿喷赤河谷绕弯进入吐火罗盆地,否则在实际通行当中,还是需要在两条河谷当中进行切换的(一条北向注入喷赤河的河流;一条东向注入喷赤河的河流)
  尽管帕米尔高原与周边地区的连通状况,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差。但跨越喷赤河两岸的这些通道,最终还是没有成为丝绸之路主线的选择。这其中地理环境所对通行所造成的障碍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这片人烟稀少的高原,缺乏能够为商路进行补给的农业绿洲。即使在西帕米尔高原西部,以及喷赤河以西那些左岸河谷的底部,因拥有更多的降水(处在迎风面)而生成了一些小型的定居村落,也不足以承载大规模的商业沟通任务。
  帕米尔高原腹地被丝绸之路绕开的现状,也加深了外界对它的误判。在19世纪末,英国人沿印度河之水而上,触及这片高原之前。帝国的政治家们一直认为尔高原只是一座将之与中亚地区隔离开的天然屏障。即使俄国人已经通过征服中亚得到了这片高原,也不至于对英属英国造成真正的威胁。双方下一步要做的只是在喷赤河——瓦罕河之南,找到阿姆河与印度河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并划界,就足以保证英属印度在这个方向的安全。相比之下,英国人更为担心俄国人从兴都库什山脉方向南下,进入喀布尔河谷。毕竟几乎所有历史上的入侵者,都是从这个方向入侵印度的。基于这个理由,一个统辖整个兴都库什山脉的阿富汗,在英属印度以及俄属中亚之间诞生了。而英国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使得他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缓冲国的建立会更加有利于大英帝国。
  然而当英国的探险家们,完成对帕米尔高原的考察之后,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了我们前面分析过的事实,那就是帕米尔高原内部的天然河谷通道,只要经过简单修整之后,就可以让俄军很方便的在高原上机动(据英国人统计,这些道路之间的组合方案多达上千)。也就是说,俄国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方向纵穿帕米尔高原,出现在高原最南端的喷赤河——瓦罕河谷。
  处在欧洲东西两端的英国人和俄国人,可能很难想象他们在亚洲的领土有一天会相接在一起。对于以毫无疑问的海洋霸主——英国人来说,在地形复杂的大陆腹地进行扩张,并非是他们的强项,尤其你的对手将是这个星球上最为强大的陆地国家时。有鉴于此,英国人是非常不希望在自己边境线的对面,出现大量的俄国军人。既然找到天然地理屏障的希望已经破灭,那么依靠地缘政治的力量来进行缓冲就成为B计划了。基于这个理由,阿富汗在瓦罕山一带,获得了一条与中国对接的“瓦罕走廊”。有了这片阿富汗领土的缓冲,英属印度的地缘安全指数也被大大提高了。如果以帕米尔八帕的划分方式,来归类这条走廊的地缘属性,那么阿富汗有夹缝中得到了这片领土,所涵盖的就是瓦罕帕米尔和半个“大帕米尔”了。


  英国人为自己和阿富汗,在喷赤河——瓦罕河谷南部所划定的边境线,完全就是遵循的分水岭原则了。也就是说,英国人并没有试图在帕米尔高原,或者说阿姆河流域插上一脚。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重点在于保卫价值远高于中亚那片干旱之地的南亚次大陆。而之所以费尽心机,让喷赤河以南的这片山地避开俄国人的威胁,也正是基于这个目的。那么这片山地与山下那些低地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它与中央之国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可以预先告诉大家的是,对于关心国际政治的朋友来说,这片山地的名字应该是相当熟悉了。它就是“克什米尔”

 

 

【转】第一百五十节瓦罕走廊与克什米尔、青藏高原与雅鲁藏布江:https://www.2ndflr.com/dm/xicang/940077.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西藏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拉萨   昌都地区   山南地区   日喀则地区   那曲地区   阿里地区   林芝地区  

推荐地名

 贝雅区   布拉加区   布拉干萨区   布朗库堡区   科英布拉区   埃武拉区   法鲁区   瓜达区   莱里亚区   里斯本区   波塔莱格雷区   波尔图区   圣塔伦区   塞图巴尔区   维亚纳堡区   雷亚尔城区   维塞乌区   维亚纳堡   布拉甘萨   莱里亚   埃武拉   布朗库堡   波塔莱格雷   马德拉   亚速尔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