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北地区 > 甘肃 > 陇南 > 西和县 >

西和县乞巧节:中国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更新时间:2017-10-28 11:47:09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12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这就是在西和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

七天八夜的盛大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开始,在西和县,不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未成家的姑娘们就忙活起来了,凑在一起商量怎么过属于她们自己的特有的节日。一般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姐妹发起活动,同村未婚女性组成“一个场子”(俗称“乞巧场”)。选定乞巧场后,姑娘们结伴利用闲暇时间在居住条件较好的姑娘家练唱《乞巧歌》。“歌曲多由年长的妇女来教,老歌要一代一代往下传,新歌以流行歌曲为主。”西和乞巧文化唯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西和县幼儿园园长张月兰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这几天,姑娘们要从集镇纸货店迎请“巧娘娘”。“巧娘娘”请来坐在桌子上,必须用丝帕遮住脸,因为还没有到正式迎巧的时间。

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们穿上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则站在河边齐唱《迎巧歌》。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再就是敬献茶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六,乞巧姑娘们要各自到场歌舞祝贺,交流歌曲舞蹈,联络同乡邻里之间的感情。到初七这一天,乞巧活动达到高潮。无论大庄小村的清泉边、水井旁都有乞巧的队伍在歌唱、舞蹈。主持者焚香化纸,燃放鞭炮敬水神,姑娘们手拉手跳唱《迎水歌》。活动从晨曦中持续到正午。午后,邻近的山寺热闹又起,乞巧队伍到那里奉敬神灵,祈祷五谷丰登,百事顺意。

下午,姑娘们凑份子“搭平伙”,吃一顿丰盛的晚宴。宴罢茶毕,姑娘们有的准备照花瓣活动,有的预备送巧仪式,也有的继续唱歌跳舞。照花瓣仪式更惹人,姑娘们早已将自己发的豆芽儿端到乞巧场里来了,供桌上摆满盛在小瓷罐里用红绳束起来的金黄的豆芽,用无色瓷盆盛上早晨迎来的水,掐一苗豆芽丢在水面上,借烛光灯影看映在盆底的倒影,一个人照,其余人唱《照花瓣歌》。

照花瓣结束,已是星光满天的时辰,送巧娘娘返回天庭的时刻到了。鞭炮初响,姑娘们将“巧娘娘”连同莲花台一并挑上,唱着酸楚的《送巧歌》来到河边,送“巧娘娘”过天河渡鹊桥上天与牛郎相会。随后,“巧娘娘”在火中燃为灰烬……送巧仪式结束,姑娘们手牵着手,在不断的唏嘘声中,穿越茫茫夜色,沿年年迎巧、送巧的老路返回。西和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秦人古老遗风的完整传承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据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考证《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

“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从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 ,整整7天8夜。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可以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说。

“西和乞巧节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跳麻姐姐、卜巧、送巧等诸多环节,还有祭神、迎水、照花瓣、跳舞、唱歌等内容。每年乞巧节期间,歌声、舞蹈和鲜花就占领了城乡每个角落。路上随处可见 ‘拜巧’队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气氛之热烈,赛过了春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和乞巧民俗搜集保护,现已退休的原县政协委员杨克栋说。

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积极开展挖掘保护工作

西和县乞巧节:中国乞巧风俗的“活化石”:https://www.2ndflr.com/dm/xihexian/939180.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西和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武都区   成县   文县   宕昌县   康县   西和县   礼县   徽县   两当县  

推荐地名

 设德兰群岛   西部群岛   安特里姆郡   阿尔马郡   道恩郡   弗马纳郡   伦敦德里   蒂龙   贝尔法斯特   利兹   尼斯湖   苏格兰   威尔士   英格兰   北爱尔兰   爱尔兰   都柏林   卡文   科克   康多纳   基拉拉   朗福德   马林加   邓多克   恩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