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湖南 > 怀化 > 新晃县 >

怀化新晃民俗文化介绍

更新时间:2021-01-21 13:26:41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36
怀化新晃民俗文化介绍 新晃县历史建筑
滚烂泥田  侗族小孩过生日要滚烂泥田。
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和意志。
一个人一辈子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最后一次是15岁。
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
”一生滚三次烂泥田,意思是让小孩学到善良、勤劳和耐性的好品德。
一个人到了5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练了。
所以第一次滚烂泥田是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而父亲在对面接。
到了10岁,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祖父在对面接小孩。
如果没有祖父,便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接。
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等老一辈更好地学习和……详细斗画眉  赶雀坳、斗画眉,是新晃侗家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赶雀坳和赶集差不多,有隔五天一次也有每半月一次。
斗雀之前,周围的树枝上都挂满罩着各色花帕的雀笼,远远望去,象一个个小灯笼挂在翠枝绿叶中。
清脆的画眉叫声,此唱彼和,悠扬婉转,清脆悦耳。
斗画眉时,大家都把画眉一笼笼放在场地上,每个笼相隔一二寸距离,人则围成一个大圆圈,让画眉首先练习“砍铃子”、“砍码子”。
这时各个画眉扇动双翅,连砍铃、码边鸣叫,寻找相斗对象。
要斗时,将两只鸟笼靠近,笼门相对,将一边笼门启开,于是两只画眉踩上竹梯,互相啄斗起来了。
它们相斗的门路、花样很多,有的专打“风头”(啄对方头顶),有的会纳“合嘴”(用嘴夹住对方下巴);有的会“抓”……详细新晃斗牛  新晃的许多村寨,每年择期或在重要节日举行斗牛比赛(当地俗称“牛打架”)。
斗牛之牛,多为专门精心饲养,不从事耕地、拉车、推磨等劳作的,斗牛赛制,先为淘汰赛,决斗时改为单循环赛,最后胜出者为年度牛王。
斗牛场面十分惨烈,动人心魄,观众少则数百,多则数万。
斗牛,在新晃已有上千年历史,斗牛一直就是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
如今,新晃在县城东面,有了专门的斗牛场,斗牛已经从滩头河边奔入了设施完备的斗牛场,不仅成为湘黔边界斗牛爱好者的活动中心,而且成为新晃县拉动山区经济、发展旅游业的一张特色名片。
比赛斗牛时,斗牛场上,成千上万的观众把内场围得严严实实,内场中央,两头牛眼红耳竖,夹尾低头,四角相架,以撞……详细贡溪天井寨傩戏  侗族傩戏“咚咚推”2006年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咚咚推“流行于五溪深处万山丛中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天井寨。
天井寨位于湘黔交界的顶天山北侧,隶属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
这里原本是一片山野之地,明永乐17年(1419),一个名叫龙金海的侗族人由本省靖州来到这里,见有一眼长流的山泉,遂在这里定居,并将山泉开发成水井,天井寨因此而得名。
所以这里龙姓村民都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
此后,又有姚姓和杨姓侗族人陆续来到这里定居,现已发展成有43户251人的侗族山寨,其中龙姓19户99人,姚姓16户86人,杨姓11户66人。
天井寨属于纯侗族地区,居民的房舍都是……详细
怀化新晃民俗文化介绍新晃县历史建筑
怀化新晃民俗文化介绍:https://www.2ndflr.com/dm/xinhuangxian/95000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新晃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洪江区   鹤城区   靖州县   通道县   洪江   中方县   沅陵县   辰溪县   溆浦县   会同县   麻阳县   新晃县   芷江县  

推荐地名

 开城   清津   南浦   平城市   新义州   元山   江界   惠山   咸兴   金策   兴南   熙川   平安北道   新义州市   平安南道   慈江道   江界市   咸镜北道   清津市   咸镜南道   咸兴市   两江道   惠山市   罗先直辖市   罗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