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湖南 > 湘潭 > 岳塘区 >

湘潭昭山风景区

更新时间:2017-09-28 23:15:53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41

昭山位于湘潭市东北20公里的湘江东岸。为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交界处。相传周昭王南征至此,故名。清乾隆《长沙府志》载:“秀起湘岸,挺然耸翠,怪石异水,微露岩萼,而势飞动,舟过其下,往往见岩牖石窗,窥攀莫及。”明末王夫之《昭山东省孤翠词》也有“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茏葱,独立苍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袅”之句。昭山其实并不高,海拔185米,却是旧时“潇湘八景”中的“山市晴岚”,自古以来米芾、王船山等等,名人题咏很多。据说周昭王南征蛮邦,一直打到这里,结果掉到山下的深潭里淹死了,因此称为昭山。
每逢雨后新晴,或是旭日破晓,万丈霞光撒在山间,雨气氤氲,色彩缤纷,美而壮观。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这一景观绘成《山市晴岚图》,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昭山自此声名大震.明代周九烟曾以《山市晴岚》为题,赋诗一首“蜃楼曾诧海门东,此处奇峰便不同。天宇诈收朝霞后,人家都在旭光中。金银气眩千岩丽,龙虎云凝七国雄。谁信湖南培 地,举头缈缈似瑶宫。”
昭山作为风景胜地,其实并非始自宋朝。史记记载,昭山旧有屏风夕照、拓岭丹霞、桃林花雨、双井清泉、老虎听经、狮子啸月、古寺飞钟、石港远帆等景致,朝朝代代吸引着游人登山揽胜。
前山
的正路是一条用花岗石铺成的磴道,共有七百余级,自江岸盘旋直达山顶的昭山禅寺。禅寺始建于唐代,宋时称昭阳殿,清乾隆23年(公元1758年)置产重修。寺内辟有玄宫、玉皇阁、观音堂,关圣殿等.每逢庙会,四方香客云集,山寺轻烟缭绕,钟罄之声不绝,好似瑶宫。山寺后侧有棵千年银杏,树高30多米,枝叶繁茂,浓荫蔽日。相传树上曾经有一口从印度“飞”来的金钟,不击自鸣,后来因昭山斜对面是有“江天暮雪”之称的白石港。港湾遍布晶莹的白石,暮色苍苍的时候,乍看就如铺上了一层雪花。日落之际,从昭山远眺泊港的帆船,但见血红的夕阳映在洁白的风帆之上,旷达苍凉,遂成一景。古往今来,昭山寺不知留下了多少名人的足迹。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作过一首《昭山孤翠词》,他以另一种情趣描写了昭山黄昏的景色:“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笼葱,独立苍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袅。”1917年9月16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毛泽东偕表民学会会员张昆弟、彭则厚进行社会调查,他从长沙步行到昭山访问,并在山前湘江中游泳,夜晚借宿昭山禅寺。
后山
岭前坡后,屋宇之间,是一片又一片的桃树林。春雨绵绵的季节,满山红似胭脂的桃花在风吹雨打之下,洒落遍地花瓣,古人用“桃林花雨”形象地概括这一优美的景色,真是恰到好处。北宋末年,太尉刘锜因痛斥秦桧的贪权误国,被贬知潭州。刘锜目睹奸佞当道,山河破碎,心情十分忧愤,于是在昭山的筑室隐居,并赋《鹧鸪天》词以寄慨:“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持印来。”南宋理学家张栻路过昭山,曾作《过湘潭刘信叔旧居》诗一首,表达了对刘锜的敬慕与同情。诗曰:“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故侯。池莲半枯折,树叶正飕飗。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近代史上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烈士蒙难以后,她的忠骨最初就葬在昭山,后来才迁往杭州。在后山六中校园内,还有民主主义革命家黄兴的生母罗夫人和继母易夫人的大型合葬墓可供访谒。
到昭山游览的路线是:山市晴岚——刘锜故居遗址——前山古道——伟人亭——昭阳寺——古碑刻——古树——后山古道——奎星楼。主要是看昭山历史文化的精华即遗址、古道、古寺、古碑刻、古树。
山市晴岚
昭山的前山,也是当年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绘《山市晴岚》图的主体部分。应米芾的好友宋迪之邀从洞庭入湘江,沿江而作《潇湘八景图》。
米芾来到了昭山,看到昭山奇妙的景色,禁不住赞叹:“旭日破晓、霞光万丈、烟雨碧波、色彩缤纷、名山大江、美而壮观”。他十分高兴,趁兴作了一副昭山朝晖图,命名为“山市晴岚”,并题诗一首,赞誉“山市晴岚”的美妙,诗是这样的:
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
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
随着米芾的昭山诗画的广泛传阅,昭山的声名大震,吸引了无数的名人墨客来昭山游览。“山市晴岚”在八景之中是唯一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
刘锜故居遗址
那些古旧的断墙残壁,一片芳草萋萋的遗址,曾是北宋末年四大抗金名将——刘锜,曾经居住的地方。如今,刘锜故居的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锜,甘肃人,身材高大,是位大帅哥,精通骑射、兵法,在今安徽的顺昌一战,率宋兵二万,大败金兀术十万铁锜,名震华夏。作为著名军事战例,被选为《孙子兵法》注解战例,宋史对其有详细记载。因遭主和派秦贬到潭州,在昭山居住六年。因其忠君爱国,备受后世崇拜,其子侄辈著名学者张栻多次来此凭吊。
前山古道
昭山著名的古道——昭山古蹬道,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道的建成是昭山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古道始建于盛世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在当时昭山商贾云集,富绅众多,而当时昭山香火鼎盛,前往昭山的游客、香客众多,上山极为不便,由湘潭宋氏倡导,组织潭、善二邑(即今株洲市、株洲县、湘潭市、湘潭县、长沙市、长沙县等地)绅士捐资修建,至嘉庆六年完成,前后达二十五年之久。
古道全长1314.2米,共1947级,耗用花岗岩5000多块,贯穿昭山前山与后山,其风景秀丽,多姿多彩,春光灿烂,云雾缭绕;夏荫如盖,清凉雅静;秋枫娇艳,似火尤凉;冬雪雾凇,奇景饱览。
伟人亭
这有一座北方式的建筑,便是伟人亭,这里记载着一个真实的故事。1917年9月16日,在湖南师范就读的张昆第与毛润之、彭则厚从长沙步行至昭山作社会调查,在昭山畅谈理想、游泳、夜宿昭山寺,为纪念毛泽东等在昭山畅谈理想,在他们曾经休息处,建亭一个以作纪念。
昭阳寺
昭山之巅的昭山古寺有上千年的历史,给人以幽静清雅空灵之感。
禅寺始建于唐朝初年,供奉玄帝为昭山之神,其像毁于文革时期。玄帝,名昭阳,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为楚国上柱国即最高军事统帅,战功显赫,遭权贵排挤,退隐昭山。秦灭六国后,后世为纪念这位楚国功臣名将,将他作为神供奉,于唐初在昭山为其立庙,宋时尊为玄帝,改寺为昭阳殿,誉其为南岳圣帝之兄。
昭山古碑
古寺中有三样东西游人不可不看,一是碑刻,二是古诗,三是古树。
昭山古碑是昭山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它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昭山》
西风一片写清秋,两浆飞随贴水鸥。
摇到湘头望湘尾,昭山断处白云漂。
7、后山古道:是一条笔直的石级,是古道典型的景观,“月夜松涛”,由宋氏家族捐资修建。
奎星楼
关于奎星楼有一个传说。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掌管文事的星君。相传他想体验人间的生活,下凡来到昭山,昭山的人们非常好客,他们把家中仅有的粮食——河鱼煮熟招待奎星。奎星吃着鲜美可口的河鱼,心里不是滋味,他决定帮助贫民摆脱穷困,在昭山深水处放了洄渡鱼(俗称白鲨)黄鸭叫、鲶鱼、鳜鱼四种名贵鱼。以后昭潭水域这四种鱼特别多,使当地渔民从此丰衣足食,吃昭山河鱼也成为了昭山历代的时尚,人们为纪念奎星的功德,在此建了奎星楼。
昭山景点
昭山
从山脚沿江岸南行数百米,有一天然岩洞,号称“龙洞”。秋冬水落,洞口露出,可进洞探看。当年,在湖南昌森上班的几个年轻后生听附近一位姓杨的老人说了“龙洞”详情。洞口仅容一人侧身进入,石洞幽深曲折,里面阔然开朗,象一座宫廷,石人、石马、石柱子等等栩栩如生。据说过去这一带有孽龙为害百姓,被天神杨泗将军擒获,镇锁于此。传说夜深人静时,在昭山还能听到孽龙痛苦的呻呤,于是“长说昭潭本无底,夜深时有老龙吟”的古老诗句便流传下来了。
现在昭山又广披新绿,庙宇复修,是长沙、湘潭、株洲等地人们喜爱的一个游览胜在。每逢晴朗的日子,三五成群的游人便结伴登昭山,满山翠绿映着游人身影,一派生机,站在山巅四望 ,湘江滚滚从山脚流过,碧波荡漾,白帆点点。 兴马洲白沙泛银,象一条巨舰破浪而来。景色十分壮丽。
 

湘潭昭山风景区:https://www.2ndflr.com/dm/yuetangqu/96804.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岳塘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雨湖区   岳塘区   湘潭县   湘乡   韶山  

推荐地名

 帕利萨   布吉里   布西亚   卡塔奎   马尤盖   锡龙科   卡贝拉马伊多   古卢   阿帕克   阿鲁阿   基特古姆   科蒂多   利拉   莫罗托   莫约   内比   阿朱马尼   帕德尔   永贝   纳卡皮里皮里特   本迪布焦   布谢尼   霍伊马   卡巴莱   卡巴罗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