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行政区划
静宁县行政区划
家乡区县: 甘肃省静宁县
全县辖城关镇、威戎镇、界石铺镇、八里镇、李店镇、城川乡、司桥乡、曹务乡、古城乡、双岘乡、雷大乡、余湾乡、仁大乡、贾河乡、深沟乡、治平乡、新店乡、甘沟乡、四河乡、红寺乡、细巷乡、三合乡、原安乡、灵芝乡等5镇19乡、392个行政村、2320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4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5万人。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15人/平方公里。民族以汉族为主,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210人,居住较为集中。
历史沿革
该县域自汉置成纪县、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五方河二村之间(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甘肃地理概论》),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水成纪。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达到县境,秦长城经过县境西北,这里被正式纳入秦朝版图。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成纪县设置时间未见于记载,但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作为县,始见于西汉初。
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成纪在南,治所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半公里处;阿阳在北,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此后成纪县历东汉、三国和西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时一度被废,到北周复置,中经隋代和唐初,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秦州地震,秦州州治由上邽(今天水)移至敬亲川(今秦安县北),成纪县治也由静宁县移徙敬亲川,与州治同城。汉唐时期,地处边境的静宁(即当时的阿阳、成纪二县)的兴衰盛败,同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浑为一体。一方面民族纷争,战火频仍,西汉有匈奴,东汉有羌人,十六国有“五胡”,隋唐有吐蕃,先后在西北地区与中原王朝逐鹿争雄,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另一方面,随着中原王朝国力的强大,边境各族人民的和睦往来和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经济文化又有过相对发展的时期。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中线由长安西行,经甘肃的泾川、平凉、定西,过兰州,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南线由长安向西南经甘肃临洮、临夏地区到青海,再由青海扁都口进入河西到敦煌。静宁县地处“丝绸之路”东段之中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丝绸之路商旅往来的影响很大。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举兵北伐,灭了远在太原的北汉政权,统一了北方。但是雄踞于陕甘北部边境的西夏政权却与宋王朝南北对峙,始终是宋朝在北方的劲敌。地处边境的静宁,其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外之笼干川修筑陇干城(今隆德县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泾原路安抚使王尧臣奏准,以山外(指今六盘山)通边、静边、隆德、得胜四寨建为德顺军,以陇干城为军治。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置陇干县于外底堡(今静宁县城),并将德顺军治移陇干县,军、县同治一城。绍圣四年(1097年),筑威戎城。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人南侵,整个中国北部包括静宁在内没于金人的统治之下。金世宗大定年间,改静边寨为静边县,寻复为寨。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改德顺军为顺州,隶熙秦路。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德顺州,隶凤翔路,升格后的德顺州,领有陇干、威戎、治平、水洛、隆德、通边六县,其中前三县在今静宁县境,后三县在今隆德、庄浪境内。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改德顺州为静宁州,领隆德县,另将德顺州东部分置庄浪州,同隶陕西行省巩昌路。明初,静宁州领隆德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庄浪为县,和隆德县同隶静宁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隆德县直隶平凉府,静宁州唯领庄浪一县。清顺治五年(1648年),庄浪县直隶平凉府,此后静宁无领县。康熙三年(1664年),裁撤前明苑马寺,将安定监六营之地并入静宁州。雍正六年(1728年),因通渭地震,县治移安定监,遂割安定监属地隶通渭县。其时,静宁州下设二坊十二里。二坊即阜民坊、养民坊;十二里为泰安、乐土、遵教、仁和、义和、通化、广城、勤农、务本、从政、治安、更名里。
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全县分为5区,辖123村,隶书属泾原道。民国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全县划为6区、294保。1940年撤区,改为18个乡镇、164个保。1942年,静宁南8镇(通野、章麻、良邑、水洛、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县,将庄浪县广盈乡、云翠乡部分地区划归静宁。当时静宁有城关镇和威戎、仁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磑、云翠、殷平等12个乡镇、105个保。
1935年9、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后途经静宁,毛泽东和一方面军总部在静宁界石铺曾作短暂停留。次年10月,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静宁,在界石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部分部队会师,进入陕甘根据地。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解放了静宁,属定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1月撤庄浪县并于静宁县。1961年12月与庄浪县分设,隶属平凉专员公署至今。2002年平凉专员公署撤地设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
2003年12月8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平凉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甘民区复字[2003]49号),以及平政发[2003]180号文件:静宁县撤销七里乡,将该乡并入界石铺镇;撤销祁川乡,将该乡并入甘沟乡:撤销石咀乡,将该乡并入古城乡;撤销田堡乡,将该乡并入四河乡;撤销后梁乡,将该乡并入雷大乡;撤销阳坡乡,将该乡并入仁大乡。撤并后全县辖5镇19乡。
张黎娜(2014-05-26) 评论(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
更多
静宁县行政区划:https://www.2ndflr.com/dm/jingningxian/939123.html相关问答
- 2024-04-14奥达勒州行政区划
- 2024-04-12不丹行政区划
- 2024-04-12刚果共和国的省份按照最新的行政
- 2024-04-11佛得角行政区划
- 2024-04-11几内亚比绍行政区划
- 2024-04-11几内亚行政区划
- 2024-04-06日本行政区划
- 2024-04-06蒙古国中央省行政区划
- 2024-04-06斯里兰卡行政区划
- 2024-04-06沙特阿拉伯行政区划
- 2024-04-06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 2024-04-05菲律宾有哪些地名?菲律宾行政区
- 2024-03-31瑙鲁共和国行政区划
- 2024-03-28卡拉干达州行政区划
- 2024-03-24马里共和国简介和行政区划
- 2021-01-22福建宁德福鼎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