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饶河政府门户网站
地理信息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2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4″-47°34′26″,东经133°07′26″-134°20′16″。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县域总面积6765平方公里。既有秀丽的山川,又有广袤的平原,多样的地貌,形成了“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的格局。县辖4镇5乡,96个自然村,79个行政村,境内还有5个国营农场(饶河农场、红旗岭农场、胜利农场、八五九农场、红卫农场),11个森工林场(属迎春林业局:小佳河林场、宝马山林场、威山林场、西丰林场、芦源林场,属东方红林业局:石场林场、牙克林场、奇源林场、五林洞林场、大岱林场、永幸林场)。人口15万,有汉、满、回、壮、苗、朝鲜、蒙古、鄂伦春、赫哲等26个民族。
地貌
饶河县位于那达岭中生板块俯冲带的北缘,地处完达山东北段。东部、北部为平原区,西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多样,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江河泡沼及洪泛地4种类型。
1、山地丘陵
山地丘陵主要位于本县中南部,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由西南向东北纵贯全境,绵延130余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300米。境内山脉最高峰为皮克山,位于本县西南与虎林市交界处,海拔823.9米。第二高峰为大顶子山,位于本县中部,海拔801米。东北部以喀尔喀山为最高,山的岩石呈叠层状,海拔363米,2005年该山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全县山地丘陵面积29832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5.2%。本区切割深度中等,山顶呈浑圆状,沟谷横截面为“U”字型,组成岩性以火山碎屑岩、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区域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是国家重点木材产区。
2、台地
台地位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挠力河以北、别拉洪河以南以及那丹哈达拉岭以东,乌苏里江以西地区。由于流水的切割作用,呈裙状分布。地面略有起伏,向平原方向倾斜,前缘陡坎明显,局部有基岩裸露。平均海拔高度为80米,面积5603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5%。组成岩性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基岩,是本县的农林牧副业产区。
3、平原
平原主要分布在挠力河两岸、别拉洪河南岸及乌苏里江西岸,平均海拔高度为60米,面积为24955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7.8%。组成岩性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砂砾石。该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质肥沃,是本县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4、江河泡沼及洪泛地
江河泡沼及洪泛地主要分布在挠力河、别拉洪河及乌苏里江沿岸,平均海拔高度为40米,面积5644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5%。组成岩性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区域内地势低洼,微地形变化较大,牛轭湖、线形洼地、碟形洼地星罗棋布,江河纵横,荒原辽阔,多为沼泽地。
地质
一、地层
饶河县境内地层比较发育,分布广泛,出露面积5800平方米。本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锡霍特地槽褶皱系完达山中生代优地槽褶皱带,由于本区所处特殊的构造位置和沉积环境,区域内沉积了大面积与邻区截然不同的深海相地层,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1、古生界
县域内古生界只见中石炭统和下二叠统,由于其呈外来岩块混杂于中生代地层中,故此分布局限,仅见于二联桥和小木营一带。
中石炭统二联桥灰岩 只见于二联桥附近,呈外来岩块混杂于上三叠统——下侏罗大岭桥组中,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构成典型混杂堆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白色灰岩和结晶灰岩,厚度大于50米。
下二叠统小木营灰岩组 位于永福桥附近,并与二联桥灰岩一样,呈外来岩块混杂于上统大岭桥组。主要为灰褐色、深灰色砾状灰岩,层理不发育,灰岩呈角砾状构造。
2、中生界
中生界地层在饶河县分布最为广泛,总体方向呈北北东向,沉积厚度大。
三叠系 是县境内最发育的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是一套具有特色的深海相沉积,呈北北东向展布。主要分布在大坝北山组、大佳河组、十八垧地组,厚度分别为1382米、1060.4米、2816米。
侏罗系 县境内侏罗系地层并不发育,主要有下侏罗统永福桥组、上侏罗——下白垩统东安镇组,其岩性的组合主要为杂砂岩、砾砂岩、粉砂岩、凝灰岩和粉砂岩组成,本组生物遗迹很少,厚度大于1017米。
白垩系 县境内白垩系地层不发育,仅在南部锅盔顶子和北部八五九农场一带有所出露。主要有下白垩统、东大岭组。
3、新生界
县境内新生界地层很发育,主要有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以第四系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乌苏里江、挠力河、别拉洪河及其支流两岸,第三系出露较为零星。
第四系上更新统别拉洪河组 主要分布乌苏里江西岸、挠力河、大带河两岸,构成I级阶地地貌特征。岩性为亚粘土、亚粘砂土、砂砾等,在饶河小南山附近,发现猛马象化石,本组厚度8~42米。
二、岩石类型
饶河县境内岩石主要为侵入岩,不发育,分布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印支期侵入岩在县内分布面积最广,出露面积大于900平方公里。根据岩层、岩类、岩石组合,同位素龄值,印支期侵入岩分为基性和超基性岩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类主要分布于饶河县东部的大顶子、坨窑山、房托山、大别拉炕山、大带东山等地,北起新开屯,南至苇子沟,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5—8公里,面积近200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辉长岩、辉绿岩、单辉橄榄岩、单辉岩、纯橄榄岩等。
三、地质构造
饶河县位于西锡霍特地槽褶皱系的西缘,完达山中生代地槽褶皱带内,区内早中生代(主要指三叠——早侏罗世早期)地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尤以印支期超基性岩混杂堆积及深海相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为发育,显示了优地槽发展阶段的特征,早侏罗为早期发生的印支运动,由此形成了复杂的各种地质构造。晚中生代(早侏罗近晚期和白垩纪)本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沉积作用的陆海交互相和陆相为主,岩浆活动规模小,地质构造简单,新生代以断陷为主。
饶河县地层简表
中国饶河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2ndflr.com/dm/raohexian/915616.html
相关问答
周边城市地名
尖山区 岭东区 四方台区 宝山区 集贤县 友谊县 宝清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