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司令”援疆记——沙地里种林果 带群众致富
胡明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在全国同行中颇有名气。他干事雷厉风行,又爱穿一身迷彩服,人送绰号“胡司令”。
2011年4月,受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委派,胡明钰和他的援疆团队从哈密市区转移到伊吾县。
伊吾虽然也属于哈密,但与哈密市区相距200公里,中间横亘着天山山脉。从伊吾县城向北再走175公里,就到了中蒙边境线。这里到处是茫茫的戈壁滩,水显得异常金贵。
胡明钰到伊吾后,带着队伍搞野外普查。他发现,这里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沙土里含有的各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矿物质达到16种之多。低洼的地方酸碱度虽然有些高,但是通过施用农家肥就能改良过来。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沙漠荒芜了几千年,没有任何有害物质,非常适合发展有机林果。
于是,胡明钰向县里建议发展设施林果——在大棚里种林果。没有当地农民愿意尝试,县里就从县城边上的大棚里,给胡明钰拨出12个,实验林果种植。
建大棚所需资金较多,胡明钰不得不充分利用这些大棚。通常一亩地种33棵果树,而胡明钰要在一亩大棚里种上千棵枣树。有人嘲笑他:“这是专家吗?胡整的吧?”胡明钰却说:“树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啊,一开始密植,挂果后就可以多收不少果子。树大了,再逐步移栽到别处,充分利用了时间和大棚。”
在胡明钰和县乡干部的动员下,农民们终于种下了400亩枣树。但是,种了枣树苗的老百姓,第一年什么收益也看不到,还得贴上精力和资金,而种哈密瓜每亩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有人就想把枣树挖掉种哈密瓜。
但是,两个月后,这一批枣树就挂果了。正在乡亲们惊叹着这小小的枣树上竟然结了100多个果子的时候,胡明钰抄起一根棍子,噼里啪啦打掉了不少。看着大家又惊讶又心疼的眼神,胡明钰解释道:“枣树也得‘计划生育’,果子才能长得大,长得好。”
第三年,看到希望的乡亲们,不用动员,就在下马崖乡的戈壁滩上又种上了1500亩枣树。
如今,只有780多口人的下马崖乡,光红枣就人均增收2万元。从前戈壁深处的下马崖乡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如今的下马崖,建起了红枣示范基地、温室油桃示范基地、沙漠骆驼养殖农牧民合作社等项目,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农民阿布都说,在他们那块地里,胡明钰不知道每个月要去多少次,在枣树生长的每一个关键时间点,胡明钰都会出现在田间地头,给大家讲技术。胡明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乡亲们,不要盲目上肥料,要测土配方施肥,化肥不能超标,更不能打农药。
胡明钰认为,农民要想种出好的枣子,关键是要掌握技术,严格按技术办事。
新疆严重缺水,降雨量少得可怜,如果仅仅靠天下雨,果树生长非常缓慢,产量也低。胡明钰去伊吾后,大力推广滴灌设施。他说,采用滴灌浇水,一亩大棚蔬菜,200立方米水就够了,而设施果树比种植大棚蔬菜还省。
翻看胡明钰的微信,俨然就是一个农业知识的科普平台。“果树烂根,80%是这五大原因”“苹果树腐烂的17项防治措施”“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四个关键时期”“测土配方施肥有什么好处”“土壤改良方案有哪些”……他把伊吾县所有服务对象中,凡是开通微信的,都拉到他的朋友圈中。他说,这也是他办的一个课堂,他会根据季节、农时以及当地遇到的具体问题,来发布农业科普资料。
胡明钰还招收了9名刚毕业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一来是为了把自己的果树种植技术更好地教给维吾尔族兄弟,二来也便于他与当地老百姓沟通,有这些大学生翻译,可以减少交流障碍。
他手把手地教这些大学生如何定植、修剪,如何施肥,并给他们明确分工,有的侧重葡萄技术,有的侧重核桃技术,还有的侧重油桃技术,为他们将来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打基础。他带着这些学生,一天到晚地在地里转,在村子里转。他给农民们作出现场示范后,通过这些大学生讲给农民听。他说,想让农民改变种植模式,就得从改变种植观念做起。他让这些大学生把讲课材料翻译成维吾尔语,印发给大家。
胡明钰说,在新疆这些年,他打心底里喜欢那首《生如胡杨》:“做人,当生如胡杨,千年不死;死如胡杨,千年不倒;倒如胡杨,千年不朽!”胡明钰把这段话当作自己的信条。
现在,胡明钰与县领导一起,正在为伊吾林果产品申报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四处奔波着。
“胡司令”援疆记——沙地里种林果 带群众致富:https://www.2ndflr.com/dm/yiwuxian/939432.html
相关问答
- 2018-03-04上海援疆教师莫一明:南疆社区教
- 2018-03-04传达学习第六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
- 2018-02-28抚顺的年味儿在哪里? 在买卖年货的
- 2018-02-28伊川故城遗址:地里长出了文物
- 2017-10-28宝鸡首份农业气候区划出炉 地里能
- 2017-10-27【凉山日报】宁南凯地里拉温泉有
- 2017-10-27宁南凯地里拉温泉度假区
- 2017-10-26肇源县:盐碱地里长出优质弱碱大
- 2017-10-05医疗援疆工作在和布克赛尔县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