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湖北 > 十堰 > 竹溪县 >

湖北竹溪县,湖北竹溪县在哪里

更新时间:2017-09-28 19:47:56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40

湖北竹溪县简介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竹溪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贯北的独特优势。以竹溪为圆心,半径250公里以内有重庆、西安、十堰、安康等大中城市,处于襄渝铁路、安康铁路、汉十高速、武当山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网络之中。竹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产丰富,竹溪美食香飘鄂西。
湖北竹溪县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湖北省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边陲,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东邻本省竹山县,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02个村、4个社区、15个农林特场,总人口36.8万。

竹溪区位独特。竹溪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贯北的独特优势。以竹溪为圆心,半径250公里以内有重庆、西安、十堰、安康等大中城市,处于襄渝铁路、安康铁路、汉十高速、武当山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五纵一横立体交叉网络之中。县内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有公路相通,过境的305省道连接鄂陕两省,竹溪至西安可当天往返;开工的谷竹高速公路更将使竹溪成为沟通中西部的重要物流通道。

湖北竹溪县历史沿革

古代竹溪

竹溪,西周属古庸国。

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置上庸竹溪属上庸。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析上庸地,置武陵县,隶汉中郡,此为竹溪建治之始。

南朝梁,改武陵县为新丰县,竹溪隶之。

北朝西魏,改新丰为上庸。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省上庸入竹山。

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析竹山尹店社复置为县,以境内竹溪河定名“竹溪县”(“竹溪”之名由此而来),属郧阳抚治管辖。

近代竹溪

民国初期,竹溪县属湖北省襄阳道管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将湖北省划分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竹溪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公署设郧县。

现代竹溪

1949年竹溪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

1950年,陕西省郧阳专属划归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管辖。

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改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竹溪隶之。

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离,复设郧阳专署,竹溪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并,实行以市带县体制。竹溪县隶属十堰市所辖。

湖北竹溪县地理位置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为鄂西北的边陲。 地处东经109°29′-110°8′,北纬31°32′-32°31′。东与湖北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的旬阳、平利、镇平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拨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拨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拨新洲乡烂泥湾村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全县无霜期200-246天,日照时数为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湖北竹溪县气候

竹溪县属北区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的特色比较明显,四季分明,高差悬殊,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域有别,灾害各异。年平均气压为963. 9-964. 6毫巴。全年日照量时数为500-1800小时之间,平均每天4-5小时;全年日照率为40%;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在92-101千卡/平方米,全年平均日气温在9-15℃。夏季少酷署,秋季时间短,冬季冷暖变化大。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年积温悬殊大,每上升100米,年积温减少170℃0500米以下区域年积温为4558. 9℃,1200米以上区域年积温为33321°C。极端气温记载:最高气温40°C(1966年7月20日),最低气温零下12.2℃(1969年元月30日)。年无霜期全县平均为238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历年来自然灾害多以旱灾为首,次之为局部水灾和冰雹灾害。已探明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点有38处。

湖北竹溪县风景名胜

竹溪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物点20余处,遗址12处;古墓、墓群19处,寨堡3处。著名文物有《鲁班经》、东坡砚台、汉代陶制和尚棺等。境内峰奇峡幽、风景秀丽。其主要的风景名胜有:

十八里长峡

位于竹溪县南部双桥乡,与重庆的巫溪县交界。 这里,峡虽窄长而不失其雄伟,谷虽深幽而不失其灵秀,长峡两岩群山起伏,峰峦林立,2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49座,最高的葱坪 主峰海拔2740米,最低的海拔也在860米以上。十八里长峡距长江“小三峡”70公里,因峡长18华里而得“十八里长峡”之名,峡内古木参天,终日云雾缭绕,谷底清流奔泻,山间瀑布飞倾。其温和的气候,适度的降雨,使长峡成为多种植物的理想繁衍场所,是鄂西北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此峡自古迄今的封闭,使长峡成了绝无仅有的原始自然景观胜地。该峡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拥有原始森林2万多亩,植物132科591种,各类珍奇动物90余种,物产金钗、石米等几百种名贵药材,是珍稀的动植物基因库。进入长峡风景区,只见千山叠翠,楠木参天,盘石而立。悬崖绝壁高耸入云,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49座,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860米,终年云雾缭绕、气势磅礴。看绝壁,似倚天长剑、似玉女婷立、似佛神观天,使人心旷神怡,又感神秘莫测。

楚长城遗址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以后,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以脊作界,修筑庞大的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经有关考古专家多次考证,认为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1987年6月21日《湖北日报》称:“竹溪境内楚长城遗址的发现,将陕西、河南边境考察的结果连贯起来了,填补了中间一段空白,形成了较完整的楚长城体系”。竹溪境内全长180多公里。现在竹溪境内尚有四处遗迹。第一处在蒋家堰的关垭子,是湖北通往陕西的门户,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处在中峰的柳林垭;第三处在中峰的王家沟;第四处在竹溪、竹山两县交界的铁铜寨。 标湖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南部9公里标湖林场境内,总面积1884公顷,有偏头山、标湖、孔家包、龙泉洞、三包等五个风景区。公园以寿林风光为主,有仿古式宾馆巴山客舍,峰奇水秀,涧深谷幽,崖峻壁峭,仅自然景观、景点就有40多处,风景十分优美。人文古迹较多,传说神秘动人,尤以偏头山、祖师庙及隐真洞等最负盛名。山林景色四季秀丽,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交通便利,居住环境好,是观光旅游、度假、避署、疗养、狩猎的理想场所。 采皇木摩崖诗刻

明嘉庆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皇帝为修故宫,下令湖北光华知县廖希夔采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采得。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三首: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碑文字迹虽受风化,仍很清晰。昔日采皇木遗址,如今新生长的楠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摩崖诗被竹溪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慈孝沟也被列为竹溪县珍贵的楠木保护区。

湖北竹溪县,湖北竹溪县在哪里:https://www.2ndflr.com/dm/zhuxixian/96486.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竹溪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茅箭区   张湾区   郧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县   丹江口  

推荐地名

 埃里哈   绍巴克   阿杰隆   塔菲拉   卡拉克   伊尔比德   瓦迪穆萨   马弗拉克   萨勒特   马代巴   死海   马夫拉克   黎巴嫩   贝鲁特   赛达   苏尔   的黎波里   贝鲁特省   山区省   北方省   南方省   贝卡省   纳巴蒂耶省   阿卡省   巴尔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