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之战》教案
本文属于报告文学体裁,讲述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学习到本文独特的构思和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辨习惯,提高人文综合素养。从教材跨学科整合知识的“大语文”教学观的角度看,这篇文章与本单元其它文章一道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极好的教材资源。
一、教学目标
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继续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手段:问题研读法、多媒体手段辅助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影片《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片断,上课后便即关闭,由此导入新课:(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辽沈战役》的片断,影片中展示的战争场面之惨烈,规模之宏伟是在以前的国内战争影片中少见的。我们知道,锦州之战的胜利,对于辽沈战役的胜利,进而对于三大战役的胜利是非常关键的。一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到一个阶级或者一个朝代的兴衰,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滑铁卢之战即是一例。
滑铁卢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这一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也从战术、战略的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阅读茨威格的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用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今天我们来阅读这篇精彩的报告文学,看看茨威格是如何再现战争的惨烈之景的,看看茨威格是如何评判这场战争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自己查找资料的结果:
(1)关于拿破仑的事迹;
(2)滑铁卢之战的背景;
(3)滑铁卢之战对法国、对欧洲甚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通过听写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要求写出拼音、汉字),并口头说出相关词语的意义:
仓皇 拘泥 怯懦(qi no)扣人心弦 疲惫(p bi)惟命是从 优柔寡断 孤注一掷
3、请几名学生分别归纳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教师加以引导、补充,明确:略(见《教师用书》第200—201页)
4、讨论问题:作者认为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尽全面,滑铁卢一仗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
5、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作品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线索、构思组材、剪裁技巧等三方面了解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1)叙事线索明晰: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
(2)构思组材上,关键人物(格鲁希)突出,双方首领急切盼望援军,侧面烘托,引出格鲁希,格鲁希错误决策以及坚持错误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的直接描写,充分表达了主题。
(3)剪裁技巧上切入点准确:以决定性的一秒钟为突破口,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宏大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
三、课堂小结
评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多方面能力。
四、布置作业
精读本文,体会文章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滑铁卢之战(报告文学)
[奥地利] 茨威格
叙事线索 时间 人物
构思组材 关键人物突出
剪裁技巧 切入点准确(决定性的一秒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导入新课
略
二、具体感知
结合练习一分析本文全场景的勾勒与关键细部的刻画相结合的特点。
1、问:全场景勾勒的部分有哪些,关键细部的刻画的部分有哪些?
《滑铁卢之战》教案:https://www.2ndflr.com/dm/bilishi/huatielu/940581.html相关问答
- 2018-03-01《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案)
- 2018-02-27西方文化史 全套教案.DOC 全文 文档
- 2017-10-29西亚和北非教案
- 2017-10-28插花教案属于哪类学习领域
- 2017-10-25《预防埃博拉病毒传染教育主题班
- 2017-10-17高一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
- 2017-10-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三课时教案
- 2017-10-06[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在布里亚特
- 2017-09-22沃尔塔瓦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