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南地区 > 西藏 > 昌都地区 >

昌都卡若遗址 “人”在青藏五千年

更新时间:2017-10-27 20:26:05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89

距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卡若村沿澜沧江西岸而落。村子西南500米处,有一块被围墙圈起来的土地,大约1200平方米,杂草丛生、怪石突兀。这不是一块平常的土地,脚下的沙粒被风扬起时,仿佛带人穿越回了青藏高原的5000年前。

青藏高原上究竟有无最早的“原住民”,在史学界被讨论得热火朝天。曾经最流行的说法是“西羌说”,认为青藏高原居民源于古羌人入迁,其最直接的论据来自于《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以卡若村被围墙圈起来的大约1200平方米土地为圆心向外辐射,3.8万平方米宽广无垠的地表下,新石器时代时的房屋、道路、石墙静静地诉说着青藏高原人类活动5000年的历史。这片土地被称为“卡若遗址”,该遗址证明“西羌说”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卡若,藏语意为“城堡”。传说曾有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欲征服此地,当地居民为此修筑城墙进行抵抗,但后来城堡被攻克并遭到摧毁,只留下了它的名称。据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介绍,卡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有4000—5000年的历史,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分别为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藏北细石器遗址)。该遗址是1977年水泥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后在1978、1979和2002、2012年进行过四次发掘,共发现房屋遗址31座,道路3条,石墙3段,圆石台2座,石围圈2座,灰坑20处,水沟1条,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中有1200左右平方米为核心区域。遗址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已成为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外,还有部分粟米、动物骨骼等。

“卡若遗址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在中国考古科学和西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洛松曲扎说,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的历史前推到了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在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曾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大量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境内的元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华远古文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此外,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境内保存最好、最系统、年代最正确、遗物和遗迹最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对于研究藏民族历史、西藏高原人类史、西藏史前文化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卡若遗址公园”建设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其中前期投资2928万元。现自治区文物局已委托北京古建筑研究所制定《卡若遗址保护规划》。此外,根据昌都地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当地将形成以“卡若遗址公园建设”为龙头,以“卡若文化产业园区”为抓手的新型大遗址综合保护利用开发体系。该遗址公园建设将以遗址展示、模拟考古、场景复原三大主线为基础,建立一处集文物收藏、展示、利用、研究、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古遗址保护区。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昌都地区文化名片之一。初步建立起以卡若遗址为中心,小恩达遗址、江钦遗址为延伸的昌都三大古遗址保护区。

昌都卡若遗址 “人”在青藏五千年:https://www.2ndflr.com/dm/changdudiqu/93852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昌都地区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昌都县   洛隆县   边坝县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推荐地名

 垫江县   武隆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县   秀山县   酉阳县   彭水县   江津   合川   永川   南川   四川   成都   锦江区   金堂县   双流县   郫县   大邑县   蒲江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