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北地区 > 甘肃 > 酒泉 > 金塔县 >

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7-10-28 11:16:30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88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一轮热潮中,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特别是在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县域经济能否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大热点。为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对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金塔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实施"两抓整推"发展战略,主攻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与全市、全省、全国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如下:

1、县域经济实力比较。据甘肃省社科院和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编写的《2008: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蓝皮书,对全省81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排名和综合评价,县域社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十位的依次是敦煌市、阿克塞县、玉门市、金川区、甘州区、肃州区、肃北县、西峰区、瓜州县、金塔县,金塔县处在第十位。

2、生产总值比较。2007年金塔县的经济总量为21.14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0.4%,到2009年下降为9.5%,下降了0.9个百分点,年增长速度高低相差7.1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16.9%,比全市、全省、全国分别高3.5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和低7个百分点(见表1)。

3、三次产业比重比较。纵向比,近三年金塔县呈现一产所占比重逐年缩小,二产、三产比重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见表2)。但横向比,2009年金塔县一、二、三产的比重是32.7:23.1:44.2,而全市、全省、全国一、二、三产的比重分别是14.6:48.3:37.1 、14.71:44.67:40.62 、10.6 : 46.8 : 42.6 ,相比之下,金塔县一产比重过大,二产比重偏小。

4、工业增加值比较。2007年金塔县工业增加值为2.5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2009年增加到4.44亿元,比重提高到3.6%,上升了0.3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23.2%,比全市、全省、全国分别高7.2个百分点、11.2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见表3)。

5、财政收入比较。2007年金塔县财政收入为6762万元,到2008年已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增加到12442万元,三平均增速为29.5%,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见表4)。

6、固定资产投资比较。2007年金塔县固定资产投资为6.8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9%,到2009年已下降为4.7%,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34.7%,比全市、全省分别低15.8个百分点、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9个百分点(见表5)。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2007年金塔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2009年增加到5.4亿元,比重提高到7.1%,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21.8%,高于全市、全省、全国1.9个百分点、 3.8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见表6)。

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较。2007年金塔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64亿元,占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  7%,2009年增加到16.1亿元,比重6.8%,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14.4%,比全市高2.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全国4.4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见表7)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2007年金塔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08元,是全市、全省、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90%、65%, 2009年增加到13555元,是全市、全省、全国的99%、114%、79%。2008年以来,金塔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平均增加 2274元,年均增长19.3%,全市、全省、全国两年分别增加1218元、959元、1695元,年均增长10.6%、 10.2%、11.8%,比全市、全省、全国分别高8.7个百分点、9.1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见表8)。

1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2007年金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29元,是全市、全省、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220%、 124%, 2009年增加到6426元,是全市、全省、全国的100%、 216%、125%。2008年以来,金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年平均增加649元,年均增长10.4%,全市、全省、全国两年分别增加 652元、326元、507元,年均增长10.6%、11.8%、10.6%,低于全市、全省、全国0.2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0.2百分点(见表9)。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上述十个方面分析对比,可见,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县域经济发展形势良好。2007到2009年三年间,生产总值平均增速16.9%,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23.2%,财政收入平均增速29.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平均增速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19.3%,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10.4%,各项重点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园区及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促进县域工业的主导地位。县上相继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和加快工业发展的"两个20条",从土地、税收、政策、投融资体系建设、奖惩机制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成立了金塔县投资中心,为加快工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多方筹资,规划建成了金鑫、北河湾、穿山驯、红柳洼等四大园区,形成了矿山、农产品加工、光电等产业集群,金塔县工业经济框架基本成形,项目建设硬环境配套完备,招商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加速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

3、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突显。2009年金塔县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77项,完成投资11.5亿元,增长53%,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9个,完成投资74768万元。特别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机遇,全力打造低碳经济新型工业群,依托县域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按照"抓能源,带全局"的构想,重点发展光电、调峰电源、核乏燃料后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产业,同步发展配套电网、装备制造、风电、水电等产业。在光电开发上,红柳洼光电园区已开工建设,先后与多家能源开发企业签订了光电项目合作协议,通过争取,已有4个项目取得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文件。风电开发上,引进四川旺平环保能源公司进行弱风发电实验项目,开展5000千瓦实验机组土建及安装工作,计划分期分批逐步扩大装机规模,力争通过两到三年时间,建成5万千瓦大型弱风发电场。火电建设上,已配合业主和设计单位完成了厂址勘察选择、基础资料收集、各种支持性文件提供等大量前期工作,电厂一期工程项目预可研报告已通过了国家电网西北公司专家组的审查。项目可研报告修编和接入系统、环评等6个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争取省发改委批复文件,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核乏料后处理项目方面,项目初可研报告已基本编制完成,正在进行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待进一步论证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初步概算总投资约1000亿元,计划2015年开工。

4、现代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近年来,金塔县坚持"一特四化"发展方向,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已发展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甘肃省产棉大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20万只以上,是全省最大的农区养羊县;制种面积保持在5万亩左右,是全国三大对外制种基地之一。2009年金塔县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45座、516亩,发展弓棚蔬菜1500多亩,栽植优质葡萄8029亩,扩大加工番茄、制种、洋葱、孜然、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5万亩,新增亩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田1.1万亩。以良种羊调引、繁育和高标准设施配套为重点,畜牧产业规模明显壮大,投资3100多万元,新建良种羊繁育场4个、高标准养殖小区14个,组装配套养殖小区20个,调引优质良种羊9686只,培育年收入万元以上规模养殖户2800户,是近年来品种引进力度最大、小区建设和规模场户发展最多、产业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已由种羊输入县转为输出县。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在看到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看到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县域发展潜力还没有全面激活,全域发展的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虽然成效明显,但与市场要求还有差距。金塔县仍属于农业县,县域经济互补性差,工业化进程相对迟缓。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趋同化、农产品品质不高、低水平恶性竞争导致县域经济整体效益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农民收入缺少稳定的产业增长点的支持和有效保障机制的支撑。

二是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还缺少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工业经济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以原材料加工、资源性开发为主的传统工业所占比重偏高,低产出、低效益对总体工业制约较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比较薄弱,产业集成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县域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与全市各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上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所需的要素支撑更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为现代农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科技、流通、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善民生,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和新跨越。

1、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空间。抢抓产业重组加速的机遇,立足比较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本地特色资源开发、为城市工业配套加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二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特色农业比重,增强农业竞争力。重点发展外向、特色、绿色、精品农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突出发展畜牧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提高特色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在发展特色经济上,把握县域经济出现的块状特征,综合考虑县域各种资源,找准有利条件和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主攻方向,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因县制宜,扬长避短,尽量把优势运用到极致、把资源利用到位、把潜力挖掘充分。三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县域第三产业,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2、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工业强县,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一是立足市场需求,科学确立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培植和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骨干企业集中,围绕重点骨干企业推动资产重组,带动县域工业发展。二是做强做大县域工业园区。把县域工业有机融入产业延伸链中,形成县乡工业园区联动发展效应,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增长点、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使县域工业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民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有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一是不断完善金塔县城镇体系,迅速发展壮大现有城镇。二是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城镇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域发展服务业,发挥小城镇地域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四是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

4、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带,发展块状特色农业经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产业档次,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培植优势农产品品牌,实现金塔县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二是做强做大农业园区,以园区发展示范带动农业总体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农业份额。三是重点培植和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户致富能力强的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整体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开发,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5、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质,注重培养、选拔和使用视野宽、思想好、思路新的干部,能带领群众较快改变面貌的能人。二是改进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吸纳县内外资源,促进县域经济较快的发展。三是用足用活中央、省、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金塔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www.2ndflr.com/dm/jintaxian/939128.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金塔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肃州区   金塔县   安西县   肃北县   瓜州县   阿克塞县   玉门   敦煌  

推荐地名

 沐川县   峨边县   南充   顺庆区   高坪区   嘉陵区   南部县   营山县   蓬安县   仪陇县   西充县   阆中   眉山   东坡区   仁寿县   彭山县   洪雅县   丹棱县   青神县   宜宾   翠屏区   屏山县   宜宾县   南溪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