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非洲 > 北非 > 苏丹 >

在撒哈拉沙漠边缘,中国第十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

更新时间:2017-10-24 20:28:07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89

原标题:在撒哈拉沙漠边缘,中国第十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打造出一项项“精品工程”

  执行了近8个月的维和任务后,中国第十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即将回国。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撒哈拉沙漠边缘,中国维和军人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打造出一项项“精品工程”,在红土地上树立起了中国蓝盔的光辉形象。

  4月下旬,维和部队刚刚抵达任务区,就接到了对尼亚拉市区北街三条主干道进行升级改造的任务。

  那段时间,达尔富尔地区部落武装冲突不断,离中国营区不远的地方发生过多起袭击事件,但中国维和官兵依然准时出现在工地上。

  “当时正值旱季最炎热的时候,暴晒后的地表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压路机驾驶员汤青州说,每次执行任务,不到半小时就浑身湿透,身上留下一层厚厚的盐渍。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工程按时顺利完工。

  “中国维和部队的技术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让我们的街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就是奇迹!”道路竣工检验时,南达尔富尔州州长艾萨奇连声称赞。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中国赴苏丹维和官兵还积极帮助当地群众排忧解困,把和平友爱的温暖传递到任务区人民心中。

  里扎盖特部落是苏丹东达尔富尔州最大的部落,生活着10万部落民众。多年来,水源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攸关部落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6月,中国维和部队13名官兵、3台装备车辆,历时两天,穿越120公里荒漠来到部落,为他们装上了期盼已久的蓄供水系统,解决了当地的饮水问题。部落首领玛目德·穆萨·玛迪博感激地说:“你们是我们部落的恩人!”在联非达团东战区最高行政长官兰丁的见证下,玛迪博当场宣布将村子改名为“中国村”。

  9月下旬,官兵执行杜艾因市区“中苏友谊路”的重建任务,道路从杜艾因市小学的门前穿过。

  听说中国维和军人为他们修路,学校的老师热情邀请官兵到学校参观。学校有300多名学生,可只有5名老师,教室是几间四处漏风的茅草棚子,破旧的木板搭成课桌,不远处一片低洼不平的空地就是孩子们活动的“操场”。

  3天后,官兵再次来到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文具、药品、食品等物资。官兵还帮助学校清理垃圾,重新修整校舍,并为孩子们平整出一个足球场。

  真诚无私的举动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11月初,学校专门邀请中国维和官兵参加他们的升旗仪式,这是他们对最尊贵客人的礼遇。

  阿布卡林卡,这座位于东达尔富尔州东北角的美丽城市,饱经战火摧残。由于土地划分以及石油问题,当地部落近年来冲突愈演愈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为了传递和平,调解部落矛盾, 缓和部落冲突,中国维和官兵同联非达团东战区的人员,一起深入战乱不断的阿布卡林卡市难民营,为当地民众带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展开义务医疗巡诊,为两个部落的民众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中国维和军人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文化,也让我们学会了理解与包容。你们是传递和平的使者!”阿布卡林卡难民营小学校长欧马得利说。

(来源:解放军报)

在撒哈拉沙漠边缘,中国第十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https://www.2ndflr.com/dm/sudan/933097.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苏丹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喀土穆   苏丹港   北喀土穆   恩图曼   尼罗河   红海   卡萨拉   加达里夫   杰济拉   森纳尔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北科尔多凡   南科尔多凡   北达尔富尔   西达尔富尔   南达尔富尔   中达尔富尔   东达尔富尔  

推荐地名

 哈尼亚   斯巴达   基利尼   莱瓦贾   弗洛里纳   基尔基斯   卡泰里尼   卡兰巴卡   约阿尼纳   特里卡拉   卡尔季察   佐莫科斯   哈尔基斯   拉夫里翁   维瓦里诺   雷西姆浓   萨洛尼卡   科莫蒂尼   比雷埃夫斯   塞萨洛尼基   特里波利斯   帕特雷   伊拉克利翁   沃洛斯   罗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