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华中地区 > 河南 > 濮阳 > 台前县 >

“扶贫车间”下乡 “挣钱”“持家”两得

更新时间:2017-10-26 18:17:56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69


“扶贫车间”下乡 “挣钱”“持家”两得——河南濮阳打造精准扶贫就业基地

序号:9500  索引号:J0001--2016-00696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 点击:2990 发布日期:2016-8-19


新华网电 66岁的张桂菊双手翻飞,藤条来回缠绕,一个藤椅座面很快从无到有。不远处,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看着她做编织活。

这里是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城关镇赵楼村尚百利藤制品厂的加工车间。老人名叫岳喜梅,88岁,是张桂菊的婆婆,身体不好,随时需要人照顾,张桂菊便每天带着婆婆一块来厂里上班。

在这里照看我方便,留在家怕我摔倒,我的腿不行了,眼也看不清了。这里人多,热闹,高兴!岳喜梅声音虽略带颤抖,但能听出其中的满足之情。

张桂菊能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婆婆,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作地点离家近。在这里上班的基本上是周边村里的留守妇女。张桂菊的两个儿媳妇也在这里上班,不仅每个月能挣一千五六百块钱,还能就近照顾上学的孩子。

台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外出务工是重要收入来源,但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许多农村妇女不得不留在家里。为此,台前县探索通过政府投资建设扶贫就业基地,吸引企业把车间办到村里,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

尚百利藤制品厂的负责人秦文云说,他们租用基地的房子作为加工车间,既节约了投资成本,又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目前有周边4个村70多人在这里就业,其中30多人为贫困户。

据台前县县长王俊海介绍,全县已经新建和改造113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引进了服装加工、汽车配件、羽毛制品、编织包装等各类企业,吸纳就业7345人,其中,贫困人口2938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台前县打渔陈镇枣包楼村扶贫就业基地有一间专门辟出的小屋子,十几名孩子正坐在小板凳上看动画片,外面就是晨晨服饰的加工车间。10岁的张艳告诉记者,这里有空调,凉快,还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比在家里待着有意思。

张艳的妈妈就在外面的车间里干活。晨晨服饰的负责人焦修县说,他们把这个小屋子叫希望之家,还有志愿者教孩子们读书学习。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玩耍,大人在这里才能够安心干活。

留得住妈,拴得住娃。这是台前县群众对扶贫就业基地作用的形象概括。在基地选址上,台前县坚持贫困村优先,尤其是建在学校、幼儿园附近,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仓库、民宅等进行改造提升,节约资源,着重引导同县主导产业吻合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以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

56岁的贫困户陈桂荣在打渔陈镇周庄扶贫就业基地上班,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她老伴有病,儿子遭遇车祸,还有一个需要照看的孙子。看到记者过来,她停下缝纫机上的工作说:如果不是这个厂,我根本没地方挣钱。

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扶贫就业基地建设,对贫困户来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脱贫增收;对企业来说,破解了招工难,培育了一批小老板;对村里来说,就业基地产权属于村集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对党委政府来说,壮大了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可以说是四方共赢。

如今,台前县的扶贫模式已经得到各方肯定,不仅在濮阳市另外两个贫困县得到推广,不少外地市也带队前来学习。其中,濮阳县已建成扶贫就业点162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659人,年人均收入约1.9万元;范县已建成就业点及种植养殖基地共计113个,预计吸纳贫困户2456户。

分管扶贫工作的濮阳市委副书记阮金泉说:扶贫就业基地建设,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激活农村产业,有利于吸引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走上经济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濮阳市会突出抓好这项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扶贫车间”下乡 “挣钱”“持家”两得:https://www.2ndflr.com/dm/taiqianxian/936306.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台前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华龙区   清丰县   南乐县   范县   台前县   濮阳县  

推荐地名

 新罕布什尔州   康科德   新泽西州   新墨西哥州   圣菲   纽约州   北卡罗来纳州   纳罗利   北达科他州   俾斯麦   俄亥俄州   俄克拉何马州   俄克拉何马城   俄勒冈州   宾夕法尼亚州   罗得岛州   南卡罗来纳州   哥伦比亚   南达科他州   皮尔   田纳西州   得克萨斯   犹他州   佛蒙特州   蒙彼利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