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在赞比亚过得怎么样?他们来亲自讲给你听
近日,赞比亚移民局以涉嫌非法购买铜矿原料为由将铜带省31名中国公民强行关押。
案发后,记者联系了在赞比亚生活近30年的老胡,他倒不甚清楚,边逗着孙子,边和记者聊起了家常。
弄孙为乐 尽享天伦
老胡是记者2012年在非洲调研时认识的。他来自江西,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生活了近30年的时间。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跟随援赞医疗队来到卢萨卡。
“那时候出国审核可严格了,要根正苗红”,农民出身的老胡第一次出国,作为厨师照顾队员的伙食。
“做中餐经常缺原料,自己就开始种一些。”后来援赞医疗队走了,老胡却选择留下来,继续种地。
他向政府承包土地,种植各种粮食蔬菜,中国农民勤劳的汗水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菌菇大棚
就在农场里,会看到赞比亚人居住的房屋,他们是老胡的员工。
他会教授他们如何除草、施肥、除虫等等,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
老胡的大儿媳倾心在土地上,淳朴勤劳,打理农场的事务。
每天清晨会到当地菜市场卖菜,“现在中国人多了,菜也比以前好卖。”阿姨说。他们家做的豆腐经常被中企订购一空。
当地市场
老胡说,在卢萨卡这几十年的生活简单平凡,与当地人相处融洽。
卢萨卡不比铜矿省,没有显著的自然资源,很少像媒体报道中发生劳资冲突。
卢萨卡绿树成荫,农场里更是花香果香四溢,老胡闲了就弄孙为乐,尽享天伦。
听着听着就全听懂了
在卢萨卡的华人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餐饮、贸易、农业和建筑领域,来自江西、江苏和四川的人比较多。
江西建工是较早进入卢萨卡建筑领域的国企,也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少江西人在卢萨卡落地生根。
江苏、福建人是做贸易起家的,特别是轻工产品。
远东饭店的老板骆先生来自福建,前期就是跟随老乡做贸易起家的。经过辛苦打拼,才有了这家饭店。
可能是南方口味的关系,记者觉得远东的饭菜最对胃口,经常来这和骆老板聊天。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他学英语的经历。像很多来赞打拼的华人,英文并不好,有些甚至完全不懂。
那他们是怎么在这生活的呢?“刚开始生活真的很艰难,跟当地人交流有困难,不敢出门,不敢说话,完全听老板的。”骆先生说。
但凭着倔强的性格,他开始几乎零基础地学习英文。
“我就不断背双语材料。对照着中文意思记单词,跟着黑人兄弟练发音。”骆先生平时打工也很忙,但他坚持比其他人早起一个小时,晚睡一个小时,挤时间学习。
另外,他不断听当地的英文电台,有事没事就捧着听。
他特别认真地说:“有一天,听着听着突然觉得全听懂了。”看似神奇的经历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在掌握英文后,骆先生生意越做越红火,最后挣下了这份家业。但他依然思乡,子女都在国内上学,“最后都要叶落归根的。”
卢萨卡
举家迁到赞比亚
如果说赞比亚华人圈对刘秀义这个名字知之甚少,那么“刘大妈”的称呼绝对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可是个名人。
漫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街头,令人垂涎的小吃当属刘大妈中餐馆中的小笼包。这不仅成为在赞华人的首选,而且备受当地人的推崇。
刘大妈有着四川女性特有的冲劲,举家迁到赞比亚时,她对英语是一窍不通。
刘大妈的办公室
然而,这个怀揣抵押全部家当、举债凑齐的10余万元人民币的普通中年妇女,从一个20平方米的中餐小店开始,起早贪黑,历经千辛万苦,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夏季顶着烈日,提着几十个盒饭给几公里外的中国施工队送盒饭,天天如此。”刘大妈回忆说。
刘大妈现已年逾五旬,但仍然精力充沛。
每年春节,她都积极为中国使馆举办的联欢活动提供免费餐。
开馆经商的刘大妈也经常聘请当地百姓成为餐厅一员,尽可能多地帮他们解决生活问题。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刘大妈作为非洲国家代表出现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上,说起来时她满脸洋溢着骄傲。
华侨华人在赞比亚过得怎么样?他们来亲自讲给你听:https://www.2ndflr.com/dm/zanbiya/924711.html相关问答
- 2021-01-20赞比亚首都在哪里
- 2017-10-29非洲风情商情之赞比亚、马拉维
- 2017-10-29中国企业对赞比亚投资研究分析.
- 2017-10-2931名在赞比亚中国公民获释离境 非
- 2017-10-2931名被赞比亚关押中国人获释遇阻
- 2017-10-29哪里可以办理到赞比亚的签证呢
- 2017-10-17什么时候去赞比亚旅游最好
- 2017-10-15记几位同胞在赞比亚创业的经历
- 2017-10-15赞比亚矿业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
- 2017-10-15赞比亚华人被捕最新进展:经交涉
- 2017-10-15接出监狱直送机场,31名在赞比亚遭
- 2017-10-15中国到赞比亚海运物流方案
- 2017-10-15赞比亚血檀——紫檀中的“李鬼”
- 2017-10-15赞比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港口信息
- 2017-10-06赞比亚恩多拉介绍
- 2017-10-06“卢萨卡”赞比亚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