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中国 > 西南地区 > 西藏 > 山南地区 > 扎囊县 >

山南朗赛岭庄园

更新时间:2017-10-04 14:57:14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85

朗赛岭庄园位于扎囊县境内,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庄园。该庄园始建于吐蕃王朝晚期,并于帕竹王朝时期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庄园建筑除七层主楼外,有附楼、望楼、碉楼、花园、壕沟及林卡,以及农田、牧场、手工业作坊等附属建筑。该庄园用石砌土夯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土石承压比例协调的古代高层建筑构思在西藏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朗赛岭庄园是西藏最早的高层建筑之一,也是西藏封建农奴社会的一个历史见证。
朗赛岭庄园被誉为“西藏农奴社会的缩影”。它聚旧西藏王侯的奢华与农奴的悲惨为一体,监狱、窝棚、马厩、粮仓、客厅、佛堂、林卡、暗道、防御墙、护城河等等一应俱全,设计之巧妙,技艺之精湛,让人瞠目结舌。一幅喇嘛王国的全景图,一段地方政权的纷争史,活脱脱就在眼前,满目奢靡的天堂与痛苦的地狱,强烈地冲击人们的心灵。
朗赛岭庄园,兴建于西藏帕竹政权时期,距今大约六七百年,庄园主体为7层,是当时西藏最高的民间建筑,修建时间前后共用了26年。
朗赛岭庄园主曾为帕竹政权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加官进爵,赐良田十万,农奴上千,也开始修建自己的庄园。
朗赛岭庄园外有2层围墙,主楼坐北朝南,整座建筑墙壁都用石砌土夯的办法筑成,总高22米,是西藏最早的高层建筑,下部有7米多高的石墙基,其余上部全为土夯墙,隔层夹有石板,墙厚约1.4米。主楼东半部从底层到顶部全为石砌墙壁,石墙上全刻有八宝图案,而且在最东端增加了宽4.3米的附属建筑,石缝衔接痕迹十分清楚,这些是后期加修的。主楼大门前有一长方形高台,台前和台左各有台阶可登台上,台前阶梯宽大,级差小,左边台阶窄小而级差大。朗赛岭庄园这种用石砌土夯的特殊建筑方法和协调土石承压比例进行建筑的构思,在西藏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此外,主楼四周还巧妙地设计了射箭孔,敌人一旦冲破防御墙和护城河两道防线,庄园内的卫兵便可居高临下,从射箭孔中射杀敌人。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设计起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旧西藏地方政权最大特点在于“政教合一”,政治、权力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朗赛岭家族出现了三世活佛。大红的白玛草女儿墙(在西藏只有出现活佛的家族修房时才可以建白玛草女儿墙)迅速成为其家族显赫地位的象征。此外,庄园主还在主体外墙上镶嵌了六字真言、轮回大悲咒等宗教纹饰。
最底层的苦难
在旧西藏封建农奴制下,几乎所有的贵族庄园中都有专为惩罚农奴而设置的刑房和监牢。朗赛岭庄园的最底层便是牢房。
牢房入口被一扇厚达7公分的核桃木大门紧紧把守。打开牢门,进入监狱内部,空气中漂浮着潮湿腐败的味道,令人不寒而栗,四个墙角不足10公分宽的四个射箭孔是全部的采光和通风设施。即使外面烈日炎炎,地牢里却仍冰冻如窟,使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整个监牢环绕庄园一周,很大,虽然高达5米多,但由于通风和采光设施有限,依然让人感觉极压抑。当年三五个“犯人”一起被同一个枷锁锁好后,投到监牢之中,坐不能坐,躺不能躺,与潮湿、冰冷、饥饿、恶臭、毒虫相伴,白天被强迫劳动,晚上则关进地牢,是何等的生不如死。此外,这一层还是圈养牲畜的地方。
无底谷仓与存金宝地
朗赛岭庄园的台阶很高,顺着台阶往上,便是大楼正门,精致雕花的门柱,镂雕精美的大门,尽显贵族雍容华贵之气。门上雕刻的“财神牵象”“蒙人驭虎”图像,是西藏典型的护门图。
从台阶步入室内,不知不觉中已身处第三层了(最底层为牢房,第二层为仓库),有登堂入室的感觉。
这一层房子套房子,或大而宽敞或幽黑昏暗,有的还雕梁画栋,使人感觉仿佛进入了迷宫。这里有粮仓,不过粮仓入口却在第四层。这一层昏暗的小房子中只住几名管粮仓的“年巴”(即粮食管家),其余的都是粮仓,共有5间,设有4个取粮口,藏式的活动仓板,便于取粮,粮仓硕大无比,就像个无底洞,每年,无数农奴的血汗汇集成贵族灿烂的笑容,填积到这里。
第四层的主要功能是收租和藏宝。收租房相当宽大,脚下便是入粮口,但入粮口却很小,只能倒粮进去,一般看不见粮仓里有多少粮食。收租房隔壁是“夏康”,即肉类储存室,一年四季,这里牛羊猪肉堆积如山,由农奴无偿提供,数量十分庞大,供养贵族生活。仅现存挂肉用的牛皮绳以及椽木上密密麻麻的挂肉钉,就足以让你感叹当年贵族的富有。
这一层还有一间被称作“佐康”的地方,专门存放贵族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和贵重家私细软之物,因此,“佐康”虽然宽大,但很隐蔽。旁边的小卧室是供贵族的大管家住的,其地位仅次于贵族,且一定是庄园主人的亲信和心腹之人。
精致璀璨的贵族居室
从第五层开始,就要住贵族成员了,这一层大卧室、小卧室,层层相套,错落有致,客厅、阳台、天窗、卫生间一应俱全,尤其是巨大的天窗,直通顶层,使通风、采光均十分充足,冬暖夏凉。冬天清晨的第一缕暖阳便可以穿透天窗和阳台,晒到卧室;夏日雨后的第一丝清香也会溢到这层以上的每一个房间。
这一层主要作为庄园主人家眷子女起居生活的场所,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各自房屋的位置、大小、内部装修、饰物也不同。家眷共用一个3排12柱的大会客厅,会客厅主要用于接待尊贵的客人,装修得金碧辉煌,墙上更是画着精美的壁画,内容有宗教的、庆典的、也有消灾祈福求平安的,据说,绘制这些壁画的部分画师请自于扎塘寺(扎塘寺壁画是西藏壁画的始祖,敦煌壁画的发源之地),他们所运用的很多绘画技艺已失传,因此朗赛岭庄园的壁画愈发显得珍贵。
第六层才是真正的朗赛岭庄园主人居住的地方,除了拥有五层具有的一切设施之外,这一层装修更加豪华奢侈,同时,这一层还增加了密议室以及早茶房等。由于其家族出现了活佛,所以每天起来念经是庄园主人必不可少的例事,因此这里还设置了佛堂、藏经阁。
朴素的活佛殿堂
朗赛岭家曾先后出过3位活佛,因此,活佛殿堂修建在了庄园的最上层。这一层一般人(包括贵族)是不能随便上来的。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豪华,仅一间卧室,一间经室,一个阳台而已。活佛一人住一层,也许是为了能让活佛抛弃世俗的繁华,清心寡欲,潜心悟道吧,所以装饰比较简朴但很脱俗,除阳台外,经室和卧室并不宽敞,甚至有些狭小压抑。
活佛是家族中最受尊敬的人,也是家族在僧俗两界的显贵人物,所以备受尊崇,衣食起居都有专人伺候,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奇妙的贵族林卡
庄园南面50米,便是朗赛岭庄园的林卡。这个贵族林卡分前后院,据传当年园内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珍贵名木不计其数,光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就有20多种,甚至还有热带作物。热带作物在西藏成活实属奇迹。据当地老人们介绍,热带作物是通过逐步移栽,使其逐步适应高原气候培植而成的,即从热带将某种作物向海拔较高的地方移植几百公里,待适应后,再向更高的地方移植,如此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直到植物适应高原气候为止。我不由得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这移栽热带作物的过程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卡虽几经破坏,但如今保留下来的树种仍有松、柏、杏、梨、桃、苹果、秋海棠、人参果、核桃、杨、柳等10多个品种,还有竹子、玫瑰以及不知名的奇花异草若干,其间流水潺潺,鸟鸣啾啾,恍若世外。贵族林卡,主要是供贵族过节、喝酒、跳舞、狂欢、祭祀、娱乐的场所,下人一般不得入内。
时光荏苒,几百年弹指一挥间,庄园内早已人去楼空,下人破旧低矮的窝棚也已成为历史证物保存下来。如今的藏族普通民众也建起了整齐明亮的二层藏式楼房,错落有致,与朗赛岭庄园700年的建筑两两相对,一副史诗般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不禁发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叹。
TIPS
1 、交通: 朗赛岭庄园,位于西藏扎囊县扎其乡境内,离县城18公里处(101省道边上有指示碑),距101省道3公里,可以从拉萨或山南乘公交车前往,拉萨-朗赛岭庄园车费25元,山南(泽当)至朗赛岭庄园车费10元,目前景区不收费。
2、朗赛岭庄园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增强可观性和加大文物保护力度,2006年,国家投资1126万元进行修复,现第一期主体维修已完成。
3 、朗赛岭景区与桑耶景区隔江(雅鲁藏布江) 相望, 处于全区唯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雅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游览庄园的同时可观雅江最宽处宏伟奇观。

山南朗赛岭庄园:https://www.2ndflr.com/dm/zhananxian/99140.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扎囊县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乃东县   隆子县   错那县   浪卡子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推荐地名

 连江县   罗源县   闽清县   厦门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莆田   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仙游县   三明   梅列区   泰宁县   建宁县   永安   三元区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