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脱贫攻坚之路(续)
在同心县这块旱塬上,这几年真正发展成功的产业,第一个是有机枸杞,发展速度之快,是非常惊人的,从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12.5万亩,整片的就有近10万亩。下马关、同德、菊花台、吊堡子,都是节水灌溉模式,以最少的水资源、最贫瘠的土地,换取了最大的产出和最高的收入。
以同德村润德枸杞庄园为例,现在的那片枸杞地,原来是一块最贫瘠的土地,属于米钵山冲积扇,不仅黄土层薄,最薄的地方只有30多公分厚,而且土壤母质含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黄开发,一直到2011年,农勘院的土壤化验报告都把这块土地开发判了“死刑”,属于不易开发的土地。当一次次考察,得出枸杞耐盐碱的结论后,这片土地的开发才开始了。记得当初开发的时候,有很多群众跑来说:开发这些地,简直是蛮干,是瞎花钱,如果这片地里能长成枸杞子,除非日头从西面出来。
2012年边开发,边栽种枸杞,真是一炮打响了,荒芜的土地在两年时间内变成了绿洲,一颗颗枸杞树成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一次我到枸杞庄园和正在采摘枸杞的妇女们聊,“你们说实话,到底你们在老家好,还是搬迁到这里好?”那些妇女们七嘴八舌的就说开了:“老家哪里来的自来水,哪里来的学校?拉一桶水花一百多块钱,仔细着吃,几天就没有了。”“在老家,哪里去打工,搬迁到这里,早上起来就进了枸杞园打工,我们这些不识字的婆姨,只要手来的快,钱就来了。”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都在骂我,你们在老家都睡着让汉子养活,把你们搬迁来,你们开始受苦了。”一位中年妇女回答说:“在老家,我们的苦还大,人家男人们出去打工,我们女人们就起的鸡不叫的五更犁地,不管下不雨,地非犁不可,犁到中午回来,给娃们把饭做着吃了,再去给牲口找草,那个时候才叫苦呢。”“主任,你说错了,在老家我们也没有睡定了让汉子养活,我们问人家要几个钱买一双袜子,人家不高兴,都不给,现在我们打工也能挣来钱了,也不看他们的脸色了。”
第二个发展成功的产业,就要算中药材了。在预旺塬,在下马关滩,种植冬小麦的越来越少,种植中药材的越来越多。中药材的种植,又催生了一批中药材经销队伍,过去在中药店里才能见到的银柴胡、黄芪、甘草等,现在到老百姓的田里就能见到。我下乡与老百姓聊:“你们怎么不种粮食,都种这些人老祖辈都没有种过的银柴胡?你们的吃粮咋解决?”他们说:我们穷的真正根源就是只知道种粮食,不知道种经济作物,过去刚想着人肠子拿面灌,不种粮食就没有吃的。我们的农技干部李海洋把我们喊醒叫响了,只要有了钱,到市场上啥粮都能买上。我们这里不种稻子,可是家家户户天天都吃的是大米饭。
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老百姓对我说:听政府的话没有错,但有时候,政府的话也不敢听,就以种什么来说,政府硬要我们种什么,我们就不敢种,如果真正种了,不是卖不出去,就是价格降的厉害,搞不好,一年的庄稼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说:种什么,还是要看市场,就中药材来讲,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低,有的价格高,有的价格低,关键是要会算账,哪个划得来就种哪个。
不管怎么说,同心县从不种中药材,到现在能够生产20多个品种,面积达16万亩的中药材,也是种植业的一次革命。老百姓说:种中药材把我们的乏困解了不小,如果一直守着老皇历种冬小麦,我们的贫困程度就还深着呢。
第三个是养牛产业。前面已经讲过,同心县的扶贫开发起始于1983年,以往的扶贫不是说没有成效,但都没有这几年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大。养牛是一个传统产业,过去扶持贫困户养牛,扶持的资金少,有的贫困户自己再想办法填补一点钱,确实买了牛,但育肥出售以后,牛圈又空了,有的因为自己根本无力填补资金,就没有买牛,到了验收的时候“租牛借牛”,把扶贫款领到手就没有事了。可以说,年年扶持养牛,年年没有牛。
相关问答
- 2021-01-21再接再厉 岳阳市云溪区坚决打赢脱
- 2021-01-21(百日攻坚 百日冲刺)招商引资再
- 2021-01-21“芒果扶贫云超市”走进怀化辰溪
- 2018-03-04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交通扶贫攻坚
- 2018-03-04宁夏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 2018-03-04甘肃榆中发展农民“娘家人” 助推
- 2018-03-04千阳 在脱贫攻坚中锻造坚强堡垒
- 2018-03-04陕西千阳: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主
- 2018-03-04印台区市场监管局 全力践行“五强
- 2018-03-04镇沅脱贫摘帽到达“最后一公里”
- 2018-03-04镇沅县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
- 2018-03-04贵州部分贫困山区脱贫攻坚见闻
- 2018-03-04四川在民族地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助
- 2018-03-03秀山贫困发生率降至1.2% 全力备战脱
- 2018-03-03脱贫攻坚篇:有一种温暖叫“精准
- 2018-03-03龙州:实行“一月两督查两通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