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南地方旅游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名 > 世界 >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未来》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7-10-29 14:13:03www.2ndflr.com云南旅行社168

本书是由英国的杰弗里·帕克所著,中国的刘从德翻译,初读本书,甚觉枯燥,觉得晦涩难懂,总感觉到遥远虚空,越到后面,越发觉得它的深刻,将地理紧紧地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结合两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战略情况,地理位置,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其中涉及到各种力量因地理差异,而相互制衡,相互制约,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国家发展战略。联系现状,该书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本文将围绕该书的题目,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分别是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状况,现如今的事实,将来的可能性。

地缘政治学说的过去状况。

首先从地缘政治学的由来开始谈起。“地缘政治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从词源派生而言,该术语指的是地球与国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其深层次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国家”概念不单单是指位于地球上的一种现象,而且也指“属于”地球的各类现象之一,国家是地理空间的一部分,“政治”则是指单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区域地理及政治环境和他们所构成部分的物质世界及人类整体之间,存在着更为宽泛的关系。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可追溯到瑞典政治学家鲁道夫

事实上,契伦是受到拉侧尔的启迪,鲁道夫·契伦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他利用拉采尔关于有机体的国家论发展了地缘政治学,认为国家的行为应被看作是一种竞争力量,必然的结果就是少数强大的吞并弱小的,这是竞争中的永恒规律。这样,力量因素就成了国家的决定因素,只有大国强国才能影响大陆及全球的政治。

欧洲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大肆对外侵略扩张,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的老牌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他们凭借毗邻海洋的优越地理优势,大张旗鼓的向外扩张,总以为世界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寻求新的大陆,陆续将其霸占为自己的殖民地。渐渐地,后起新秀英国,同样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建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远到非洲,亚洲,美洲,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因此,这一时期,海权论盛行,尤以

美国的马汉为代表。工业革命之后,陆上交通迅速发展,使海权逐步让位于路权。

沙皇俄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但是,在19世纪末期,他逐渐成长壮大,并且和其他大国一样,展开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契伦对沙皇俄国向外扩张的趋势而对他的祖国瑞典所产生的危险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瑞典所在的斯堪的娜维亚集团根本无力挽救这种趋势。解决办法是祈求德国老帝国能够成为未来德国——北欧集团的中心,从而维护欧洲中心的稳定。他在《现代的诸列强》中明确提出,德国向外侵略是“人类的使命的责任”,认为德国海陆兼备,这是争夺世界强国地位最有利的条件。契伦的这种思想与以后德国的侵略扩张意图不谋而合,从而成为第三帝国地缘政治学派的奠基人。

下面就围绕地缘这个角度,简单的谈谈二战时期的形式。不光是契伦担心沙皇俄国向外扩张会危及带自己的国家,欧洲大部分其他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德国,被称为“地理学家的摇篮”,这些地理学家一方面担心自己国家的安危,另一方面,不满足于纯粹的地理学术研究,主张将地理理论运用到政治当中,因此,这批地理学家的思想在一战二战期间,对德国战略影响深远。德国位居欧洲平原的中部,可以说,具有双重优势,一方面,向西可以发展海上霸权,向东可以扩展陆上霸权。二战期间,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为主的法西斯轴心国,牵动了全球,德国当时的战略计划,就是向西打败英法大国,向东打败俄国,进而与东亚的日本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由德日主宰的欧亚大陆。但是,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中,最终使其计划没能得逞,虽然历史如此,现在,认真总结研究,意义非同小可。

纵观世界大国,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当然,这些仅仅是从地理方面,也就是领土的大小来判断。地缘政治学就是从领土这一方面着手,领土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拉侧尔概括的四点内容当中,详细深刻的阐明了领土的重要性。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未来》读后感:https://www.2ndflr.com/dm/shijie/940874.html

相关问答

更多相关世界属于哪,请关注云南地方旅游网:https://www.2ndflr.com

周边城市地名

推荐地名

 纳萨拉瓦   阿贝奥库塔   阿巴卡利基   考拉纳莫达   比尔宁瓜里   比尔宁凯比   伊内索罗阿   卡诺   卡齐纳州   卡拉巴尔   西撒哈拉   阿尤恩   布克拉   达赫拉   蒂奇拉   斯马拉   哈古尼亚   埃德切拉   奥菲斯特   埃尔博角   伊斯兰圣城   加纳   阿克拉   瓦城   延迪